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宦官赶紧低头应了魏朝的教训。
“六福,你得了皇爷的赐名,以后凡事机灵点儿,咱们做内侍的,凭谁再得势也都是皇爷的一句话。惹恼了这些外臣,他们要是闷足了劲儿想整内侍,咱们是防不胜防的。”
这话与六福在内书堂所学恰恰相反。但这六福也是个伶俐的,见师傅得皇爷信用,那么以在宫里如父子一般的师徒关系,师傅的教导绝对是为他好,听着照做就是了。
朱由校很喜欢公鼐、孙承宗的讲学。俩人都是大气恢弘的气度,不拘泥《四书五经》的注疏、照本宣科的老夫子**。公鼐早年就倡言革新,倡导雄浑大雅的"齐风",着力透出雄浑大稚、真情为宗、自我树立、巧夺自然的深刻内涵。几十年锤炼下来,公鼐的诗风一反“楚风”的柔靡,是齐鲁大地的纵横放驰,兀傲雄肆。
他的经义讲学更是追求学务根本、经世致用。
在公鼐引经据典的讲解中,他的廉直清正、耿介不阿、不纵情于声色、怀抱兴国济世之志,常令朱由校听得心神激荡。偶尔帝师和天子也会在完成课业后,做点儿诗词唱和之事,每逢公鼐得了什么佳句,或是朱由校偶得什么妙语,师徒俩的笑声常让守在养心殿外的内侍失神。
魏朝小心地计数过,每逢天子笑过的讲学,就会留公鼐在宫中用膳。
左庶子孙承宗的讲学,也是很能引起新君的共鸣。规定的内容讲完以后,天子就会垂询西北之事,会与孙承宗讨论兵事。
讨论到高兴的时候,也会留孙承宗在宫里用饭。
几个月磨合下来,公鼐和孙承宗也都摸到了新君的喜好。按照新君的要求,提前把下一课要讲的内容布置给天子先背诵了。到了上课的时间,直接讲自己的观点、然后与天子讨论就好。经义注疏中的内容,内书堂出来的那些堪比进士水平的司礼监太监,会提前给天子讲解好的。
公鼐觉得要是国子监的学子也私下先把注疏都背了、如天子这样用功就好了。
作者有话要说: 月底了,手里的营养液……
都舍出来
第795章 木匠皇帝50
公鼐在宫中与天子用过晚膳, 抱着天子赐予一件大氅出宫。魏朝趁着陪朱由校绕着乾清宫遛弯, 把下午方从哲过来的事情禀报。
“方首辅是他没有要紧事儿。”
朱由校点点头,没要紧事儿就不用管他了。现在六部的尚书都知道各自该做什么, 自己得抽空再与黄克缵去做火炮的匠作坊。抚顺等地的火炮被努/尔哈赤得去了, 要是他得了足够的□□, 等明年开春冰雪融化了,沈阳就要打一场硬战了。
魏朝见皇爷表示知道了,就不再说话,努力加快倒腾双腿跟上天子的脚步。这三个月下来,天子越走越快, 陪着绕圈越来越辛苦。不知道师傅王安从辽东回来后,还能不能跟上天子的脚步去。
王安被朱由校派去辽东做监军,顺手就交待魏朝代管乾清宫,这早晚陪着天子的事儿也落到他头上。
转出了一身毛毛汗, 朱由校回去乾清宫又练了一通枪法,这是英国公张惟贤的套路。三个月的坚持不懈努力, 豆芽菜的小身板,看着略略有往壮实的方向发展的趋势。
一切都在往好的方向发展。
可是等他洗浴出来了, 心情立刻晴转多云了。东六宫的李庄太妃派了小宦官来报事儿,说是延祺宫的七皇子发热。
朱由校匆匆穿好衣服,带着自己那一串的几十人的太监、禁卫往延祺宫去。
李庄太妃带着朱由检等在延祺宫门口。
“皇爷。”
“皇兄。”
“七郎什么时候开始发热的?有没有叫太医来看?”
庄太妃赶紧回答,“傍晚开始的。冯氏说是今儿下午玩闹的欢畅,出了一点汗。太医来看过了,给开了退热的汤药。可是才冯氏打发人说比傍晚的时候更热了, 还开始拉肚子。”
朱由校皱眉,“再叫太医没有?”
庄太妃回答:“派人去叫了,还没有到。”
朱由校这一路走的比较急,到了延祺宫的时候,头上微微出汗。进了正殿,他把大氅甩给了跟随的魏朝。
“五郎,你陪我过去看看七郎。”
李庄太妃叫了养子朱由检一起等天子,就是要他陪着去新修的暖阁看孩子。
冯太妃在盘了火炕的暖阁里,满脸焦急地抱着皇七子在小声哄着。见了天子兄弟俩由庄太妃陪着进来,赶紧站起来请罪。
“皇爷是我没看好七郎。”
“说说是怎么回事儿。”
朱由校摆手示意冯太妃坐下,上前看着她怀里恹恹的朱由橏。
这个皇七子朱由橏,是明光宗第七子、生母是冯敬妃。史书记载他出生不久就夭折了,在泰康年间被追封为惠昭王。早还以为是自己记忆的偏差。可是看他这已经脱水的模样,直觉就是不大好。这么大点儿的孩子发热腹泻,就是搁现代也是极容易夭折的。
冯氏也只是絮絮叨叨说了一遍下午玩过了出汗的事儿。
可是这样会腹泻吗?朱由校盯着眼窝都眍?的朱由橏,不怎么相信。
太医来的很快,也没让冯氏把孩子放下,就让冯氏抱着给孩子切脉。一会儿就皱着眉头说:“皇七子的腹泻是因为吃了凉奶。奶娘是不是吃了凉东西?”
52书库推荐浏览: 林一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