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同人)太子养歪攻略_狐丘【完结】(102)

阅读记录

  倒不是胤禛管得多,而是姑姑每日里便是到了日上三竿,也不见得会起床,而是现在呢,才不过辰时三刻罢了。

  谨欢尴尬地笑了笑,昨夜胤礽诉了那一通委屈,谨欢便应下了次日来跟胤禛说让他早日回去上朝的事情。其实谨欢原本不想答应来着,她内心里总感觉这事儿答应了不大好,但是瞧着胤礽可怜巴巴地盯着她,谨欢的心又软成了一汪春水,还没等自己反应过来呢,答应的话就自己从嘴里冒出来了。

  这那人家的手短,吃人家的嘴软,谨欢想了想,难得早起了一回,给胤禛下厨去做灌汤包子去了。

  “姑姑有事要说?”胤禛笑得温和。

  若是旁人见到他这般笑,估摸着头一件事便是看天,若是天色不曾变化,那下一件事就是跑了。人说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六贝勒无事温和笑,天崩地裂啊。

  不过谨欢倒是没觉着哪儿渗人,她不仅不觉得渗人,还觉得自豪。

  唔嗯,自家的孩子就是好,瞧瞧这笑起来的模样,绝对的翩翩君子啊这是。啧啧啧,就是这头型太伤眼睛了,哪怕过了这么多年,谨欢还是没把自己的审美给掰过来,金钱鼠尾啥的,甭管是什么发型,都比这个好看啊。毕竟小孩子梳这个能说他萌萌哒,但是大人梳这个头?

  哎,这么想想,孩子们的颜值还是挺□□的呢,毕竟顶着这么个难看到可以死去再活来再死去的发型。

  等等,打住,打住,自己是要说正事的,不是说头发的。

  “那个,小六啊,你哥哥每日里处理政务也忙着呢,姑姑是知道你的能为的,你回去,也好助你哥哥一臂之力不是?再者,我也听说有人在你背后放冷箭的事情了,这事儿可得好好处理不是。”谨欢昨儿个夜里翻来覆去地想了半天,才琢磨出这么一通话来。

  中心思想就一个,你是个能干的,回去解决事情去吧,至于具体解决什么事情嘛,你们哥俩自己讨论就好,她这一把老骨头老腿的,就不参与了。

  “姑姑,您放心,您的意思我都明白的,原本我就打算着再过几日便回去的,原意是想着好好陪云珠一段时间,既然如今朝廷事务繁忙,我领差办事,原也不该推脱,左不过早几日回去,倒也无妨。再有那些个背后放冷箭的小人,鬼蜮行径又如何登得上大雅之堂,只怕不用我回去在,这事情便能了解了,姑姑并不用担心。”胤禛浅笑着回道。

  他那两卷东西都让苏培盛给送回去了,胤礽要是再没个反应,估计阿玛都要回去抽他了。至于胤礽到底会怎么做,大家都是跟着姑姑学的,有样学样,自然还是交给胤祉,让众人皆知,好好给那两人扬名才是。

  其实昨日胤礽一来,胤禛就知道自己的好日子暂时告一段落了,大家都是小心眼儿,看着自己过得这么惬意,胤礽能忍得住?只怕回去之后等待自己的就是无尽的公务了。

  只是既然胤礽做了初一,他要是不做十五岂不是白费了二哥一番心意?

  你委屈,我也委屈啊!

  第79章 大清药丸

  果不其然,谨欢听了胤禛的话,苦恼的眉头都能夹死苍蝇了

  这可怎么是好呢?

  感觉胤禛也很委屈的呀。

  谨欢陷入了无边无际的迷茫之中,忽视掉了胤禛嘴边那一抹“奸计得逞”的微笑。在对人心的琢磨上都快要成精的胤禛当即趁热打铁道:“姑姑,便是回去之后,赶着休沐,我也还是能回来的嘛,难不成把我绑在京里不成?”

  谨欢连忙应道:“是是是,你说的对,逢休沐来就是了,便是不是休沐也没关系,跑马来回也没多远,只是冬日天寒,还是莫要跑马了,待到春日倒是可以这么做。”

  “是,姑姑放心,我定然不会胡来的。”胤禛微笑回道。

  正巧走来的胤禔听到这一段简直有点绝望,是,你绝对不会胡来,你只会把其他人给逼得不得不胡来……

  所以胤礽的状告了还是白告啊,明明就是这小子给又扳回来了。总有种两个人加一起还是被这臭小子给鄙视的错觉啊,不行不行,他是长兄,长兄呢,还能被这小子给糊弄到!

  反正兵部和户部除了给养粮草之外没多大关系,量这小子也没法在这上面克扣他,想到这里,胤禔顿时安心了许多,踏步进去给谨欢请安了。

  此时此刻还在床上休息的胤礽:EXO ME?有人想到我嘛?我会被这小子给坑死的吧!

  小汤山这边和乐融融,“刀光剑影”的时候,京城里,最新一期的《京城日报》也发售了。

  习惯都是可怕的,大家已经习惯了每五日出一份报纸,知道一点新鲜事情,为了这个,看书学写字的人都变得多了。至于说《参考消息》那玩意儿嘛,跟他们有关的内容大家还是愿意听的,就是这积极性就肯定比不上《京城日报》了,毕竟,在这个缺乏娱乐的年代,好玩儿的东西大家是一丝一毫都不会放过的啊。

  这日的报纸一发售,就有人发现了不对劲,街上散卖的报纸还是跟从前一样,可是订阅了报纸的那些人家却发现多了一份附刊。这可是个新鲜玩意儿,于是每一个拿到附刊的人,最先阅读的,都是附刊。

  大家现在已经知道了《京城日报》的背景是皇家,是翰林院的人办的报纸,想来也是,要是没那么硬的背景,谁敢三不五时的就拿各部官员开涮呢。

  先前每每哪儿有剿灭了不法分子又或者是惩处了贪官污吏,当地豪强之类,都会在报纸上面报道,但是都没有出过附刊这种东西,想来都是在正文上报道的,这回儿一出附刊,百姓们倒还罢了,拿到的官员们心里头却是门儿清,尤其上朝的这些个。

  邱子安前几天还信誓旦旦说是要上折子参了六贝勒呢,今日就被人掀了老底,要说这里头没有猫腻,去哄哄鬼去,看鬼信不信,反正他们是不信的。

  胤祉现在最大的乐趣就是写这个,这写得越多吧,文笔就越好,而且还越发能摸到百姓们的路数,比方说他们到底想看什么,喜欢看什么之类的。

  对,就是百姓们,而不是各部官员。

  屁咧,胤祉才不关心那些家伙们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呢,喜欢什么都跟他没关系,那些家伙想唧唧歪歪说他有损文人风度什么的随便说,能对他有一个铜板的实质性伤害吗?

  没有。

  所谓文人造反,三年不成,可不是说着玩玩的。胤祉自己就是文人,还能不明白这些弱鸡的战斗力?他一个指头就能推倒的渣渣。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

  这些上书房的大儒们强调了无数遍的大道理,在胤祉走了那一遍江南道之后才终于明白过来。他明白为什么阿玛和姑姑当初会那么生气,杀得血流成河而百姓们却痛哭流涕跪称万岁,他明白为什么他们在江南掀起腥风血雨,官员和家眷们人人叫他们鬼见愁却有大娘老汉争相给他们送他们眼中不值钱,而他们手中却是最珍贵的吃食。

  无他,民心而已。

52书库推荐浏览: 狐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