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还有一个原因可能是在伊东家北面的大友家,大友家发展的非常好,兵力很多,伊东家因为各种原因,没有救援肝付家。
所以当5月14日我军到达肝付城的时候,我的敌人仅仅只有肝付城13000人。
肝付城攻城战打响后,第一天岛津义弘采取了围三缺一的战术,以岛津义弘本阵10000人围西面,我也在岛津义弘本阵,以伊集院忠朗本阵8000人围北面,以川上久朗本阵8000人围南面,三面一起攻城。
岛津义弘的目的是,把肝付兼绩赶出肝付城。这一个战术使得我军十分主动。
如果肝付兼绩要逃跑的话,只能带兵从东门逃走,我军就可以顺势占领肝付城,一个流亡政府不足为惧,他顶多投靠盟友伊东家。
如果肝付兼绩要防守的话就必须把兵力平均分到三个墙头,这样他顶多按照4000、4000、5000人分配。我们的围城大军都是黑压压一片,人山人海,又没有专门的计数器,他只能这么分配。
如果确定了肝付兼绩选择平均分配的防守,则伊集院忠朗本阵8000人和川上久朗本阵8000人就变成佯攻,悄悄地每军度5000人来到西面岛津义弘本阵,这样岛津义弘本阵就能有20000人,攻打对方5000人。
如果肝付兼绩并没有选择平均分配的防守,则岛津义弘本阵佯攻,暗中输送兵力给肝付兼绩防守兵力薄弱的那一方,则也能形成优势兵力。
当然战争中还可以看情况去偷城,故意不围东面,就是为了让肝付兼绩不防守东面,毕竟在战争中任何一点兵力都是重要的,我们要培养肝付兼绩东面安全的定式思维。
分割分割**********
所有的计划自然要去执行才能有效,5月14日的早晨,在岛津义弘的指挥下,各种攻城武器的掩护下,一场攻城战就展开了。
肝付兼绩采取了不平衡的防守方式,主要防守西面岛津义弘本阵,理由居然是因为岛津贵久也在西面。不过他歪打正着了,西面的围城军确实是最多的,有10000人的兵力。
肝付兼绩在西面布置了7000人防守,在北面和南面分别布置了3000人。
所以下午,我们偷偷地把岛津义弘本阵5000人移到南面的川上久朗本阵,这样川上久朗本阵就有13000人了。
古代打仗是不可能具体知道对方兵力的,只能靠武将的感觉去估算,就如在肝付兼绩看来8000人和10000人没什么区别,我军也是花了一个上午的试探,通过攻城的难易程度和阵亡率来统计和估算出对方布置的比例的。
于是下午的战争就成了北面和西面的岛津军佯攻,南面岛津军在川上久朗的指挥下,以13000人攻打肝付城南面城墙守军3000人
下午的战争,肝付城南面城墙一时间险象环生。肝付兼绩认为缺的那一面,也就是东面肯定有埋伏,所以干脆带领着大军从西面突围。
这叫什么呢?围魏救赵?擒贼擒王?总之,肝付兼绩这一步棋走对了,他亲自带领着7000西面城墙的守军冲出城门,和岛津义弘本阵5000人战在了一起。
晕,我也在岛津义弘本阵啊,希望不要被乱箭黑枪射死……
一时间风云变化,乱象丛生,杀声遍野,哀嚎不断。
儿子岛津义弘噙着一丝嗜血而残酷的微笑,自信地指挥着自己的军队进行战斗。我善于战略,但战术还是得靠这个时代的人啊,岛津义弘从容不迫的样子,很是使我放心。
只是这些血腥场景让我觉得惊讶,因为这些军队并非专业的军队,他们的主业是务农。我回想起《三国》任务里我的那只久经战火的铁血军队,那种杀人盈野的冷漠和纪律是这两只日本军队没有的,这两只日本军队只有嗜血的疯狂和玩命的拼杀。
看着战场上疯狂厮杀的这些日本人,他们这些业余人士居能然爆发出谢斯里地的战斗力,疯子,都是疯子啊。我忽然想到小说里兽人战斗的时候会狂化,莫非这些日本人都是兽人不成?
我不知道是什么样的教育,使得日本人作战如此疯狂和不要命,日本一向自称为男人的国度,是用男人的精气形成的国家,难道武士道这种荣誉大于生命的思维方式,是那么深入日本人的人心和灵魂吗?
武士道明明就是愚民,可偏偏这样从小的愚民非常有效。日本也是一个上智下愚的民族,而那些上智的行事风格呢?
由于我在战场的安全位置,所以不由自主地走神,思考着问题。
日本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最主要还是根据战国时期的三个伟人。这三人的性格可以用一个简单的问题来回答。
问题:杜鹃不鸣,怎么办?
丰臣秀吉:杜鹃不鸣,逗其鸣。
德川家康:杜鹃不鸣,待其鸣。
织田信长:杜鹃不鸣,嗯?杀之。
后来的日本人就是用这种方法来教育后代的。每个日本小孩都听闻这个故事。织田信长代表着杀伐果断,丰臣秀吉代表着头脑灵活,德川家康代表着耐心十足,如果同时具有这三种能力,就能成为完美的人,成为一个令对手感到恐怖的存在。
由于艰苦的环境使得日本人忧患意识很强,所以再加上战国三伟人的表率作用,使得日本人本身的侵略意识就很强。
特别是织田信长的那种神挡杀神佛挡杀佛的性格,只要拥有了强大的力量,就可以杀尽一切惹毛自己的人。这种大魔头一般行事无所顾忌的畅快,为日本人所追崇。
52书库推荐浏览: 红红海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