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同人)权臣之妻_故筝【完结+番外】(177)

阅读记录

  和珅顿住脚步,面上一丝红晕都不见。他谢过了乾隆,便目送着乾隆行远,而后才看向了黛玉。

  方才还极为镇静的黛玉,这下反倒有些不好意思了。

  她没想到,在宫中,连皇上都亲自为他们大开方便之门。

  她又哪里知晓,乾隆本就不是极为循规蹈矩之人,何况乾隆更乐得见到和珅与她感情深厚,又哪里会有阻碍的道理呢?

  和珅转头看向那宫女:“带路。”

  宫女一言不发,默默地走在了前头,没一会儿,便将他们带进了一处花园。

  和珅转过身来,低声道:“近来忙于公务,有些日子不曾见你了,瞧着怎么像是削瘦了?”

  黛玉摇头:“又没什么事来烦我,外祖母又总送些补品来,哪有会瘦的道理……”

  黛玉话音未落,便叫和珅一把揽在了怀中,他的手随即轻轻贴在了她的腰间。他在她耳边,低声道:“瘦了……”

  黛玉面颊一红,有些想要扭头去看旁边的宫女太监。

  而这时候和珅却又再度出声问:“那本《天工开物》你可读过了?”

  和珅不会无端提起这句话来。

  黛玉一怔:“已经读完了。”

  第一百零三章

  待宫女太监都退下, 花园中只余二人时。

  和珅像是陡然来了兴致似的, 低声与她说起了书中的内容, 随即又道:“皇上今年欲征缅,路途遥远,须征钱粮……”

  因着和珅送了不少“杂书”与她, 于是黛玉读书的范围, 早已经不限于四书五经了……

  于是, 她虽不了解朝堂之事,但却并不妨碍她听懂这些东西。

  黛玉还不曾注意到, 自己的眼界,比较起初来荣国府的时候,已经比较起天底下绝大部分的闺秀千金都要宽阔数倍了。

  “你可知这是何物?”和珅突然在她面前铺陈开一张图纸。

  “何物?”那图纸上的东西, 却是黛玉从不曾见过的。

  和珅指了指那物:“若有此物, 征缅行军,耗费的时日至少减去一半。”

  黛玉大为惊讶, 不由凑近了去瞧。

  和珅又细细指着图纸与她说了会儿,眼瞧着便是小半个时辰过去了。

  宫女来到了花园,低声道:“侍郎, 前头筵席将开了。”

  “走罢。”和珅将那图叠起来, 塞入了黛玉的手中:“你且替我收好。”

  黛玉点头应了, 将那图纸特地叠入了香囊之中。

  “你先行罢。”和珅又道。

  黛玉应了声。

  二人先后抵达了御花园。

  御花园中筵席已经摆开,正如黛玉早先猜测的那样,果真赴宴的并无多少人。坐在席间的,多是皇室宗亲。

  和亲王妃因与黛玉认识了, 皇后便直接了当地将黛玉安置在了和亲王妃的身旁。

  待乾隆走来,瞧见黛玉与和亲王妃坐在一处,还不由笑道:“这丫头与和亲王妃倒是亲近……”

  和亲王与其王妃,只有一个女儿,乃是和硕和婉公主,然而早在乾隆二十五年便已经去了,那时她才不过二十来岁。和亲王妃如此照拂黛玉,未必没有仿佛见着女儿一般的心思。

  于是此时听了乾隆的打趣,和亲王妃便撑着站起身来,笑道:“我瞧着她便觉亲近呢……”

  皇后笑了笑,道:“既有这般难得的缘分,倒不如让林丫头便认了和亲王妃作母亲。”

  乾隆本也有意抬举和珅的未婚妻,于是便当即点了头,道:“皇后说的是,这倒也是难得的缘分。不如便认了和亲王妃作母亲,如何?”

  这声“如何”问的自然便是黛玉了。

  黛玉本就对和亲王妃的印象极佳,她又是个早早失了母亲的。而和亲王妃身子骨不大好,倒是真有几分像母亲。因而,这话一提出来,黛玉倒也不觉抗拒。

  于是她便从善如流地点了头。

  乾隆兴致上头,当即又让人端了酒来,让黛玉敬了和亲王、和亲王妃,又让她改口称“干爹干娘”。连带的,对皇上皇后的称呼也变了。

  在场众人,只要不笨的,都能瞧出来,乾隆此举是为给和珅一个面子。

  因而倒也不敢小瞧了黛玉去,左右这位林姑娘,只要真嫁给了和珅,那便不是他们能随意蔑视的。

  这么一番折腾下来,气氛倒是热烈了不少。

  在众兄弟中,乾隆本也只与和亲王的关系更深厚些。

  待开了筵席后,乾隆却是将和亲王、和亲王妃、黛玉引进了殿中去。

  原来殿中又另外摆了筵席,而和珅早已经等在里头了。

  乾隆让众人落了座,又将疼爱的女儿抱在怀中。

  黛玉与和亲王妃坐在一处,倒也真有几分受母亲关怀疼爱的味道。

  而和亲王则坐在乾隆的下首。和亲王的年纪并不大,只是似乎是早年过于荒唐的缘故,致使他的身子骨并不大好,瞧着面色也多见青黑。

  不过他倒是个爱笑的人,从方才就一直笑到现在。

  乾隆见了他的模样,不由出声指责了几句:“你这整日都不见着调的时候,朕还指望着你来帮朕……”

  和亲王忙笑了笑,道:“皇兄英明神武,麾下文臣武将优秀者众,臣弟没甚本事,便不来丢人现眼了嘿嘿……”

  乾隆摇摇头,面色微沉,显然不喜这个弟弟的做派。

  很快,乾隆动了筷。

  旁的人方才跟着也动了筷子。

  和亲王妃是个不大爱说话的人,而和亲王又是个开口便不大着调的人。

  于是一时间,席间便只有皇后、乾隆与和珅三人的声音了。

  皇后怕冷落了黛玉,便主动问黛玉:“和侍郎可又送了什么杂书给你读?”

  “杂书?”乾隆被引出了兴致,不由多问了一句。

  皇后笑道:“正是,这和侍郎与旁的人啊,都不同。因为知晓林姑娘爱读书,和侍郎便每隔上一段时日,都要送些书去给林姑娘解闷儿。只是和侍郎实在是个粗心的,竟是什么书瞧也不瞧,都往林姑娘那里送。什么风俗志,农桑志……这些书都送去了。”

  乾隆不由取笑出声:“和珅还有这样的时候……倒也不曾问问人家姑娘读的什么书,爱读什么书!”

  和珅只是淡淡抿唇一笑。

  黛玉本能地为和珅辩解了一句,道:“倒也是爱看的,初时读的时候,不大能读得进去,但到了后头,也寻出点趣味儿了。”

  乾隆本就是重文的人,听黛玉如此一说,倒是生起了些欣赏。

  难怪和珅相中了这么一个姑娘……旁的谁都不肯要。

  这样一瞧,和珅一心重情爱,倒也是正常的事了。

  乾隆又问了几句,和珅送的什么瞎书去。

  这一问,乾隆才发觉,黛玉读的书竟有如此之多,而且她的记性极好。许多原文,她能面不改色地复述出来。隐约间,乾隆倒有一种考校女儿的滋味儿。

52书库推荐浏览: 故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