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同人)公子林砚_时槐序【完结】(32)

阅读记录

  贾母厉眼扫过,“元姐儿怎么会为甄贵妃做中人?”

  王夫人眼神闪烁,奈何如今局势已非她能解决,她只能和盘托出。贾母听完,哗啦又摔了一个茶盏,指着王夫人,气得浑身发抖。

  “你……你这个蠢妇!元姐儿就毁在你手里了!你怎么就不想想,元姐儿是皇后宫里的人,若是皇后做主让元姐儿伺候皇上也便罢了。甄贵妃出手,对皇后来说,元姐儿于她就是背叛。后宫凤印在皇后手中,即便得逞,元姐儿能得什么好?皇后岂会放过她?

  再说这甄贵妃,苏家和甄家多大的仇怨!甄贵妃怎会提出要见苏瑾,与她冰释前嫌,替甄家向她致歉?若真如此,这并非什么不能让别人知晓的,想要待甄家来缓和与苏瑾的关系,大可放在明面上。何须搞这些小动作!

  元姐儿还不至于这么傻,就此信了!说,可是你在中间传信时模糊重点?”

  王夫人身形一摇,面色煞白,颓然坐在地上,是她害了元姐儿!

  这情形不必问,贾母已然知晓答案。她将拐棍锤得震天响。

  “滚!”

  老太太闭上眼,好容易缓过这口气来,心底暗暗斟酌,且看吧。不论如何,元姐儿也是她带大的,贾府也绝不能担这样一个谋害郡主的罪名。

  倘或……倘或宫中没有转机,她便也只有拿出杀手锏了。

  但愿皇上能看在她们献上了那人的份上,宽宥了元姐儿,若能因此让元姐儿常伴左右便更好了。

  第26章 贾敏回府

  扬州。巡盐御史府邸。

  林砚能下床活动之后,贾敏也带着黛玉和林礞回来了。同行的还有明/慧师太和妙玉。

  屋子里济济一堂。黛玉早慧,虽比妙玉小了四五岁,但二人经过这几日相处,感情倒是极好。两个人在屏风后头拿了花签玩。前头贾敏却是拉着林砚好一阵感慨:“瘦了!”

  “我明明还重了三斤,哪里瘦了!”

  瞧他嬉皮笑脸的模样,贾敏哭笑不得,摇了摇头,心事重重地将林砚往明/慧师太身边推,“师太,这便是我同你说的,我的长子。”

  林砚见了礼。明/慧师太笑着说:“贾夫人倒不必担心,我观公子器宇轩昂,眉目明朗,不似有什么灾祸,反而显出几分清贵。我师兄既有言在先,如今公子已过了这个关口,想来往后自有富贵在。”

  也不知是不是心理作用,得了明/慧师太这句话,贾敏明显大是松了口气。彼此又说了两句,明/慧师太便起身告辞。

  林砚眼珠儿一转,言及此处还有妙玉,自己一介男子虽有屏风挡着却也不好多呆,也退了出去,转身去了客院。

  明/慧师太似是早知他的来意,取出一封信。

  “师兄多年前便已圆寂,留了这封信给我。同我说,倘或林公子过了十三岁这个坎,找上我,便要我将这信交给你。倘或你没能熬过,或是熬过了却不来找我,那便罢了。”

  林砚伸手接过信,上头火漆密封完整,可见不曾有人看过。但打开来却是极其简单的十六个字:一饮一啄,莫非前定;来之安之,无愧于心。

  明/慧师太言道:“师兄曾说,世间一切自有其法,也均有可变。比之他困更可怕的乃是自困。”

  林砚一震。想来明远大师是有神通在的。他怕是猜到了他的来历,也算到了他的想法。

  他在告诉他,世间轮回,莫不有前因。他既然来了,便有其合理性。这世间之事也早在他觉醒的那一刻便有了变数,不必为此徒增烦恼。

  林砚一笑,自打看到苏瑾与黛玉截然不同的结局,他的心便乱了。其实又何必如此,明远大师说得不错。既来之则安之,不论前路如何,只需俯仰无愧于天地,无愧于心,他又有何惧?

  须知,便是书中甄家后来也遭了难,似是也没有再起来。可见,他如今所想的,未必便是真。况且如今林家还多了三皇子这个助力。

  虽说皇家之事风险重重,但风险,也并不一定是祸事。再者,林家在这个位子上,已无退路。

  林砚躬身对着明/慧师太行了大礼,再三谢过。

  明/慧师太却只是摇头,“公子不必如此,倒是贫尼有事请求公子。”

  林砚笑道:“师太但说无妨。”

  “妙玉跟了我几年,我待她犹如亲生。我道行比不得师兄,只算出苏家命中有劫,她的去处不可知。如今瞧来,这劫仿佛已因公子解了。妙玉长姐也捎了信来,言及当初送妙玉出家,本也是为了保她而不得以的法子。

  如今妙玉身份也已被人知晓,苏家也只剩了她们姐妹两个。她想着让妙玉上京,彼此在一处也好照应。父母不在,自是长姐如母。”

  林砚明白了,“师太是想带着妙玉姑娘跟我和康郡王一同回京?”

  “若叫她一人上京我是不放心的,自要跟了去。见她安置好才肯安心。听贾夫人说公子与郡王殿下一同来了扬州,过些日子也要一同回去,便有了此心。”

  跟着皇家人一道,再安全不过。如此一来,便也更不必怕甄家借故找茬。明/慧师太恐是因甄家在姑苏的举动有了顾忌。

  此乃小事,林砚自是无有不应。

  自明/慧师太这出来,才回到院里,黛玉后脚便来了,手里还拿着个瓷瓶。

  “我知道哥哥这里有药。可这是明/慧师太亲手制的。她说医卜星象,虽后三样平平不如师兄,可这医还是拿得出手的。师太不是自夸的人,她既然这么说,必然有她的本事在。我想着怕是要比寻常大夫的好上些。便给哥哥求了来!”

  林砚一愣,面色渐渐发红,“我没……”

  才说了两个字,只见黛玉小脸儿一横,眉眼上挑,“哥哥也不用瞒我。方才在母亲那里,我早瞧出来了。哥哥坐着总要扭来扭去,极不自在,走路也比平时慢了几分。也就母亲现今因礞哥儿分去了大半心神,没注意到。

  她既不晓得,哥哥也无意说。我也不多嘴了。免得母亲知道,又同父亲一阵闹,倒成了我的罪过。只是哥哥虽要瞒着母亲,不叫母亲看出来,也要注意自己。我问过红曲姐姐了,父亲这回打得颇重,我们不在家这些时日,哥哥一直躺在床上,今儿刚能下会儿床。”

  这么说着,两只眼睛已经红了。

  林砚又羞又愧,可心里却又很是暖和,接过黛玉的药瓶,郑重地放进小荷包里,“妹妹别担心,我又不是第一回挨打。习惯了,父亲也是有分寸的!”

  黛玉用绢帕抹了把眼泪,“哥哥这次又是做了什么惹父亲生气?”

  林砚闭了嘴,原因他不便同黛玉说。

  黛玉见得如此,叹声说:“罢了,我也不问了。我同母亲说了,因前阵子哥哥去了京里,耽误了许多功课,父亲如今要考你。你正费心闭门读书呢!母亲自然不会嚷着要见你,也免了你每日的请安。你且再休养两日的好。”

  林砚大叹:果然妹妹比亲爹强。他还没开口呢,就伶俐得把借口都帮他想好了,甚至已经帮他办成了。

52书库推荐浏览: 时槐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