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同人)太子养歪攻略_狐丘【完结】(287)

阅读记录

  在不明真相的吃瓜群众眼里,老刘家这些人真是谋算甚远啊,皇帝的心,那真是大大的黑啊。人卫大将军刚刚建立了这般大的功勋,皇帝居然转头就把兵权全都给了霍驸马。

  是,霍去病是长平侯的外甥,可他还是皇帝的女婿呢!等到冠军侯和卫长公主的儿子长大,那兵权,不就又完完全全回到刘家人的手里了吗?

  啧啧啧,不愧是老刘家的人呐,跟他们祖宗都是一个样儿的,卸磨杀驴,大大滴坏啊!

  这股子妖风在长安很是流传了一段时间,原本流言的两个主人公,长平侯和冠军侯这甥舅俩都不是很在意,也就对此置之不理了。可是他们俩是没关系,皇帝陛下这小暴脾气哪里受得了呢,一怒之下,刘彻就把事情全都丢给了刘据,并且严肃表示,儿砸,你要是搞不定,你就甭回来了,守边关去吧。

  刘据并没有“人在家中坐,祸从天上来”的悲催之感,他只是在纠结,啊,好想去边关,好想浪一浪,好想把这件事情给办砸啊!

  不过转头考虑到他这样被“赶去”边关可能还得受他大姐的“爱的鼓励”,刘据觉得舅舅的名声还是很重要的。至于说父皇嘛,那就算了吧,根本就无所谓嘛,证明一个没有的东西有什么意义呢?他父皇反正也没有什么名声可以败坏,因为早就败坏彻底了嘛。

  不得不说,在各种高压锻炼之下,在别人眼中这个皇太子还在可以忽悠的年纪,但是实际上这小子已经可以忽悠别人了。这么一整饬的后果还是很明显的,反正诸邑公主之这次和驸马一起回来的时候,觉得长安的气氛都跟从前不一样了。

  唔嗯,空气中漂浮着一种彷佛名为安分的东西,哪怕明知道这个东西保持不了多久,可是只要能在她在长安的这段时间保持一下,诸邑公主觉得这就挺好的了。

  阳邑公主的及笄礼办得很是盛大,甚至要是单纯从规模和参与人数来比较的话,她的及笄礼远远超过了她几个姐姐,原因很简单,丝绸之路通的越发远了。

  随着大汉的铁骑开疆拓土,渐渐被收服的匈奴人也随之成了大汉手中的尖刀。他们被驯养,但是没有被驯服,可是汉人手中的利刃也在提醒他们,生死存在,不过一念之间。

  饲养的牛羊可以换来布匹盐巴,认真做工可以换来白糖美酒,努力打仗更是能够博得赏赐,若是运气再好一点,甚至可以加官进爵。

  □□说过,“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霍去病和卫长公主在河西经营了几年之久,终于一点一点,自下而上地,慢慢将这批人给拢到了手中。

  不是没有人动过咬一口肥肉的念头,但是每一个想吃肉的聪明人心里也明白,这是一把可以杀敌的尖刀,也是一把会损己的利刃。匈奴人认霍去病是他们的头狼,却不会认可他们,所以他们只能眼热,只能看着流水般的战功和赏赐进了霍去病的军营大帐,却也无可奈何。

  想说坏话进谏吧,他压根就不犯错。想说谗言诋毁吧,人家跟皇帝可比跟他们亲多了。

  也有不少人动过去河西接班的念头,毕竟霍去病再怎么能干,他能在河西呆一辈子吗?就算呆一辈子,等他死了呢?他们总有机会了吧。

  可是刘彻多坏呀,卫长公主和霍去病的长子一岁的时候,刘彻就下了旨意,正式册封这个孩子为祁连候。襁褓封侯,原本应该卫青三个孩子得到的荣耀,落在了霍去病的儿子的身上。祁连候,祁连山,刘彻将将近半个河西都划成了自己第一个孙辈的封地,他丝毫不掩饰自己对这个孩子的宠爱,并且众人毫不怀疑,但凡卫长公主将来再诞子,这个孩子还会被封接下来那半个河西。

  而刘彻也的确没有辜负众人的期待,当小祁连候三岁那年,他的母亲又给他添了个小妹妹,刘彻知道之后大喜,外孙女刚刚满月,就得了阳关翁主的封号。说真的,谨欢知道这个封号之后特别想摇一摇刘彻的脑袋,看看里面到底有没有进水。这都什么破名儿啊,那是个娇滴滴的小姑娘,你到底能不能给娶个好名儿啊!而且这名儿只能让她想到一句诗好嘛,“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是,这是唐诗,这会儿还没出现,但是这意头她不喜欢啊!

  刘彻无奈,武力值不敌的他只能选择给外孙女改个封号,这回可直白了,反正我外孙女儿好看吗,既然好看,那就叫倾城吧。

  谨欢不知道李延年对此是什么想法,但是有一点她很确认,这“一笑倾人城,再笑倾人国”的李夫人怕是没办法出头了。

  这还怎么出头啊!皇帝都管他外孙女儿叫倾城了,你一个下人夸赞自己的妹妹说,陛下,我妹妹可美了,倾国倾城呢,你要不要看一看啊?

  拿自己的妹妹和皇帝恨不得捧在掌心的外孙女儿比?李延年可怂,他不敢!

  为着这个,谨欢还暗地里笑了刘彻半天,嘿嘿嘿,朋友,你可能会跟一个大美人擦肩而过哦。不过转念再一想,就这丫现在这死德性,估计也不会在意这件事,错过更好,至少还挽救了一条性命呢,省得红颜早逝了,多好啊!

  不过刘彻此举,也算是彻底打消了某些人的蠢蠢欲动。

  还玩什么呢,根本就没得玩啊,皇帝都把那块地方划给自家儿孙了,指定轮不到他们插手了啊。

  原本谨欢还担心封国的问题了,毕竟这边一个劲儿地实行推恩令,削弱其他王侯,而且还搞经济渗透,啥啥都搞专卖,现在各个封国除了明面上还有那么一丢丢的荣耀,实际上大权力已经统归中央了。包括原先蹦跶得相对比较欢畅的淮阳王,也被刘彻不动声色地压制了。

  只是在和刘彻根据这个问题细细详谈了一番之后,谨欢也不得不发自内心地承认,刘彻是一个成熟的,并且是一个英明的皇帝。他目光长远,桩桩件件都考虑在心。可以说,在把皇位传给刘据之前,刘彻做的已经相当好了,他尽他可能的在为刘据扫清前路的负担,也在尽他可能的当一个开拓者,将负重留给自己,将未来留给儿子。从这一点而言,刘彻这个当爹的,还是很尽责的。

  至于说其他的点嘛,那就无所谓啦。拜托,那是皇帝哎,对他要求那么高,小心他一个不高兴宰了你哦!

  第217章 大汉长青

  阳邑公主的及笄礼之后, 这位宫中最小的公主没有遵循皇命挑选驸马, 而是选择了跟着自己长姐一起,去了张掖。至于说默默跟去的未来的长平侯卫伉小同志嘛, 啧啧啧,人家只是去找自己的表哥的嘛。

  “哎,仲卿啊,你说养孩子有什么好的, 一个俩个的都不听话,翅膀硬了, 要飞啦!”空巢老父亲皇帝陛下一副很是痛心的模样,然而英明神武的长平侯早已看穿了事情的真相。

  卫长公主走的时候这样, 后来的诸邑公主,鄂邑和现在的阳邑也都这样,还真以为一招鲜, 吃遍天啊, 还能不能有点创新意识了?

  长平侯掩在袍袖下的手指头活动了一下, 哎, 怎么说也是皇帝,不能直接揍啊, 真是特别让人忧虑呢。

  约莫是女儿们接二连三地远行刺激到了刘彻,这厮越发地按捺不住了。

52书库推荐浏览: 狐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