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拉耶特公民!”
弗雷隆大急。
法拉耶特道:“先生,您为什么不把唐国驻法兰西大使请到国民会议上来为大家解惑呢?唐国女王曾经说过,这个世界上没有最先进的制度,只有最适合的制度。君主制,不,应该说,唐国的君主制,他们的政令是否能够满足我们的需求。这些,那位大使肯定能够回答我们,不是吗?”
下面有个手里拿着棒针的妇女也高声道:“是啊,弗雷隆先生,现在,也只有卢浮宫前的面粉还维持着1774年的价格。别处的面粉,涨了不知道多少!先生,就是女王仁慈,可是当她是外国的女王的时候,她能给我们的面粉的数量,也是非常有限的。”
拜三年革命所赐,就连女人们也变得更加伶牙俐齿。
周围的民洲纷纷符合:“我们要面包!我们要面包!”
外头街道上的民众也纷纷响应起来:
“我们要面包!”
三年。
历经三年的苦难,法兰西的人民的诉求依旧没有变,他们第一需要的,还是面包。
自由和平等的确是他们的诉求,但是,这种诉求,依旧敌不过饥饿的威力。也只有先填饱了肚子,人民才有力气追求自由和平等。
后来的历史学家如此感叹到。
在这样的情况下,热月党人三巨头还能如何?他们只能把唐国驻法兰西大使请到国民会议大厅,而法拉耶特自掏腰包把书店里的唐国会典全部买了下来,分发到在场的民众手中。
没错,数量是不够,但是,起码,几个人凑在一起,还是可以的。
一场面对巴黎人民的关于唐国会典的解释,开始了。
第233章
虽然说后来的史学家们有不少人都认为,这次的电台访问,让李嫣有机会窃取了法兰西大革命的胜利果实,但是,在当时来说,其实法国人还担心李嫣不肯接受法兰西的王位。
因为通过继承权来接受法兰西的王位,就等于是要接手法兰西从路易十四时期开始就不断累积而高达十二亿里弗尔的国债!
更不要说,如今的法兰西工业、农业生产几乎被破坏殆尽,城市里充斥着大量的破产者和乞讨者,为这些人提供工作岗位和福利,对国家财政来说,更是巨大的压力。
唐国大公报也发表了专题,很多学者都忧心忡忡地表示,接手法兰西,很有可能拖垮唐国的经济让唐国万劫不复。
但是,李嫣跟这些专家们提出了不同意见。李嫣公开表示,国家从强盛走向毁灭固然能够让野心家赚到大钱,可是国家从极致衰败走向繁荣强盛的过程中,一样能够蕴藏着巨大的财富,因为真正能够称得上财富的,除了国土之外,就只有人民勤劳的双手。
最后唐国的政事堂和左右议事厅的诸位官员在法兰西代表的见证下举行了投票表决,拉瓦锡夫妇的那两票成了决定的关键,赞成票比反对票仅仅多了两票。
守在收音机和广播前的巴黎市民得到表决的结果的时候,就好像过节一样,高呼着万岁。
表决之后,政事堂的左议政大臣代表所有的唐国官员提出:为了防止唐国的经济被拖垮,女王有责任也有这个义务,每年定期公开自己的财产,以保证自己调用的每一笔金钱都在臣民的监督之中,保证女王不会调用国库库房里人民缴纳的赋税。同时,接手法兰西王国之后,外朝会按照接手的公有土地面积的比率来承担法兰西王国历代国王累积下来的国债。
这个条件,只要有脑子的人都听得出来,其实对女王来说,是非常不公平的。但是,效果也是十分显着的,法兰西的人民被感动不已的同时,也发誓效忠女王。
唐国和法兰西正式宣告,两国合为一国。
而两国合并之后的第一件事情,那就是处理法兰西大革命的后续事情。而在处理法兰西大革命中大量的贵族死亡导致的继承问题的同时,遗产税也正式登上了舞台。
原来唐国会典里面明文规定,财产超过一百万里弗尔的个人或者家庭,在进行遗产继承的时候都要缴纳遗产税。按照唐人的解释,那就是为了防止通过继承,大量的财富,尤其是土地集中在少数的人的手里。所以遗产税有三档,其中合法的婚生子女需要缴纳的遗产税是百分之十。也就是说,合法的婚生子女在继承父母的遗产的时候,继承来的固定资产,从土地到房产,有十分之一必须上缴国家。非固定资产也有十分之一要上缴国家。
而由亲戚来继承,那么,遗产税的比例则是百分之二十。
私生子女,或者说,非婚生子女的继承权最靠后,而且固定资产遗产税和非固定资产遗产税是不一样的。私生子女的固定资产遗产税是百分之五十,而非固定资产遗产税是百分之三十。
当然,关于婚生子女跟非婚生子女的认定和区别,唐国的法典里面有非常明确又详实的规定。
而大革命遗留下来的财产问题,王国还成立了专门的经济法庭来处理,而大革命之中首次出现的陪审团制度也被沿袭了下来。
比方说,当年的彭蒂耶夫郡主、沙特尔公爵夫人,后来的奥尔良公爵夫人、“平等的寡妇”路易斯·玛丽·阿德莱德·德·波旁-彭蒂耶夫依靠法律的手段,追回了她的父亲和丈夫留给她的大部分财产。
52书库推荐浏览: 无法忘记的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