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同人)娇女迎春_无法忘记的遗憾【完结+番外】(199)

阅读记录

  贾赦亲自送到大门口。

  贾家变成了欢喜的海洋,好消息很快就传到了贾母的荣庆堂,也传到了贾政的院子,当然,位于荣庆堂和贾政的院子之间的贾宝玉的绛云轩和薛家的小院儿都得了消息。

  因为年关将近,所以薛宝钗和薛宝琴姐妹都搬回来,薛宝钗帮着薛姨妈打算盘、对账本,薛宝琴给薛宝钗打下手。

  虽然说投靠了贾琰,薛家不至于被人盘剥只需要孝敬贾家就可以了,可是之前投靠贾琰的贾芸和严家都做了官,唯有薛家,只收获了一堆的庄子,而且还是他们薛家自己的银钱置办下来的,薛姨妈的心中未免有些不得劲儿。这种心情,薛姨妈从来没有跟别人说过,哪怕是她自己的儿子女儿。薛蟠是个不上心的,这种算账的事儿,他是从来不管的,在薛家,他唯一的任务就是陪酒,陪各种身份的人吃酒,然后会账付钱。

  不过,对于帮着薛姨妈会账多年的薛宝钗来说,今年无疑是个好年景。以前他们薛家要应付王家和王夫人两只大口的狮子,而今年,他们薛家只需要应付贾家。哪怕王子腾是薛宝钗的亲舅舅、王夫人是薛宝钗的亲姨妈,可是薛宝钗还是要说一句,在要钱这方面,贾赦和贾琰两个加起来都比不上王夫人一个!

  因为没了王夫人也没了王子腾和王家,他们薛家这一年格外松快。虽然说他们今年置办了不少庄子导致银钱积压,可在薛宝钗看来,好歹这些田地是在他们薛家自己的名下的,不是送到别人的口袋里面去的。

  就是真的知道了薛姨妈的心思,薛宝钗也不觉得母亲有什么可以觉得不痛快的。毕竟他们薛家今年才跟着人家混,不像贾芸,本来就是贾氏一族的人,是贾琰的族侄儿,也不像严家,女儿给了贾琏做妾。他们薛家本来是王夫人的姻亲,而且王夫人还不止一次算计贾赦,说是淑妃娘娘的婶娘,可要薛宝钗说,王夫人之于贾琰,写作婶娘读作仇人都不为过。有这么一层关系,凭什么要人家待跟自己的族人一样待他们?

  薛宝钗把手里的算盘打得噼啪作响,不时地在纸张上记录着。也就是这个时候,莺儿急匆匆地从外面进来了,一进门,就气喘嘘嘘地叫着:“太太!姑娘!姑娘!大事!大事!”

  看着腰都直不起来的莺儿,薛宝钗和薛姨妈都有些纳闷,薛姨妈就道:“你这个丫头,有什么样儿的事儿,能让你这样不知礼?你难道要别人看了笑话不成?”

  “太,太太,大事!娘娘,娘娘……”

  薛宝钗一听,立刻放下了手里的算盘,道:“娘娘怎么了?你倒是好好说啊。”

  这可关系到他们薛家的未来呢。

  薛家在薛宝钗的建议下向贾琰投资了那么多,薛宝钗当然不希望最后血本无归。

  莺儿大声道:“从今天起,我们要改口,叫皇后娘娘了!”

  薛宝钗又惊又喜,一把扯住了莺儿,道:“你说什么?再说一遍!”

  莺儿道:“姑娘,方才礼部尚书大人亲自来宣读诏令,我们娘娘就是新皇后了。只不过,到底是直接册封为皇后,还是举行大婚,这个需要举行朝会讨论。不过,我们娘娘是新皇后,这已经诏告天下了。”

  薛宝钗大喜。

  她立刻站了起来:“妈,我们应该去给老太太,还有娘娘道喜才是。”

  薛宝钗清楚,如果不是早早地投靠了贾琰,还撒了大笔的银子,就凭他们薛家如今的财势,想要巴上国母?做梦比较快。

  贾琰成为皇后,这是对薛宝钗的眼光的证明。

  “姑娘,老太太和侯爷、侯夫人已经去东府请东府的敬大老爷开祠堂了。”

  薛宝钗道:“那我进园子给娘娘道喜。”

  边上的薛姨妈早就一叠声地叫人把给薛宝钗薛宝琴姐妹做的新年新衣裳新首饰拿出来,将这姐妹俩好生装扮了,送进园子里去。

  到如今,薛姨妈把心里那一点子小念头都给丢了。

  就是三五年没有什么进展又如何?能够攀上皇后娘娘,就是他们薛家最大、最成功的买卖。

  第156章

  薛宝钗薛宝琴求见的时候, 贾琰正在书房里面跟林黛玉弄她们俩合力编写的明算科教材题集。父孝三年, 其实是二十七个月, 林黛玉直到腊月初三才算出孝。偏生赶上了国丧,因此没有置办什么出孝的宴席, 只不过去了丧服, 换了素净衣裳, 出了凹晶馆,给贾母晨昏定省过两次,大多数时间,她还是呆在大观园里面。

  就好比现在,她就跟贾琰两个就在感恩堂的书房里面奋笔疾书。听说回去暂住几天的薛宝钗薛宝琴姐妹来了, 这姐妹俩都是一愣。

  倒是在边上侍立着的司赞少监季童解释道:“娘娘, 立娘娘为后的诏令已经下达。想来,薛氏姐妹是来给娘娘道喜的。”

  贾琰一愣,道:“只是诏告天下的诏令吗?”

  “是的。”

  “可说了我以何种规格入宫?是直接在金銮殿举行册封典礼,还是……”

  季童跟边上侍立着的安文等人交换了一个眼神, 道:“娘娘的意思是?”

  贾琰道:“我想要一个婚礼,从朱雀门经丹凤门, 堂堂正正地抬进宫去。即便是要我减少凤冠上的龙凤的数量,只能用六龙三凤或者是三龙二凤的不合会典要求的凤冠, 我也想要一个属于我的婚礼。”

  按照会典, 皇后配礼服翟衣的凤冠为九龙四凤冠,配大衫的常用冠是二凤翊龙冠。

  减少凤冠上的龙凤的数量,自然就使得皇后的礼冠显得不那么名正言顺了。当然, 这也肯定会影响到皇后的地位和实际权势,也会助长某些人的气焰。

  但是皇后的婚礼,意义又不同。

  直接举行册封礼的皇后跟被迎娶进宫的皇后是不同的,前者只是妾妃上位,而后者,才是无可争议的正宫皇后。

  这几年,先是各家修建行宫,然后是京里谣言满天飞,至今都没有抓住这幕后之人,再然后是元皇后身故。

  不是贾琰说,虽然从接受皇家礼聘诏令的那一天起,她就没有出过自家的二门,可是她看得出来,这桩桩件件,背后都有一双看不见的手在推动。

  贾琰不相信巧合,她只相信,一切的偶然都是必然,必定是有人在背后推动。只是这背后之人着实高明,加上她在这大观园里面,只能被动的等待。

  这不符合贾琰的性格。如果等待能够解决问题的话,那原著里的贾迎春的命运就不会那么悲惨。

  贾琰不知道这个幕后黑手是谁,不过,这不妨碍她布下布局等这个人入鷇,也不妨碍她误导某些人,给这些人留下一个错误的印象。

  贾琰很清楚,如今朝廷财政艰难,如果没有人去说的话,就是看在那空空如也的国库,皇帝都不愿意举行婚礼。因为皇帝大婚跟皇子大婚不同,皇子的婚礼花费不会超过十万两银子,可皇帝大婚,光为皇后置办嫁妆就要花掉两百万两白银,如果算上给皇后的娘家下聘的彩礼,还有其他,起码也要花费一千万两银子。如果这里面再讲究一点,随随便便就能够翻上一番。

52书库推荐浏览: 无法忘记的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