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不是诚心地恶心圣人,当圣人是吃素的啊!
刑部吴尚书走了以后,任谁都看出来了,太子还是圣人的那颗眼珠子,属于碰不得的。
立皇太孙的事儿,没人挑头说反对的话。圣人很高兴,他认为内阁没发话的阁臣,不出声反对,就是默认齐尚书、张太傅和贾代善说的赞同了。一致通过了齐尚书插进来的、最重要的事儿,剩下的朝政内容,无非是例行夏税、秋闱。
说道秋闱加题,工部尚书是想立即就改变考试内容比例,把格物的部分,立即占据了试题的一半。内阁反复商量后决定,先加水利的,也加一点儿律法的,合起来占到五成一的比例。他们能做到阁臣,自是知道单纯会读书,写漂亮文章,只能去翰林院。朝政的有另外的真本事的人干。
贾代善提出是不是要考虑开考武举?是不是也像科举一样,固定三年一考,还有考试内容,要不要在兵书测试的文字卷,加一些养马、律法等等。
贾代善提一条,圣人就微微点头一条。
最后张太傅说道:“圣人,贾尚书,臣等都是文举出身。俗话说隔行如隔山,圣人知悉兵事,不如兵部的事情,让贾尚书在兵部讨论,然后上折子给圣人?”
“善。荣国公就如张太傅所言,兵部议好了,上折子吧。”
大朝会后的内阁小会,今天进行的很顺利。太子例行的奋笔疾书,记录阁臣的发言。等内阁成员离开后,圣人问太子对武举的看法。
“父皇,儿臣不知兵事。儿臣凭空设想,要是百户、千户,有一半是武举出身,对军令的贯彻执行,定会比不识字的要好。”
“军中识字,还要等几年,才能见成效。”
“父皇,不如成立个低阶将士的进修学堂。”
圣人明白太子又有新想法了,他温和地看着太子,等太子继续说。
“儿臣想,军中的伍长、什长是最基础的,如果把这些人中优秀的,选出来学习3个月到6个月学习,以后他们成为百长的时候,百户的时候,既能够了解下面的兵士,还能理解上面的将官指令。对军令的严格执行,只有好处。”
“成贤,你准备让他们学什么呢?”
“唔……第一,一定先竖立牢牢的忠君爱国思想。”
圣人赞赏地等太子继续说。
“第二,”太子笑笑,凑到圣人耳前说:“父皇,第二是军人只能忠君爱国。要忠于皇室,不能忠于领兵的将军个人。”
圣人瞪大眼睛。
“第三戍边是先保家、后为国。国不在,家难存。”
太子笑这加了最后一句,“其它的均是读书了,就让哪些致仕的老将军,去教兵法吧。父皇是演武堂的山长,从演武堂出去的,都是天子门生。至于武举选□□的,也要在演武堂学习一期,再分派下去。”
圣人沉默,如果能把士兵的思想,都稳定在忠君爱国了,就不虞遇到弱势的子孙登了大位了,重蹈被重臣颠覆了朝纲之旧辙了。
而且,也不用再担心,兵士被军将把持,尤其是下层的兵士。对了,重点是中下层的将官。
“成贤,那些中层的将官,似乎应该,不,是最应该到演武堂来学习的。”
“父皇,那些武举得中的,要到演武堂学了后,才能去军中做把总等。儿臣想,那些勋贵子弟,是不是也应该到演武堂学几年。等考试合格了,才能进军营。而不是凭前辈功勋,就直接进军营做将官?”
圣人频频点头。
“如此二十年,中层将官将都是演武堂出身的天子门生。下层的伍长什长等,年年月月有到演武堂学习的,总会有人能爬到中层的。”
圣人抬手想捻长须,一下子抓了个空,讪讪地一愣,忘记自己的美髯长须,已经割掉了。
太子把圣人的茶盏端起,递到圣人手里。
“父皇,军队稳定,才好北征。”
圣人点头称是,现在太子有提出这个演武堂,圣人深知这个演武堂大有文章可做的。他端着茶盏,一下子一下子地划着盖子,琢磨着该怎么做,才能让演武堂,发挥最大的作用。
至于原来计划的今年出征西北,他决定在等等。等等戴梓的连珠枪,还有太子说的迫击炮。现在应该再加上演武堂。整肃了军队,再有了利器,凭这几样,定能达到教训鞑靼的目的,把西北的军防,也好好地重新部署一番,定要令鞑靼十年不敢再犯边。
“成贤,这事你看这事儿,交给谁做好?荣国公?”
“柳国公也可以啊。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总让人不安心。”
圣人到没想到太子会这么说,他愣了一下,说道:“恩侯和你,可是不错啊。”
“是啊。那儿臣也不能事事,都交给他荣国府。前几日,父皇才教导过儿子啊。”
圣人清咳一声,“成贤,你去做如何?”
太子摇头,“父皇,儿臣分/身乏术,先做好工部这些事情吧。”
圣人只觉得自己的心,忽悠一下就平稳落地了。他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他看着身边长身玉立的儿子,第一次觉得自己老了。
“父皇,您在想……”太子见圣人皱着眉头看自己,情绪好像有点低落。
52书库推荐浏览: 林一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