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心里明白,是空间水起了作用。
然后六福就看到,太子那小水壶倒出来的水,一个孩子有半碗,是用来点到脸上、身上的脓疱的。
太子吩咐陈氏,只能用自己给的这水。他哄徒丌、徒丕,沾上水就不痒痒了。徒丌、徒丕连连点头。
六福在心里“呸”一声。太医也在心里摇头,他想着要不是看太子,每天都过来看孩子几次,自己这些人,哪里会关心这仨孩子。他见太子愿意哄孩子,孩子也识趣,心里也盼着真的不痒才好。
东宫里的事情,点点滴滴都报给了圣人。圣人听说皇太孙转好,大喜之下,终于吃下了这十来天的第一顿饱饭。
景仁宫里,贤妃跪在佛像前。这十来天,她心力交瘁,人瘦了一大圈。三公主出花了,温度还不算太高。可五公主,却高热,疹子憋着发不出来,危在旦夕。
贤妃在佛祖跟前许愿:大慈大悲的佛祖,有什么惩罚,都应到信女身上吧。让五公主平安吧。
可佛祖好像没听到她的乞求,天亮前,孱弱的五公主,夭折了。
第370章 废太子74
辛嬷嬷到底是谁的人?
圣人捏着莫九的讯问笔录,越发地觉得辛嬷嬷不是惠妃的人。从惠妃的奶娘赵嬷嬷, 供出惠妃在几年前, 往东宫安插小内侍,以及想通过小内侍, 带歪太子的事儿,就是辛嬷嬷出的主意。连后来的豫风堂, 也都是辛嬷嬷出的主意——圣人就在心里问自己了。
她到底是谁的人?想做什么?
圣人慢慢地回想自己所知道的辛嬷嬷。
辛嬷嬷是太皇太后, 在惠妃初进宫的时候,赐给惠妃的管事嬷嬷。惠妃在做贵人的时候,她尚且不显。等惠妃生了二皇子,晋升惠嫔、主长春宫的时候,辛嬷嬷就成为了惠妃身边的、不可或缺的人物。惠妃接着生了长公主、晋妃位了,她也成为惠妃的左膀右臂。等六皇子降生了,惠妃晋升为淑妃了,宫里的所有人都知道,跟了惠妃十几年的辛嬷嬷, 是惠妃最得力的人了。
惠妃在禁足的时候,求了圣人,把跟着自己的老人,分派给了自己的仨孩子。圣人当时想着,跟惠妃年头久的老人,照顾仨孩子应当更放心一些, 也就答允了惠妃。
可十天前, 莫九带人去二皇子和六皇子的住所, 去抓赵嬷嬷和辛嬷嬷的时候,只抓到了赵嬷嬷。
辛嬷嬷在惠妃离世后,就出宫了。
按例,这时候并不是放人出宫的时候,莫九仔细查了辛嬷嬷的出宫手续,发现居然是惠妃刚被禁足就开始办理了。
——这意味着,二皇子这事儿,是早早就策划好的了?辛嬷嬷及其背后的人,只是在等着一个、能说动二皇子动手的时机?
现在的圣人,恨不能悔青了肠子。
他后悔在太皇太后离世后,自己对宫里的清洗,还是不够。居然还有人,在自己的眼皮子地下,教唆了自己的嫔妃,去祸害自己的嫡长子;而后,又教唆了自己的次子,害死了自己的俩女儿。
他后悔,当初对惠妃的处置,只是简单的降位——作为她插手安排东宫人事的惩罚。
他后悔,当初要是能对惠妃不留情面,交给莫九审审,是不是能挖出给她出主意的辛嬷嬷。
他更后悔,太子打死小内侍的事情,发生几起了,自己都没有往心里去。
他后悔自己没有把事情弄清楚,好好问问太子为什么要打死内侍。
他更后悔,怎么就那么武断地、认为是惠妃坏了心肠。而没有想想,是不是有什么人,给她出的主意?!
……
圣人命令莫九,就是天涯海角,也要把辛嬷嬷这个祸害,给找出来。不问清楚她背后的罪魁祸首,不把他们都挖出来,不把她千刀万剐了……对不起自己夭折的那两个女儿,对不起自己那四个正在遭罪的孙辈。
从圣人得知辛嬷嬷离宫的事情后,他天天晚上反复想,如果自己当初不同意,让惠妃的身边的老人,去照顾仨孩子,是不是二皇子,就不会被这该死的奴才利用?是不是五公主、六公主,就不会因出花夭折了?!
不得不圈禁了二皇子,圣人觉得自己的噬心之痛,是刚刚开始。二皇子害死了二个妹妹,按理不该再给他活路了,可那是自己的儿子,让自己怎么能下得去手——弑子吗?!
不,不能。
就这么圈着吧。
圣人想起二皇子出生的时候,自己也是非常高兴的。宫里终于又有了一个皇子。太皇太后甚至在二皇子满月的时候喝多了。直至今日,圣人尤记得皇祖母对自己说的话。
“终于多了一个曾孙了,终于不再日夜担心成贤了。”
圣人记得自己那时候还不太高兴呢。
有了老二,可最重要的,还是成贤啊。
可如今,圈禁了老二,是要圈禁他一辈子,他才多大啊!只要一想,就能感觉到锥心的痛苦,别样地痛彻心扉啊。
可不管圣人有多么地难受,这世界上就是没卖后悔药的地方。就算他是圣人,也没半点法子。就算他是圣人,还是夭折了俩女儿。
而在五公主、六公主夭折以后的几天,陆续传出了三公主、四公主的出花顺利的消息。算是在这不好的时候,有一个能安慰了圣人的好消息了。
而东宫的四个孩子,除了出花的开始,有点让人紧张,后来都偏轻松。身体偏弱的徒丌和宝珠,现在已经开始降温,身上的脓疱,也开始结痂了。而徒丕和皇太孙,俩人基本恢复了正常饮食,虽身上和脸上,还有一些脓疱点在,大多数的脓疱,已经结痂了。
52书库推荐浏览: 林一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