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场面小场面。”消防队长熟稔的拍了拍小伙子的肩,挥手道:“散了啊,都回家去,烧火的时候小心点啊!”
扬州城永无火患的消息被传的神乎其神,自然又是南北都传了一通。
辛弃疾虽然孤身一人在扬州城留学,满心还记挂着临安的皇帝和山东的乡亲父老,祭灶和照虚耗的事情却不知道该办还是不办。
他这一堆书读下来,突然觉得灶王爷好像是不存在的东西了。
柳恣和青玉都是铁打的无神论者,跟风开克苏之神的各种玩笑只是为了逗趣,本身吃章鱼八爪鱼的吃的比谁都欢实。
问题是,辛弃疾打小起就跟着家里人年年做那些节庆之事,如今突然不做了,又有些违和与亵渎的感觉。
他叹了口气,还是私下跟青玉先请示了一下,确认没有触犯临国人的禁忌之后,把从前过年的那一套规矩走了一遍。
柳恣父母都在另一个世界,如今过年自然是呆在公寓里老老实实休年假。
他和赵青玉都分了一碗辛弃疾煮的糖豆粥,一边喝着粥一边看着那青年神神叨叨地拿米酒涂厨房的象牙白油漆门。
辛弃疾自己端着碗涂了一半觉得违和感实在太奇怪,略有些尴尬地扭头看向身后两个端着碗盯着自己的一大一小。
“没有没有,你专心涂没事的。”两只同时摆手道。
“这个是……‘醉司命’,”辛弃疾试图解释道:“就是让灶神尝到甜头,上天以后好多和各家说好话。”
“那灶神这个职业跟圣诞老人很像啊。”青玉严肃的点头道:“每年忙一次,还要去各家都走一通。”
辛弃疾惊异于自己居然听得懂圣诞老人是什么,哭笑不得的点了点头。
敬完灶神之后,还要祭拜万回哥哥。
这个规矩,是北宋所没有的。
万回万回,务必归来。
当年金国挞伐北宋,死伤无数百姓,南宋如今虽然开始复苏,但绝大数幸存者家中都添了好几尊灵位。
每年小年夜的时候,各家都要书写祖先和亡者的名号,不但要准备好了饭食酒菜进行供奉,还要将名号写在楮钱上焚化。
辛弃疾虽然出生于金国,可家里也经历战乱与亡故,自然少不了这些规矩。
如今没有房里没有那蓬头垢面的万回哥哥的神像,但也不敢不祭祀。
这习俗从临安传去附近各省甚至到了金国,都是为了让人们去怀念亡故的旧人,同时期盼万里之外的游子可以早日归来。
而最后一项规矩,是照虚耗。
青玉和柳恣全程围观着辛弃疾里里外外的忙活,简直有种看古代纪录片的新鲜感。
他们相当默契地在嗑瓜子时没有发出任何声音。
辛弃疾找不到白蜡烛,之前沉迷读书没有来得及提前准备,此刻才有些懊恼。
青玉想了想,挺身而出的给了他一根手电筒。
这照虚耗,是要在床下点灯。
酒果备好用来送神走,床下还要彻夜点灯,家家户户都是如此。
辛弃疾睡觉前趴着看了眼床底下亮着的手电筒,总觉得哪里不对,又好像没什么不对。
到了除夕的地方,整个扬州犹如工业时代的伦敦,散起弥漫的烟尘来。
松盆和苍术在各处被焚烧出浓密的烟雾,顺着东风往远处飘散。
人们在驱邪祈福,也在祭奠这一天里惨死的岳家父子。
他们戎马一生,拼了命挣回的宋家江山,最终还是被那皇帝为了求和拱手让了回去。
那一天爆竹响了一夜,文化部的人也趁兴放了些烟花,又开起了新年假面舞会。
他们知道这城市里各种人的顾虑,索性开放了礼服和面具的租借,当晚就被一抢而空。
这一次,舞池里笑容青涩、脚步慌乱的青年男女,当真多了不少。
公寓里的三人都没有出去,各自在客厅里忙活自己的事情。
窗外大雪纷飞,路上还有除冰车在忙碌不休。
客厅里虽然没有炭炉,但暖气却已经把整个屋子都烘的暖洋洋的,让人无端的起了睡意。
自从扬州这边的军工厂、炼油厂陆续建立开工,排出的热气在冬季便被集中收集起来,参与新环境的供暖和能源循环。
旧城区的人自然还是只能烧炭取暖,但新城区已经开始安装暖气和排水系统了。
早在盛夏的时候,扬州城就开始设立集中纳凉区了。
图书馆、礼堂两处只要出示ID二维码都可以进去纳凉,躲避骄阳的烤灼感受下空调带来的好处。
老百姓们虽然不太敢去这些新场所,但一两个得了乐子的人出来以后到处炫耀,就有越来越多的人抢着进去吹吹凉风,感受临国新的神迹。
而ID补录的事情自然也进行的非常顺利。
到了冬天,不仅图书馆和礼堂开放了供暖支持,新开的几家现代酒馆和书店也开始提供类似的服务。
那些自以为身份低微的人进去的时候,都局促不安又一脸渴望。
但里面站着的临国人笑的都一团和气,还分出不少的点心和热茶饮出来,让大家随意取用。
当然也有士子进去吹够空调之后,出来再骂骂咧咧的唾弃这些临国人占了他们的扬州城,裹紧寒薄的衣服回家睡觉。
52书库推荐浏览: 青律 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