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同人)娇女迎春_无法忘记的遗憾【完结+番外】(227)

阅读记录

  对比邢夫人的震惊,探春的错愕,林黛玉和惜春的脸上就只有欢喜了。

  虽然说贾琰让她们三个进宫,有帮她们再镀一层金顺便告诉天下她们三个有她这个中宫皇后罩着的缘故,可是无论是林黛玉还是惜春,她们都是极聪明的女孩子,而且还都没有那么强的上进心。

  也就是说,无论是林黛玉还是惜春,她们都不想进宫。惜春还好些,回去求一求自己的父亲也就完了,可林黛玉的婚姻,贾母却能做一半的主儿,如果贾母一意孤行,林黛玉真的一点办法都没有,甚至很有可能会被拖累,最后坏了名声,说不定未来的婚姻都会被填进去。

  所以,贾琰如此决定,真正拯救的人,不是别人,正是林黛玉。

  “是,我就是这么想的。”贾琰干脆利落地如此道,然后又问:“对了,母亲,林妹妹几个进宫陪我也快一年了,家里可好?老太太可好?父亲可好?琮儿读书可用功?还有宝姐姐,她如何了?”

  邢夫人连忙道:“娘娘放心,家里一切都好。娘娘旧年为我求了两位女官,也亏得她们,方才把我们家给撑了起来,不曾闹了笑话。老爷那里也有人跟着,因此这次遭人诬陷的事儿连个浪花儿都没有翻起来。老太太身子骨倒是康健,就是越来越像个小孩子,只能顺着来。琮儿还太小,先生倒是说以琮儿如今是水平,今年的童生试倒是不愁的,就是乡试要多磨练两年。你父亲就说,琮儿年纪还小,干脆过两年,等他十五岁了再下场也是一样的。至于二老爷和宝玉,依旧是老样子。二老爷就跟老爷当年一样,天天在家里喝酒抱丫头,至于宝玉,他的婚期已经定了。”

  “婚期定了?还没有办婚事吗?”

  当初史家联合贾母对薛宝钗的算计,贾琰可是清清楚楚的。薛宝钗跟她同龄,今年也十八岁,就是按照正常的婚嫁程序,她也到了出嫁的年纪了。

  “是。是薛家提出,宝玉的年纪还小,因此等两年也是不妨的。”

  贾琰道:“可是老太太不会同意的。”

  邢夫人道:“是的。薛家说宝玉今年才十五岁,略小了一点,可老太太说,宝丫头的年纪不小了,女孩儿青春耽误不得,而且老太太和二老爷也希望宝玉身边那个早一点有个知冷知热的人儿。”

  下层百姓人家,如果家计不顺的,倒是有让女儿一到十五岁就出嫁的,反而是男孩儿,怕结婚太早损了元精对寿命有碍,所以就是民间,男子结婚也多是放到十七岁以后。

  因此,在民间,十八岁的男子迎娶比他小三岁的女子为妻,这种婚姻是百姓认定的最合适最般配的婚姻,如果倒过来,哪怕是亲上加亲的表姐弟结婚,也有些许违和感。更别说,这桩婚事里头,是女方比男方大了三岁。

  贾琰叹了一口气,没说话。

  探春带着几分惊讶几分不解,道:“娘娘,您这是……”

  贾琰道:“事关军国大事,我不便与你们多说。”

  林黛玉道:“边关?娘娘,是不是,是不是竺大将军要进京了?”

  贾琰微笑,没有回答。但是,她的笑容依旧说明了一切。

  邢夫人的心,立刻揪了起来。

  竺大将军,那可是竺贵人的强力后盾。如果他回京了,那对宫里的影响……

  不是邢夫人说,如果竺大将军的影响力足够,对国家和朝廷的影响力足够,贾琰为皇帝拣择妃嫔一事十有八|九是行不通的。

  邢夫人几乎是忧心忡忡地离开了宫廷,带着林黛玉、探春、惜春三个回到了贾家。

  贾母听说,心中也多了一番心事。

  无他,竺大将军战功赫赫,在军伍中的威望不是一般的高。

  第182章

  虽然消息没有传开, 但是, 这宫里从来就不缺消息灵通之辈, 尤其是这年秋天的战报送到京师的时候,宫里的气象立刻变了。

  最明显的就是, 太上皇后对竺贵人的态度比以往又亲切了三分。而太上皇后对贾琰, 依旧是那副模样。这不, 这日太上皇后照例满面春风地跟竺贵人寒暄了几句之后,便对刚刚出月子的贾琰道:“皇后,之前的事儿,本宫就不说你了。但是,最初你提出了来的, 为皇帝拣择妃嫔一事, 你可有准备了?”@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贾琰道:“劳母后动问,此事,儿臣已经咨询过万岁的意见了,万岁说不急……”

  太上皇后立刻语带不悦地道:“皇帝当然说不急!皇后!这是你的事!”

  见太上皇后不悦, 下面的三位妃子都齐刷刷地站了起来。

  贾琰道:“请母后娘娘明示。”

  太上皇后怒道:“皇后!你还要本宫如何明示?本宫都说得这么明白了!”

  贾琰道:“母后,宫里不比外面, 儿臣又是皇后,自然是事事以万岁为重。任何事情,儿臣都是先问过万岁的意见 ,从来不敢自专。”

  太上皇后被贾琰堵得说不出话来, 半晌才道:“皇后,你这是在敷衍本宫喽?”

  “儿臣不敢。”

  “那你是几个意思?这拣择的事儿, 是你先提出来的!”

  “儿臣只负责提出意见,最后的决断,还要看万岁的意思。”

  太上皇后气得直瞪眼。

  皇后以万岁为重,事事听从皇帝的意见,这可不能说错。

  “皇后,皇帝赐了采邑给你,你可别以为你是与众不同的。”

  “母后娘娘放心,儿臣知道。万岁这是想要治理黄河,又怕银子费了两起事情却做了不到一半,因此才用此折中的手段。”

  换了从前,没有被儿子劝阻,周德妃怕是会跳出来帮着太上皇后刺贾琰两句,但是今天,周德妃选择了沉默。

  赵敬妃是从来不敢挑衅上殿的,无论是先皇后,还是如今这位,她都不敢挑衅皇后的尊严,因此更加不用说了。

  而竺贵人则是自诩身份,从来不会做这样的事儿,因此,一时半会儿的,这富丽堂皇的太上皇后的宫室里面,一下子安静了下来。

  太上皇后怒气更甚:“皇后,你这是拿着皇帝做挡箭牌了吗?”

  贾琰只能跪下去:“母后娘娘息怒,儿臣不敢。”

  “你有什么不敢的。”

  赵敬妃连忙求情,道:“娘娘,虽然是为万岁拣择妃嫔,可到底是皇家跟臣子之间的事儿,皇后娘娘为此先请教万岁,也是皇后娘娘的谨慎之处。”

  周德妃也道:“是啊,娘娘。皇后娘娘为万岁拣择后宫,选中的,都是四品五品的官家小姐贵族千金,哪里是我们这样的人可比的。”

  周德妃说这话的时候,语气里面未免带了一点酸。

  作为成年多年的四皇子的母亲,周德妃也是从潜邸就跟着当今皇帝的。那个时候,周德妃的娘家不过是八品的小吏,不想却生了一个花容月貌的女儿。周家也是有想法的,特特地使了银钱,把女儿送进了宫里,想送到当时还是储君的老义忠亲王宫里。结果,周德妃并没有如愿,而是先伺候了当时还是婕妤的太上皇后几年,然后被太上皇后赐给了养子。

52书库推荐浏览: 无法忘记的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