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同人)娇女迎春_无法忘记的遗憾【完结+番外】(376)

阅读记录

  陈元寿听说,也叹息一声,拍了拍妻子的手,道:“我也是三生有幸,与夫人做了夫妻。”

  不是陈元寿说,陈元寿自己也知道,就是刚刚过身的孝宗皇帝有这个意思用他又如何?如果内宅乱糟糟的,他也没有这个精力往上爬。因此,薛宝钗帮他良多。

  当然,要自己说的话,如果薛蟠一直不懂事,被母亲拿捏在手里的话,陈元寿也是不敢把家事全部交给薛宝钗这个妻子的。所以,很多时候,陈元寿都庆幸薛蟠娶了甄英莲为妻还把岳母一起奉养,就是因为有封氏在暗地里帮衬着,薛家这才如此安生。

  薛宝钗可不知道丈夫心中转着这样的念头,就是她知道,她也只会在心里叹息一声,为自己母亲的糊涂而摇头。

  毕竟,她这辈子已经被母亲坑得够呛了,那天生的母女情分,如今也被消磨得差不多了。

  她道:“老爷,为妻正有事想讨老爷一个示下呢。娘娘邀请我去夏宫作客,还提及了沂王妃和沂王府的小郡主。娘娘还问我,家里有没有年龄适合的女孩子。”

  陈元寿一听,道:“沂王妃?沂王府?太后娘娘是要……不,我是说,你说,太后娘娘这是什么意思?”

  薛宝钗跟贾琰一块儿长大,在陈元寿看来,妻子比自己要熟悉贾琰多了。

  薛宝钗答道:“还能有什么?不就是年纪大了,孝宗陛下走了,觉得寂寞了呗。”

  “不是为了……”

  不是为了预备着给大殿下选妃?

  薛宝钗笑道:“看老爷说的。老爷是阁臣,我们家的孙女儿哪里会差了?不过,依照太后娘娘的性子,就是万岁的后妃,娘娘都没有说过什么话,全由孝宗陛下做主的呢。不止万岁,就是下面几位王爷,都是如此。太后娘娘哪里有这个闲心管到下面的人的头上去?”

  陈元寿一听,大为放心。

  “若是如此,那这次夏宫之行,对我们家的孩子倒是有不少的好处。你看,带大丫头去如何?”

  在这个年代,得过皇家赞誉的女孩子,在婚姻市场上总是容易许多。陈元寿跟薛宝钗最大的孙女儿如今也十岁了,过个一年半载,也是准备相看的时候了。

  薛宝钗立刻摇了摇头,道:“老爷,大丫头的年纪是略大些,可是承恩公府当年的事儿,您都忘记了?娘娘小时候吃过这样的苦头,因此,我倒是觉得,不方便带老二的闺女去,倒是老大家的葵娘更好些。”

  薛宝钗口中的葵娘,学名唤作陈兆葵,她还有个胞兄,唤作陈兆文。

  因为知道陈家跟宫里的关系,因此薛宝钗的几个儿子结婚都比较早,当然,孙辈出来也早。因此跟贾琰同岁的薛宝钗都有三个孙子两个孙女了。

  薛宝钗口中的葵娘,就是她大儿子的女儿,年方八岁。

  陈元寿想了想,道:“看我,都忘记这个了,还是夫人小心。既然如此,就听夫人的。就这么定了,让老大媳妇多多上心些,趁这几日,早早地预备起来,免得过了年忙乱。”

  不说陈家的总总杂事,且说这年吏部送上考评,皇帝惦记着母亲这边要用人,随口问起了王仁探春夫妇,结果得知王仁早在四年前就已经去世了。探春的儿子也丁忧回去服丧了。

  皇帝一听,见那王君安本来是二甲进士,之前是从五品的京县县令,在任上做得还不错,年年考评不是优就是良。

  皇帝都开口问了,下面的人文弦而知雅意,迅速地给这个王君安补了户部主事,自然,探春也被塞进了去夏宫陪伴贾琰的贵妇名单里面。

  插入书签

  作者有话要说:

  还以为几章就能够结束,现在看来,再写一个月都正常。试试看,十章能不能进入尾声。

  第319章

  虽然很多人都在背地里议论, 认为贾琰离开的皇宫, 去了夏宫, 就等于说她的时代已经结束。可大多数人也知道,皇帝都是贾琰生的, 这宫里缺了谁的, 也不会缺了贾琰的。因此, 即便有不少人觉得,宫里以后就是以冯皇后为首的贵妇的天下,可依旧有很多人希望能够巴结太后,以讨好当今皇帝。

  尤其是冯皇后之前的小动作在背地里传扬开了之后,想去夏宫奉承太后的贵妇们就更多了。一时之间, 无论是沂王府还是陈家、王家, 都宾客盈门。

  示好的、打听消息的,不一而足,有的人甚至还跟陈家王家透露了想结亲的意思。

  薛宝钗和探春都是顶顶精明的人物,哪里会那么轻易地应下?不过是婉言谢绝而已。

  别人也就算了, 探春的两个女儿非常不理解,尤其是听说母亲并不打算带她们进宫的时候姐妹两个就来到了母亲的上房。

  探春膝下就一子两女, 王仁虽然是个纨绔子弟,可到底是王熙凤的哥哥,因此身上有很多王家的家风残留,探春最最担心的就是这个。但是, 她终究是个女人家,顾得了这头, 也顾不了那头。因此,在大多数时候,探春也只能先顾着自己的儿子王君安,至于两个女儿,少不得受了父亲的影响,就是探春本人,也深深地为之头疼。

  听了两个女儿拐弯抹角的诉求之后,探春把屋里的丫头婆子都打发出去,然后斯里慢条地把手腕上的镯子褪下,方道:“够了,我是你们的亲娘,哪里不知道你们的心思?不过是听说了外头的几句闲话,又觉得自己有几分容貌,如今又有了这么一层关系,想进宫去博一场富贵。是吗?”

  作为从五品京官的妹子,一旦宫里传出了消息,要为皇帝拣择后妃的话,王诗语王诗音姐妹俩的确有这个机会。就是因为知道这一点,探春才不愿意带着自己的这两个女儿去夏宫拜见贾琰。

  听见母亲不悦,又说到这一步,王诗语和王诗音两个齐刷刷地站了起来。

  探春淡淡地道:“你们记住,这家里,也只有我一个知道些太后娘娘的脾气。我这样告诉你们,如果你们想进宫,这次就不能跟我去夏宫。如果跟我去了夏宫,那么,从夏宫回来之后,就必须接受我的安排,嫁到差不多的人家家里去。”

  探春的嫁妆在闺秀之中不算少,不说当年王熙凤留下的那些财物,还有贾母后来给的,以及邢夫人和林黛玉等亲友给的添妆,她的陪嫁别说是在京中五品的官儿身上,就是在勋爵贵胄这个圈子里,也是不少的。

  可是女人嫁妆再多又如何?丈夫是个混账,探春又要把儿子培养出来,加上因为大观园的那段日子接受的教育,探春也不敢犯法,她怕惹了贾琰的厌弃,所以说,这些年下来,探春的陪嫁也只见消耗。

  儿子说亲,娶媳妇,儿子补缺,都是花钱的大头。更重要的是,王仁是混蛋不说,他病了,汤药钱就不菲,他死了,儿子王君安丁忧三年之后又要补缺。

  总之,这些年,探春就只看见钱出去的,很少看到钱进来的,当年丰厚的陪嫁,如今也快见底了。

  要探春说,大女儿今年十三岁,小女儿今年十二岁,来年就是一个十四一个十三,本来是相看人家的时候。可是探春如今的私房,已经剩下不多了。偏生儿子如今是京官,而京官清贫是真。

52书库推荐浏览: 无法忘记的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