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同人)猫家穿越记事本三国篇之书院青葱_decelle【完结】(155)

阅读记录

  作为当初少数支持孙策决策的人之一,周瑜此刻不得不站出来为孙策说话,“子布先生此言差矣,太史子义虽气勇有胆烈,然非纵横之人。其心有士谟,志经道义,贵重然诺,一以意许知己,死亡不相负。当年孔融照顾他老母,他便为孔融单骑求援。而今明府以国士遇之,他必国士报之。既然能许下六十日归还的诺言,还是多些耐心为好。”自许都归来之后,情势的发展都被临行前老猫玩笑似的分析料中,而提供的秘密武器——迷烟弹更是在关键时刻让他逃过一劫,此事进一步让周瑜肯定了老猫的背景是太史令的猜测,从而使得周瑜开始注重那只几乎每一句都是似假还真的猫的话。

  孙策也是一副笃定的模样,“太史子义,青州名士,以信义为先,终不欺策。”接着,对着张昭和周瑜眨了眨眼,露齿一笑,“就算他再来一次,有子布先生和公瑾在,打败他也是必然的事嘛!”话语中透露出的是强大的自信。

  张昭现在份外理解吴家娘舅骂小兔崽子的心情,虽然说这样是对自家主公的不敬,但看着这种少根筋的表现他有种手里的怀炉会不小心手滑朝着孙策的头上飞过去的冲动。

  噼啪一声,周瑜的额头上蹦出了青筋,不过为防张昭被不知死活的自家的总角之交气得血气逆流,他还得速度找话题转移老人家的视线。“子布先生,瑜有一事想请教,有一本书名为《齐民要术》,不知先生可曾听过?”

  张昭瞥了一眼周瑜,对着孙策哼了一声,说道,“听上去不像儒家经典,怎么像一本农书?”

  “正是如此,可惜只得残卷,上面记载的即为桑基鱼塘之法,也不知作者,依书中所记,两相增益,应是良方。先生你看是否可行?江东与中原相比,耕作方法略显落后了。”周瑜说的是事实,在三国时期,江东的大部分地区连牛耕都没有普及,甚至维持着刀耕火种的原始模式,导致在秦汉时期已经可怜巴巴的亩产量——一石都不到。

  一提到农事,孙策就显得有些头大,但事关明年的军饷,江东几个大族又向来阳奉阴违,这时只能硬着头皮上了。“子布先生,这些我是不懂的,您看看,要是可行的话,明年春耕前就得推行下去了。”就算孙策再不知耕作的原理,也知道春耕的重要性,一旦错过,就是一年,鉴于对周瑜的眼光的信赖,以及对于情势严峻的认识,至少他手下的那帮子弟兵,除了父亲孙坚留下的旧部外,就是江东拉来的子弟兵,从心底来说,孙策可不愿他们去摸螺蛳。若说三国时期烽火连天,有多缺粮,那看一看袁绍和袁术这对难兄难弟就知道,一个在河北吃桑椹,一个在江淮摸螺蛳,兵粮不足在真实生活中可不是像三国志游戏一般降士气那么简单的问题,人相食在这个年代可不是什么夸张的修饰。

  张昭捋了捋胡子,“桑基鱼塘据传在岭南粤人聚居之处使用者众,然此地距中原山高水远,其真实性已不可考,且南方与江东水土差异甚大,恐桔生淮北为枳。至于你说的稻田养鱼,昔日吾在荆州游学之时略有耳闻,只是仅凭这些便贸然尝试,难免南辕北辙。”张家确实是江东望族,然而除了张昭张紘“二张”旗帜鲜明的支持孙策外,其余的族人对这个父亲靠讨伐黄巾起家的少年将军难免有些轻视,更何况当初孙家与钱塘望族吴家的联姻也有不光彩的成分在里面。兵法讲究天时地利人和,孙策军纪严明,美姿颜好笑语,在平民百姓中人望很高,但对于掌握绝大多数土地的士族而言,这方面的人和还有所欠缺。如何在不触动当地士族利益的前提下谋划自身的发展,是张昭头疼的命题。

  “这点子布先生无需担心,”周瑜取出了夹带的信纸,“瑜手中有详述,届时依样画葫芦即可。”在这个年代甚为珍惜的左伯纸上,用硬笔画出了简单的图样,尺寸比例俱全,甚至连合适开闸放水,养殖何种鱼类都有说明,与这个年代所崇尚的微言大义截然不同。即便是不通农事的莽夫,照着这个说明,也能原样复制出标准的样板田来。

  “亲,您在猫家铺子订购的货物已经发货,请查收。满意请给五颗星哦。这是什么东西?”孙策伸头一看,第一眼就注意到了这句完全莫名其妙的淘宝体,进而发现用铅笔写的密密麻麻又淡的看不见的免责声明。诸如“对快递原因造成的货物毁损灭失,本店概不负责……”这类的外星语。

  这么说的时候,孙策忽然想起了一件事,“说起来,上次辗转从南海传来的那匹鲛绡是公瑾你弄回去的,后来也一直没看到穿在哪家姑娘身上,本来我还想看看到底是谁家的闺秀才能得周郎垂青,怎么你就换了一个这个东西回来?虽然说从价值上来看,远远超过了一匹鲛绡啦。”孙策虽是说着正事,然而语气中总带着些调侃,美洲狼(美周郎)同学在江东很受欢迎,自从有了“曲有误,周郎顾”这个典故之后,凡是周瑜出现的场合,孙策基本上不考虑安排鼓乐,就算放也会放在聚会的正中央,否则估计就会因为某人长时间维持向后转这个动作而导致颈椎问题,从而出现非战斗性减员了。

  “是啊,本来是打算讨某人欢心的,没想到会带来意外的惊喜。”周瑜略有些无奈的笑道,上次许都之行,带来了许多意外的东西,比如说结识了某只非人生物之类的。不过完全把自己定义为猫,因而和人类划清界限的九命同学,与他迄今为止遇到的所有女子都不一样,尤其是在超乎寻常的戒备心方面。完全恪守恩还两倍家训的老猫,向来不习惯欠任何人人情,仿佛是松果腺体分泌的保幼激素依旧起作用一般,完全没超那个方向去想。送出去的东西原本只是一个习惯,作为这个年代士族的典型代表,周瑜对于这种小手段手到擒来,不过得到的回应却是一匹以为只在传说中西域出产的火浣布——遇火不会燃烧,而且火还能把上面的污渍烧干净,据传是用犬夜叉那件火鼠裘一样的材质所制。针对的正是传说由南海鲛人制成鲛绡,正好两清,再添上这信里的添头,是彻底贯彻了恩还两倍的思想。外加附赠一个暗示——水火不容。从占星术的角度来看,就是月亮的角度差不多180,相性不合哟。

  显然,对于周瑜的招揽,老猫觉得价值不大,以隐晦的方式婉言谢绝,仅仅是几个月的时间,这只猫就在周瑜的眼前完成了惊人的蜕变,从一个连官话都不会,对各种习惯一知半解的外来者,变成了一个能使用暗示,熟练运用这个时代任何典故的土着。在这个“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的典故还没发生(吕蒙的故事)的时候,表现出了惊人的记忆力和学习能力——无愧于应试教育的最高杰作的美名。与此同时,常年纪实频道带来的见识以及由于热爱历史上的那个周瑜导致从三国志爬到资治通鉴再爬到后汉书的卓越眼光,使得周瑜暗地里认为,至少按照这样发展下去,她具有能与他同殿为臣的资格,如果不是身为女子的话。

  不过,这并不是说,老猫就有资格跟他们站在同一个位置了。作为一个年少丧父,独自支撑起周家门庭的当家看来,老猫的表现还是太嫩。毕竟常年在学校里做考卷和未成年就跟老狐狸们PK两种环境养出来的物种有本质上的区别。即便从知识结构上足以支持她做出正确的判断,本质上来说,还远未成熟,人情世故上的欠缺导致只要观察仔细,就能从情绪波动上判断她真实的想法。分明是个娇骄二气兼具的孩子,却硬要充作大人的模样,叫人好笑之余那面有些怜惜。只是这想法要是被那只猫知道的话,难免又会炸毛吧。

52书库推荐浏览: decel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