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如宝玉所料,嘉峪关内城与关城还是铁板一块的,长风东闻闻西嗅嗅,走了两遍,并无找到任何不妥。
也叫陈副将松了一口气。
…………………………
此事本就应该上报甘肃巡抚文进,再由文进上报朝廷,押解犯人进京,不过非常时期非常手段,未免夜长梦多,又有林如海身份摆在那里,便是先开始审讯也无妨的。
个中审讯,并不很难,大约是赛音一伙人行走在外十多年从来没有出过岔子,怎么也没想到今日会在嘉峪关翻船,连传信的苍鹰都没能飞出嘉峪关上空。
多年无惊无险的细作生涯叫赛音这一伙人根本就吃不住宝玉的审讯手段(禁卫军们练手而已),很快便招了。
众口一词指向瓦剌二王子脱脱木。
不管别人信不信,反正宝玉是不信的。
不相信的原因,则是因为赛音这伙人,一开始抵抗得太强烈而招供又太干脆,以及口供太过整齐好似事先准备好的一般。
这样的情节太过老套,即便宝玉不是干审讯出身的,也知道,天衣无缝到每个细节都完善的口供往往都不太可信。
巧了,林如海也这么觉得。
最终,宝玉与林如海翁婿合力,撬开赛音的嘴。
在嘉峪关耽搁了三四天,问清楚了一切想问的,也证明了卢将军和陈副将二人并无通敌之实。
只是因为嘉峪关地偏苦寒,军饷多有耽搁,故而才开放外郭城与来往行商歇脚,这也是边关在无战时期都会赚的外快,偏巧因为这样造成了细作渗透外郭城。只是经此一事,到底算是卢、陈二人倒霉,想来不日,监军参他们的折子就要出现在陛下的案头了。
林如海一行人的任务是出使瓦剌,并商榷增开哈密卫榷场一事,是使臣不是钦差,能够参与审讯还是因为卢、陈二人必须避嫌,现如今,案情明朗,兰州那边也派人来接手赛音等人;陈淳等人也基本痊愈了(脱欢只要被扛着走就行,恢复的程度无所谓),时至三月,距离从京中出发已经将近四个月了,是该再启程。
遂等附近肃州卫、张掖两地的守军赶来之后,使团便离开了嘉峪关。只留下贾瑛弯弓射大雕、神驹慧眼寻疑犯的传说。
而马宾鳌,则是一脸正气地表示马家商队本次的目的地也是哈密卫,便是和使团一起行走了。
冒炎章经历这些事之后颇有些草木皆兵,深怕马家队伍里也有细作,便有些犹疑:“起初,马宾鳌不是这么说的吧?”不是说出了嘉峪关就不便相送了么?
倒是侯俊即,眼珠一转,嗤笑一声:“他倒是乖觉。”不就是看到了咱们总兵大人和禁卫军的本事之后加重筹码了么,这样的把戏,京中的人家往往都会做得委婉一点,也就是西北这边的人,啧啧啧……
果然,接下来使团到了赤斤蒙古卫、沙洲卫等等,这些地方的官员、守将无一不表示出对使团的热烈欢迎。一方面,是真的希望哈密卫的榷场能够开起来的,改变现在拜牙一家吃肉喝汤连渣渣都不给别人留的现状;另一方面,则是禁卫军在嘉峪关的事终究是传开了,附近府卫关卡都知道,随行护送使团的是万岁爷的铁甲禁卫,铁甲禁卫的领头是个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年轻总兵。
什么,叫贾瑛?姓贾?
有当地上了年纪的人倒是开始念叨,三十多年前,镇守此地的将军也姓贾!当年贾将军在,一平西北,解决了从前朝末年起就一直犯边的多股番人和流寇,给西北边疆百姓营造了一个安居乐业的环境。那位贾将军……莫不是?
遂当地望族的老人家派族人去打听,一打听,便知了,如今的贾总兵出身京城荣国府,正是当年贾代善贾将军的孙儿!可不就是缘分!兜兜转转三十年,又有贾姓武将来西北。
在附近几卫都欢欣鼓舞迎接使团的时候,百里之外的哈密卫拜牙一家,可不太好过。
拜牙今年已经六十有余,猛虎老了、爪子虽利、牙齿却不剩几个,在拜牙的几个儿子看来,阿爸年纪大了,该退下好好含饴弄孙。可是掌握权柄多年的人,又怎么舍得轻易放下呢?
故而拜牙一家的父子角力、兄弟斗争是一年比一年激烈,但在去年末,京中传来的消息叫拜牙一家顾不上内斗了。
陛下要在哈密卫设立榷场!
这对于拜牙一家以及其亲族来说,可真是天上掉黄金的好事:
增开了榷场,就代表以后可以大大方方地与瓦剌、鞑靼、亦力把里的商队交易;就代表可以掌控买卖商品的定价;就代表还可以收商业税!再也没有名不正言不顺的顾忌,咱们可是奉旨定价了、是照律例收税了,至于定价高低的差额、商税收进来的和交给朝廷的金额是否一致——前提是,拜牙仍旧是哈密卫的实际掌权人。
作者有话要说: 给大家说一下昨晚的经过,我喂狗子吃鸡胸肉干(我买了自己煮了,烘干的),然后它狼吞虎咽吃太快,我就手拿着每次放开一部分,免得它噎着,结果小伙子心急,就把我手指头当肉条了。一切发生的太快
其实我不怪他,是我自己太大意。
然后我就去清水肥皂冲洗了十分钟左右,开车出门去挂急诊。
狂犬疫苗+免疫蛋白。
52书库推荐浏览: 糯米水晶糕 爽文 红楼 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