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同人)红楼之贾琏你大胆地往前走_坚持不懈【完结】(101)

阅读记录

  所以,他也知道范家是连皇子都要让三分的人家。纵使有那心,也没有那个胆子到范慎面前撒野。

  不得已,只能先来找贾琏和王熙凤,希望他们能撤掉这件案子。根据民不告官不究的原则,只要案子撤了,薛蟠就能无罪释放。

  旅店内,薛姨妈一见王熙凤,拉着她的手就是一通哭,“我这大半辈子,只有这么个孽障,无论如何,日后都要靠着他过日子。他一辈子娇生惯养,若是真的被流放三百里,两年后,哪里还有命在。侄女儿啊,我平日是多疼他了些,只是万万不敢叫他对亲戚们不敬。日常都说,见了这些哥哥姐姐妹妹们,都要好言好语相待,万不能失礼。没想到,如今大水冲了龙王庙,却是认错了人。只是你们既然来了金陵,如何不先打发人说一声,好叫我们知道呢?”

  薛姨妈并不认为薛蟠此事做错了,只是认为薛蟠抢的人不对。若是个平民百姓小门小户人家,多给几两银子也就了了,当不至于闹到这么田地。还怨王熙凤等人既然来金陵,却不事先打一声招呼,叫薛蟠仓促间认错了人。

  而王熙凤一边忙着端茶倒水上点心招待薛姨妈,一边笑着说道:“金陵本是自己家,来自己家,何必还要打什么招呼?”

  贾家的老宅就在金陵,一定意义上说,他们家就是在金陵。回自己家哪里用得着给别人打招呼?

  王熙凤本就是聪明人,薛姨妈话里话外埋怨她的意思,她也听得明白。

  若这话是贾母或者邢夫人、王夫人所说,那她少不得只能自己受点儿委屈,咽下这口气。但薛姨妈么?

  虽然两人都姓王,但一个嫁到薛家,死了之后入薛家祖坟,一个嫁到贾家,死了之后入贾家祖坟。薛家和贾家虽然是亲戚,可各家事各家管,没有叫个外姓人管贾家事儿的道理。

  而所谓的孝顺也只是对父母爷爷奶奶等,并无一条律法规定对娘家嫁出去的姨妈也得孝顺的。

  所以,王熙凤并不怵他。薛姨妈也只能打感情牌。

  薛姨妈听了王熙凤的话,不由得一噎,正擦泪的手一顿,问:“这倒是我想差了,”为了儿子不得不暂时服了软,然后又说,“我也知道你受了不少委屈,可你看,他还小,又是捧着长这么大,刚刚还有人说挨了打,晕死过去好几次。我想,你有再大的委屈,他挨了这顿打,也该消了。不如撤了案子,以后咱们还是和和气气的亲戚。”

  听着薛姨妈的话,想着薛蟠羞辱她的那些不堪入目的言辞,王熙凤的脸色瞬间冷了,“姨妈,不是我要驳姨妈的话,只是薛表哥也太无法无天了些……”

  “我知道,我都知道,”薛姨妈不等王熙凤说完,截断她的话哭道,“你的话,我如何不知道?只是想着他还小,身子又生得弱,等过两年再大些再教导就是了。若是拘得狠了,有个万一,我后半辈子可靠哪一个?”说完放声大哭,“这个孽障,没有一天不叫我操心的。”又哭“我的儿啊,你怎么这么命苦啊”,哭得满脸满身的泪。

  王熙凤却皱着眉,还小?薛蟠和贾琏同年生,只比贾琏小一个月,如今贾琏为贾府的前途呕心沥血地奔走,薛蟠却在金陵城强抢民女,这反差,不比还真看不出来。

  再者,什么叫命苦的儿?难道说她做错了?

  “侄女儿,这一次是他做的错了,就请你看咱们同是姓王的份儿上,放过这一回吧?”薛姨妈又求道,“你放心,他一到家,我就骂他,叫他以后看清人,不敢再胡来。”

  说完,也不等王熙凤说话,双膝一软,从椅子上滑了下来,面朝王熙凤跪下。

  王熙凤吓了一跳,虽然她不用听薛姨妈的话,可她到底是长辈,若是传到外面,逼迫长辈向她下跪,她的名声会极坏。

  忙也和薛姨妈面对面跪下,扶着薛姨妈的手臂,想把她拉起来,薛姨妈却死活不肯起来,“你什么时候撤了那案子,我什么时候再起来。”

  王熙凤却只是不松口。

  除了因为受了委屈外,还因这件事儿是贾琏一手经办,也是贾琏跑前跑后为她出气。

  若是这会儿答应下了,岂不是叫贾琏的功夫全都白费?贾琏岂不是成了白忙一场?此时还落薛姨妈的埋怨,岂不是出力不讨好?

  那贾琏的心岂会不寒?两人好不容易缓和的关系岂不是会再次跌入谷底?

  凡事都有个远近亲疏,为了个八百年不怎么见面的亲戚而得罪自己后半辈子的依靠贾琏,王熙凤并不情愿。

  只是这么跪着也不好,于是喊平儿顺儿过来拉薛姨妈起来,薛姨妈却是拉着桌子腿儿死活不站,只叫王熙凤撤了案子,她带来的丫鬟仆妇也有意无意阻拦平儿顺儿。

  众人正闹间,贾琏回家,薛姨妈这才起来。

  而贾琏听了王熙凤的复述,只对王熙凤说了一句话:“案子已经判下了,若是这会儿想撤,那我们就是个诬告的罪名。”

  这件案子此时已经进入到执行阶段,若是撤掉的话,按照古代的习俗,原告就会有个不大不小的诬告罪名。

  这是古代社会不叫老百姓随意告状而专门定下的罪名。

  这个罪名若是认真追究起来,比薛蟠那个强抢官家小姐未遂的罪名还要大一点儿,你不能把官府当猴耍不是。处罚也更严重,“徒三年”,就是需要做三年牢。

  而且,坐牢之后,品行就算是有了污点,以后科举上面会比较艰难。

  王熙凤心里本来就偏向贾琏,听了此话,更是毫不犹豫地拒绝薛姨妈的提议,“不是侄女儿不知好歹,只是若是撤了案子,那范大人再问琏二爷一个诬告良民的罪名,我们家二爷可怎么是好?难道真的要去坐牢不成?况且,此事人证物证俱在,那一日跟着我的丫鬟小厮,你家的丫鬟小厮,胭脂铺的掌柜小二,还有路过那里的过路人,都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即使想撤也撤不了。”

  薛姨妈听了,抬眼望着王熙凤和贾琏,“我早就听说了,你们和那范大人是一路来的,关系极好。你们去求一求他,他当不会追究此事。”

  “哼,”王熙凤的脸色彻底阴沉下来,她这位好姨妈除了她儿子,压根儿不顾其他人包括亲戚的死活,既然如此,她为什么还要给她面子?贾琏是她的依靠,薛姨妈可不是。

  王熙凤这几日读史的效果彻底发挥出来,冷哼一声说道:“姨妈这话就差了,律法明文规定,若是诬告,必须坐牢。我们是和范大人一起来的不假,可朝廷律法在此,就是范大人也不能徇私。姨妈还是请回吧,我绝不会撤掉这案子。”

  此时的王熙凤虽然也觉薛蟠判的重了,但开弓没有回头箭。若要她在薛蟠和贾琏中间选一个的话,毫无疑问的,她选择贾琏。

  再者,这件案子的原告其实是她啊,贾琏只是代她出面而已。若是要判诬告之罪,判得应该是她本人。

  即使范慎不会判她诬告之罪,她也不会弄这么个罪名背到自己身上,成为别人攻击她的把柄。

52书库推荐浏览: 坚持不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