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有小的葫芦,又可以制成文玩葫芦,供人把玩,于健康有益。
因为云雁回并非专业人士,这其中还需要土著手艺人根据他的思路来完善制作方法。
正在潜心研究葫芦雕刻与文玩葫芦的制作呢,云雁回收到书信一封,竟然是来自赵幼悟的。
“师兄,听说最近京中出现了甜瓜jīng,我十分好奇,传甜瓜jīng主人进宫一观,得知甜瓜jīng一对并福字苹果是老虎哥赠予的。师兄,请问甜瓜jīng是你种的吗??我也想要!”
云雁回大略看了一下后晕了,“什么鬼!”
郑凌正在和工匠一起,按着花样,雕一个镂空葫芦,听到云雁回的声音,凑过头来,“殿下说了什么过分的话吗?”
云雁回给他看书信,黑着脸道:“我的人参果,是谁给起了个甜瓜jīng的名字?”
郑凌哈哈大笑起来,“这个名字倒是俏皮,比人参果要接地气多了,你起个人参果这样不便宜的名字,不就是为了卖得更贵一点儿吗?这甜瓜jīng也不差啊,说起来和望qíng鱼是一个道理呢!”
“去你的!”云雁回黑线地骂道,“哪能一样吗?”
而且人参果这名字是有典故的……虽说目前还没有《西游记》这个大IP加持,但是说不定以后反而给《西游记》灵感?
现在叫做甜瓜jīng,感觉一下子bī格就降了不少呢!
云雁回感觉到了危机,“不行,我们要赶紧提前上市,否则甜瓜jīng就传开了。”
幸好这时候已经有不少成熟的甜瓜,云雁回赶紧去告诉双宜,将此事的严重xing添油加醋说了一番,最后大家一致同意将果蔬铺提前开张。
——当然,在此之前,还是要先往宫中送去一批,孝敬官家。
……
桃之夭卖果蔬的分店一开张,因为有前一个铺子的人气做基础,受到了极大的关注。
——其实便是没有,有这两样瓜果在,扬名出去也是迟早的事了。
前些日子还在传说邱家的甜瓜jīng,人人都说得绘声绘色,仿佛真的看见了。这下子,桃之夭真的出现了“甜瓜jīng”,顿时引来一茬又一茬的市民围观。
真的是甜瓜jīng,而且不止一对,是一排排的!全都憨态可掬,胖嘟嘟的脸,胖嘟嘟的身体,连带笑的唇角都可见,绝非雕琢出来,皮ròu统一,可见没有动过手脚。
还有那些长了字的苹果,长着各种吉祥话,天然的颜色稍浅,真是神了!
但凡有人来看,无论买不买,掌柜的都会口若悬河地宣扬一番他们这里的“人参果”,chuī嘘种种神奇来历。店中也贴了画报,若是识字可以自己看。
别说,很多人都信了,因为的确从未见过有瓜果能长成这样的。无论是本地土著,还是外番国民,无一人能说出来历,自然只能信店家的话了。
但是,在汴京市民接受这一点后,随之而来的则是另一个麻烦……
见到有人端详货架上的人参果,掌柜走过去亲切地介绍:“您看,我们的人参果……”
被客人打断,“这不是甜瓜jīng么?”
掌柜:“是人参果!这个人参果,是饱含日月jīng华,才会形成这般模样的!”
“呃,味道还是甜瓜味儿吗?不会太老吧?”
掌柜:“绝对不会!”
“那给我来一个甜瓜jīng啊!”
掌柜:“……人参果。”
掌柜非常郁闷,他发现,无论他怎么向顾客解释、推介,把写着人参果的牌子写得特别大,人家还是一样称其为甜瓜jīng。
甚至很多客商慕名而来时,都是指名要买“甜瓜jīng”,大家在谈生意之时,难免受到影响,最后掌柜的自己都忍不住叫起甜瓜jīng来了。
甜瓜jīng这个名字,实在是太洗脑了,比起人参果,易于传播得多。
——饶是如此,并无人真个认为这是有灵的jīng怪,毕竟这么多数量,卖得也不是特别特别贵(重点)。
更多人是相信这是什么独特的品种,也有人觉得的确吸收了天地灵气,无论哪种,冲这个外貌,叫声甜瓜jīng不冤吧?
掌柜见满城皆呼甜瓜jīng,只得苦着脸去向东家请罪,没能推广人参果这个正式称呼。
双宜倒是很想得开,安慰有点沮丧的云雁回:“雁哥儿,大家都甜瓜jīng甜瓜jīng地叫,其实导致很多人产生了想吃它的冲动,而不是供在那里。”
这么说是没有任何依据的,毕竟“人参果”这个名字就没有流行过,但是云雁回也只能接受这个安慰了,“好吧……唉!也不知道到底是谁传出来的这个名字!”
……
比起“望qíng鱼”禾花鱼是先有戏曲才有别称,这甜瓜jīng则是颠倒过来。
当甜瓜jīng出现在市面上,并迅速扬名,不久后就有人把甜瓜jīng编进了故事里,非常的与时俱进。把云雁回都没好意思编出来的故事,给编出来了。
这些书会先生模仿着《望qíng鱼》的结构,编了个本子:有人收到一个甜瓜做礼物,因为家贫不舍得,所以迟迟未吃。没想到那甜瓜中果然有个小妖怪,常常陪伴家中小主人玩耍,还令他们家中的自种的果蔬异常美味。
主人家渐渐发现了不对,便偷偷躲在门外,结果发现了甜瓜从果盘里跳出来,和小主人玩,玩完自己还会收拾。见状,主人家觉得甜瓜是个好妖jīng,便没有找人捉妖。
当这家人遇到了危险之时,也是甜瓜jīng帮忙,有人想占有甜瓜jīng,主人家也拼死相护。后来,甜瓜jīng安家在院子里,主人家渐渐卖水果赚了钱,两家世代友好。
这不是一个爱qíng故事,而是充满了趣味xing的全年龄向故事,其中更多的应该是友qíng、忠诚等元素。
说不上是故事本身的魅力,还是蹭了甜瓜jīng的人气,这故事倒也在市井中火了一把。
而作为桃之夭目前另一大主打品牌,那些带着字的苹果因为销售出去最多的是带着福字的苹果,因此被统称为“福字苹果”,它们在甜瓜jīng的映衬下好似没有那么神奇了。
这只是相对的,其实也受到了广大人民的喜爱,只是发力比较晚。
任意挑选上一个带着祝福的苹果,串门、走亲戚时当做礼物之一送出去,显得非常不落俗套,若是字样选得好,更显得用心。
因为字样有很多选择,所以无论是什么样的送礼对象,都能够找到对应的。在上市之后,更是推出了定制服务。
这个时候的人是不惧等待的,很多商品都需要等。他们定制了字样,然后桃之夭再专门制作模型,培育苹果,直到成熟,这服务很受欢迎,渐渐还形成了一门学问。
相对于甜瓜jīng第一把火烧得最旺,初时每每上市就被抢光,供不应求,福字苹果的生意则是细水流长,后劲绵长,加上苹果产量大,因此销量和客户群都非常稳定。
云雁回刚开始还挣扎过,随着时间推移,他发现基本上只有自己一个人还称其为人参果,只能蔫蔫地对双宜说:“算了算了,你把货牌也改成甜瓜jīng吧……╥﹏╥”
第225章 蒲关泽二期工程
先时云雁回就说过, 蒲关泽开后,倘若形势大好,便要扩张,建二期工程。现在已经开业一段时间,每到假日, 游人如织, 也是时候开发新模块了。
云雁回虽然已经不做日常管理, 但就此事游苑管理会自然还是要请教他。
云雁回:“我的第一个想法是,蒲关泽地肥水美,绿糙如茵,其实, 最适合养动物了……”
他说这话时,很多人都还没反应过来,因为实在想不到他能把主意打到那上面去。
云雁回咳嗽两声,装模作样地道:“听说各国送来我朝的奇珍异shòu都养在南御苑中, 按理说, 南御苑也是官家的产业, 咱们游苑也是官家的产业,大家都是一家人,我看,咱们可以去南御苑借些动物来啊……”
大家全都颤抖了。
什么叫大家都是一家人啊?你一句大家都是一家人,就要把皇家园林里养的动物拉出来卖萌咯?真的好会盘算啊!
云雁回看到他们全都看着自己,无辜地道:“gān什么?又不是全借走,他们养那么多,借些给咱们,还轻便许多了,应该感谢咱们才是。而且这又是造福百姓的事qíng,相信到时民众知道天子不吝将贡品借出来赏玩,定然感恩戴德。”
众人:“……”
云雁回从第一次去南御苑时,就觊觎那地方了,他在南御苑见着了象群,皇家为了养这些大象,专门开辟一大块地养糙,每年还得送去应天府放牧。至于其他的种种珍稀动物,更是数不胜数。
这些,都是别的国家送的,你说不养也不尊重人家,养着又是一大笔花费,然而有什么用呢?再珍稀再好看,勤奋工作的官家又不可能每天去看,更带不来什么好处。
要云雁回说,就该把这些“娇生惯养”的动物拉出去坐台……不对,打工,别说自给自足了,说不定还能给官家赚点儿零花钱呢。
既丰富了市民的日常生活,又让官家享受了实惠,这不是一举两得的事qíng吗?
有人瑟瑟发抖:“可是,一定会有人反对的吧,堂而皇之用进贡的珍禽异shòu卖门票……”这好像,显得有点贪财?
“谁说的我们要卖门票了?蒲关泽的门票价格又不会因为新建了个动物园而变化,更不会单独卖票。”云雁回微微一笑,“孔家班的人演出也不单独收门票,但是游人不是前赴后继地给他们送花篮,创造收入吗?那我若是放几头大象,也接受游人送果篮啊。”
众人巨汗——连动物都要当艺人一般捧?厉害了!那什么花篮果篮,还不是循环利用,但是钱是实实在在留在手里的。
“至于官家,他老人家只是将自家珍藏的异shòu大方给子民赏玩,如此仁厚,哪个挑得出错来?”云雁回都给仁宗想好了。
众人一听,心服口服,再无异议。
云雁回自拟了计划书,向仁宗申请。而且他是比较有技巧的,先只说希望能够申请从南御苑借一些动物,只提供蒲关泽这个优秀的平台,供百姓欣赏,不会增收任何费用。
每次,只会借部分动物,隔一段时间轮换,做成野生动物园的形式。御苑中的动物都是被人养久了的,大多都十分乖巧,并不怕人,非常适合去蒲关泽打工。
52书库推荐浏览: 拉棉花糖的兔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