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岸繁花[综红楼]_林一平【完结+番外】(1326)

阅读记录

  他为自己辩解:“彧此言不是奉承吴侯。从兖州到徐州,沿途见阡陌荒草、村落累累白骨。初使从者掩埋,后不得不任其暴尸旷野。而离开广陵郡到曲阿再来寿春,见百姓虽不是富足,但也是安居乐业,幼不见弃老无所遗,官学不因寒族而拒其子弟与门外,世家豪族不见有街头跋扈者。彧亲身经历,并不是要奉承吴侯。”

  孙策知道荀彧说的这些话没有掺假。他趁机问荀彧,“我若使得天下百姓都如文若所见的寿春、曲阿之人,可青史辉煌吗?”

  荀彧从心底深处不愿意回答孙策这种问话的。

  “那吴侯也会背上悖乱逆臣之名声。”

  孙策朗声大笑,“策一人背污名使黎民苍生得救,有何不可!”

  荀彧起身向孙策致敬,正声道:“彧敬佩吴侯志向,但恕彧不能苟同。”

  “文若,可还记得夏、商、周乃至秦朝为何而亡?”

  “夏桀昏庸残暴被商汤取代,商纣王残暴被周武王所灭,周幽王昏庸葬送江山,秦横征暴敛苛政使民不堪而义举。”

  荀彧回答的声音渐低。

  “文若说的对。凭何夏、商、周乃至秦之帝王昏聩就丢掉了天下,而灵帝那‘张常侍是我父,赵常侍是我母’、昏聩不弱于夏桀、周幽者却可以继续传承家业呢?”

  荀彧不能言。

  孙策继续说道:“我没有任何看不起宦官等人的意思。我阿娘说过若是衣食无忧生命无虑,何来的自愿腐刑入宫。再则,肉刑这件事应该彻底取消。至于以罪入宫这事儿就更不妥当。我们谁不想自己与品德高尚之人为友,谁不愿意自己的儿女在罪人的环绕中长大呢。偏帝室反其道而行之,你我皆有儿女,你看我说的可对?”

  荀彧的岳父唐衡在桓帝的时候因罪受腐刑入宫,从小黄门做起。后来与宦官单超、左悺、具瑗、徐璜合谋诛灭了外戚梁冀,得封汝阳侯,开始把持朝政。唐衡上位后贪婪暴虐,荀彧的父亲荀绲畏惧唐衡势力,给荀彧娶了唐衡的女儿。为此事荀彧没少受嘲笑。但唐氏为人大方品德贤淑,二人婚后生育子女、伉俪情深,小日子却过得蛮好的。时间久了,再加上董卓挟持皇帝去长安,那时的内宫宦官基本十不存一了,就无人再提起此事了。

  荀彧默默地对孙策拱手表示谢意。

  荀彧沉默良久,不甘心地继续劝说孙策。

  “吴侯,当今天子并无不妥之处,所以匡扶汉室为汉臣应为之事。”

  “照文若这么说,商纣王的后代若是品德无暇,岂不是可以与汉室讨还江山了?”

  “这都过去多少年了啊。”荀彧用看顽童耍无赖的眼光看孙策。

  “虽去千年,但商汤后裔要讨还江山梦想仍在呢。”孙策抚摸手中兵书的封皮,“文若,若是我能使皇室再不出内宦把持朝纲、帝室不再昏聩任由外戚专权,你可愿助我一臂之力?”

  荀彧被孙策的话勾起好奇心。

  “吴侯欲取汉室而代之,何来的皇室再不出内宦把持朝纲?”

  “不再设置宦官啊。”孙策坦荡荡地回答。

  “皇室设置宦官无非就是因为内廷宫女子多,担心出现**之事。若是我立下规矩,承继天下的子孙与你我现在这般一夫一妇,皇宫内无成千上万的宫女子,何必用宦官呢。内廷花销有限,皇室亦再无横征暴敛之需求,宗室子弟亦需同世家子弟、寒门子弟一般考学,凭自己能力吃饭,文若以为如何?”

  孙权和孙翔参加考试的事情,荀彧知道的很清楚,知道孙权、孙翔与其他考生是一样参考。他们的文试卷子也同样公开地贴在刺史府墙上三日。武试的时候,更是在校场抽签,没有得到任何特殊对待。更别说吴家、孙家等亲戚了。

  这让他很钦佩孙策。

  他沉吟了一会儿说道:“那外戚专权之事?”

  孙策向荀彧向招手,待他俯身下来才低声笑语:“文若明日问我阿娘可好?”

  荀彧膛目结舌,他不知孙策居然是这般好玩笑的性格。但不得不承认,孙策这样的做法,一下子把自己与其的关系拉近了。

  他有心继续劝说孙策忠心汉室,可是灵帝时期他亲眼见到的内宫之事和之后历经的战乱,东吴之地的安宁平和、百姓安居、百业兴盛,使他开不了口继续劝说。

  “文若,若是淮南、东吴等地再变成徐州那般模样,你可愿意?”

  荀彧下意识地摇头。

  “你先去益州。坐而论道,不如起而行事。先使益州百姓如寿春一般了,我们再来讨论此事。”

  孙策晚间与母亲抱怨荀彧的忠于汉室之迂腐。

  “阿娘,他那人明明知道汉室帝王昏聩、造成天下百姓罹难,居然还想劝我辅佐帝室。哼,拘泥守旧,不知时日异矣。”

  吴国太失笑,“荀文若是真君子,才会被掘墓等事情逼得内心不安。有所谓有所不为,其内心的坚持不是一日能改变的。”

  “阿娘,那如何能没有外戚之事,我让她明日问你呢。”

  吴国太在凑过来的孙策肩上一拍,“你直接告诉他就好了,何必我要与他解释半天呢。”

  孙策眨眼笑道:“先让他今晚辗转反侧不能成眠地好好想想,明天看他是不是容颜憔悴。”

52书库推荐浏览: 林一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