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爱霍去病_陆路【完结】(24)

阅读记录

  东方朔在后面揣着包子,提着衣襟呼喊:“等等臣,臣跑不快!”

  那少年被我们追上时正在渭水渡口等船。曹襄先追着,一脚将人踢了个脸朝下。

  “小偷,还我门符!”

  少年这一下给摔懵了,半晌才争辩道:“我不是小偷!”

  “不是你偷走的还能是谁?去病,快搜。”

  我掀了那书箱盖子,从里头捞出一大把奇形怪状的小木片。曹襄见了恼火道:“居然敢偷这么多门符!你是专偷门符的收集狂,还是专门潜入官府的飞贼?”

  “世子,误会,一场误会啊。”东方朔追了上来,大声疾呼,“这些是星盘,作夜观星象之用,并不是门符。”

  “星盘?”

  “是啊,”东方朔举了圆形的星盘道,“请看,这种一共是五张,用来测金、木、水、火、土,五行星运之轨。”又举了八角形星盘和一个小圆盘道:“这种一共是八张,八张组在一起便是一个八卦阵,补上这中间的圆盘为日月,按照季节的交替转换,可用来观测整个天上的星轨。想必这位小兄弟是位懂得观星之术的人。”

  “找到了。”我从一本书简中抖出了曹襄的檀木符。

  “算了,既然门符找到了,我们就回去吧。”曹世子面色缓和下来,对那地上之人道,“本世子踢你这一脚,算你还撞我那一下的,我们从此两不相欠了。”

  我同曹襄相偕离去,隐隐听得背后东方朔同那少年低语。

  “小兄弟贵姓?在下有机会必当好好请教一番天官之事。”

  “鄙姓司马,名迁。”少年答。

  ***

  一路送曹襄至长乐宫,并在宫人的询问下为我们逃学主动承担了主要责任的东方朔,令我刮目相看。

  “世子,明日见。”告别了曹襄,我问,“东方大夫家住哪里?从来没听说过东方大夫邀请别人去府上作客。”

  东方朔指了清明门:“东街一直走,走到头。”

  “走到头是多远?”

  “大概是出了京城那么远。”东方朔比划了一下。

  “那——东方大夫每日里上下班岂不要走很远的路?”

  “还行,臣骑马的功夫已长进了不少。”

  我回忆起初见东方朔时,他在马背上的“英姿”,心道算了,还是别欺负他了吧。

  出了东门不远就是卫府。天子此去甘泉宫,未央宫的事务不忙,这个时辰舅父们应该都在府内。

  “我到家了,还求东方大夫将为曹世子辩护的那套说辞,同我舅父们再说一次。”

  不过今日府里似乎有客人,家门口的拴马柱上一共栓了四匹骏马,门口立了两个陌生的持剑护卫。待走得近些,便见府门突然打开,小舅同两个家仆正拖着大舅往外走。

  虽说那些侍卫看着眼生,中间一匹纯黑色大宛良马我倒是认得的,我在卫府住了三年多,这马主人少说也来过好几回,回回说有要事找二舅商议,看来这家门今晚又别想进去了。

  “阁下家中出什么事了吗?”东方朔向大舅小心翼翼地拱手询问道。

  大舅未答话,只是面色阴沉,比烧糊的锅盔还要黑。

  小舅皱眉:“‘平阳侯’又登门拜访啦。”

  “平阳侯?”须臾,东方朔露出一副恍然大悟的表情,“哎,今上怎么这么快就从甘泉宫回来了?”

  “这我哪知道。”小舅不耐道,“东方大夫,快帮我拉大哥一把,他正同府里那俩赌气呢,咱们干杵在门口也不是事儿,别被邻居看了笑话。”

  “走走走,一起喝酒去,我请客,大家都去啊。”东方朔招呼家仆起身,一行人推着大舅朝酒肆进发。

  回头望望家门,我无奈地摇头。顶着“平阳侯”的名号走街串巷、微服私访,亏陛下想的出来!

  别看曹襄平日里要强,其实也是个可怜人,他爹曹时留在平阳府,身体一直不好,他却随长公主常住京城。听曹襄说,与夫君分居已久的平阳长公主近日和京城名门之后夏侯世子走得很近,他这个做儿子的看在眼里,难过在心里——锦衣玉食怎比得上父母相濡以沫,子女承欢膝下。

  曹襄经常逮到我诉苦,因为他觉得我俩是同病相怜。不过我自我感觉比他幸运一些,虽然从来没见过我那个姓“霍”的爹亲,但是我有爱我的舅父姨娘,我可以投奔舅父们开始新生活,曹襄恐怕得躲在长公主的羽翼下,顶着世子的头衔继续痛苦一段时间。

  陪着这一群大人饮酒打屁,我扫荡了整整一盘辣子烧腊肉,外加消灭了两碗菰米羹。既然东方朔请客,帐记他东方府上,我何必跟他客气。

  赶在宵禁前回家,街上火烛未灭,路上人已经稀少,一行六人醉醺醺地走到卫府门口,那些侍卫和那几匹马都已消失不见。

  有人应声来开门。

  我怔愣地望着烛光夜色中的青年。他刚刚沐浴过,身上还残留着皂角的清香,披着轻柔的丝质中衣,隐约能看见线条起伏的肌理。三千微微润湿的青丝披于肩头,夜风拂动,如黑瀑闪着水光;朦胧的烛火印得他颧骨两侧微泛桃花,一双黑瞳中似有水波流转,两片朱唇艳红如噙樱桃。

52书库推荐浏览: 陆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