(七侠五义同人)怂郡主追夫记_凌沧州【完结】(115)

阅读记录

  郭槐跟着小太监去了赵祯宫殿,领了差事之后,便跟着包拯一同出宫。

  轿子并未将他抬往赵宁的公主府,走到开封府门前便停下来了,张龙撩起轿帘,大手一挥,道:“郭总管,请吧。”

  郭槐闭了闭眼,拂尘一挥,大步走了进去。

  到了堂上,无论包拯说什么,郭槐只是不认,更是巧言诡辩,一连几日,包拯与公孙策束手无策。

  在堂上站了几天的展昭回家跟赵宁说起此事,说他以往倒是小瞧了郭槐,重刑之下,咬人不认,这种心智,着实强上常人太多。

  赵宁听着展昭说起郭槐的事情,想起了刘太后那日在大相国寺与赵宁说的那番话,那日刘太后泰然自若,话里似是已经有了应对之策。

  赵宁疑惑不已,铁证如山之下,刘太后又会怎么去翻盘呢?

  赵宁忍不住想起上一世的事情。

  上一世,包拯是夜里将死了个寇珠从地府放了出来,让她跟郭槐当堂对质的,这一世,是不是也是如此?

  赵宁并没有疑惑太久,这日展昭回来,便向赵宁说起了开封府的事情。

  公孙策找了一个与寇珠极为相似的女子,夜间来勾着郭槐说实话。

  郭槐一见之下,果然心惊不已,但又很快恢复了理智,察觉出那女子并非寇珠。

  人是有影子的,而鬼魂是没有的。

  郭槐当下便大笑包拯用一民间女子来哄骗于他。

  正当郭槐大笑的当口,一阵阴风扫过,展昭站在堂上,只觉得浑身发冷,寒气入骨。

  明明大堂里什么也没出现,郭槐却开始胡言乱起来,公孙策趁机将他的话记录了下来。

  公孙策记录完毕之后,那寒气森森的雾气中传来一个女子的声音:“寇珠心愿已了,如今终于可以放心投胎转世了。”

  寇珠的话让展昭颇有些感触,展昭讲完,便问赵宁:“你相信这时间真有轮回吗?”

  赵宁想起上一世的事情,道:“相信的。”

  她用了两辈子才跟展昭走到了一起,她如何不信?

  怨气太重的人,是投不了胎的。

  赵宁笑眼弯弯,道:“若是不能跟你在一起,我纵然死了,也不会瞑目的。”

  赵宁虽然在笑,但话里的果决,让展昭心疼不已。

  赵宁是极为喜欢他的,爱他甚于生命。

  这个事情,展昭在很久以前就知道了。

  展昭揽赵宁在怀里,下巴抵着她的额头,轻声道:“傻瓜。”

  郭槐的状词被包拯呈了上去,赵祯看完之后,陷入了沉默。

  原来他的生母真的是李妃,而不是八贤王与八王妃。

  这么多年了,他一直视八贤王与八王妃为生父生母,也十分的孝敬刘太后,然而谁能想到,他的生母另有其人,在民间孤苦无依地过了二十年。

  而他倾心相待的八贤王八王妃,不知出于什么原因,拒绝将此事大白于天下。

  更有甚至,他一直敬重的刘太后,竟是他的仇人。

  赵祯无力地坐在龙椅上,疲惫地闭上了眼,他挥手让包拯出去,他想自己静一静。

  时间的沙漏被重新倒置,太阳跌入云头,月色从夜幕中升起,悲悯地看着世人。

  赵祯睁开眼,道:“摆架金华宫。”

  太监们尖细的声音在皇宫中回荡,金华宫琉璃灯盏盏,刘太后和衣半躺,手里捧着一本三国志,带着鎏金护甲的手指有一下没一下地翻阅着书页。

  赵祯来到殿里,宫女们为刘太后加了一件外衣。

  宫灯盏盏,将赵祯的面容照的半明半暗,刘太后挥手,在殿里伺候的太监与宫女尽数退去。

  宫女太监退下之后,赵祯迟迟不说话,刘太后便也不开口。

  一阵寂静之后,赵祯终于沉不住气,抬起头,看着面前这个他尊敬了二十多年的太后,道:“当年的事情,朕都知晓了。”

  “恩。”

  刘太后面色一如从前,简短一个字音,让赵祯微微皱眉。

  赵祯道:“您…”

  “您不打算解释一下吗?”

  刘太后抬眸,锐利的目光逼得赵祯有些不敢看她的眼睛。

  刘太后道:“解释如何,不解释又如何?”

  刘太后强硬的口气让赵祯的目光又暗了一分。

  “当年之事,确是哀家做下的。”

  赵祯胸口一紧,袖子里的手指握成拳。

  刘太后永远都是这样,永远高高在上,永远强势逼人,永远不会因任何事任何人去妥协。

  当初之事,她害得他无法与先帝赵桓父子相认,害得他生母流落人间二十年,她今日提起,话里却一丝内疚也无,语气稀松平常,像是在说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一般。

  “你既然已经知晓了,那便知晓吧。”

  刘太后起身,将书放在桌上,准备起身回寝宫。

  她平淡的口气与毫不在意的态度,将赵祯多日来积压的脾气点燃。

  “母后!”

  赵祯颤声道:“您心里难道一点愧疚也没有吗?”

  刘太后的背影一顿,转身看了赵祯一眼,淡淡道:“没有。”

  “哀家上对得起赵家的列祖列宗,下对得起大宋朝的黎民百姓。”

  “可是您对不住朕!”

  赵祯道:“还有朕的…”

  刘太后注视着赵祯,冷冷地打断了他的话:“哀家最对得住的,就是你!”

  “你八岁登基,懵懂无知,哀家顶着天下骂名,为你辅政铺路,弹压诸王,恩施群臣,若无哀家,你坐的稳这天下之主么!”

  赵祯脸色煞白,退了一步。

  刘太后说的是实话,没有刘太后,他一个八岁幼儿,只怕还未暖热龙椅,就被周围如狼似虎的王爷或异族们从龙椅拉了下来。

  他明白刘太后对他的好,对他的重要性,所以他一直很听刘太后的话,哪怕有人私下议论,他只是个傀儡皇帝,他也只是听听,并不放在心上。

  刘太后见赵祯脸色巨变,从他身上收回了目光,瞥了一眼被她放在桌子上的三国志,脸色有几分寂寥,道:“曹孟德有一句话说的不错:假设天下无有孤,不知几人称王,几人称帝。”

  “哀家,也可这样说。”

  “天下若无哀家,称王几何,称帝几何?”

  说完这句话,刘太后头也不回,走进了寝宫。

  赵祯像失去了浑身力气一般,瘫坐在椅子上。

  他没想跟她吵起来的,他只是想来问问她,她若是略微口气软些,他便不再追究这件事,毕竟她养了他二十年,手把手教他朝政。

  赵祯甚至想好了,让包拯将此事推在郭槐身上,由郭槐一力承担也就是了,他仍会尊她为太后,让她享这无尚尊荣。

  而他的生母,他虽然会接进宫,但不会叫她俩住在一块,省得两人相见了,心里不痛快。

  他一切都想好了,只需她说句软话,他就将后路摆平,然而她一句也没有说,言辞激烈一如从前,从不在任何人面前示弱,也不对任何人服软。

52书库推荐浏览: 凌沧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