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运和北方织造给朝廷带来大量的金银珠宝,国库里堆得满满当当,如今的户部尚书,走起路来步步生风,很有底气。
朝廷有钱,以前不敢的事,现在就能甩开膀子干。
工部前几年不是琢磨纺织机么?有几个工匠想出以水力代替人力,最后真让他们做出来。
虽这法子不新鲜,在北方也没多大用处,但徒明瑾仍在朝堂上夸赞一番,还免了他们的匠籍。
工部众人大受鼓舞,尚书和侍郎们私下一合计,便决定以后要往这条路走,也别总想着在工部养老,谁还没点雄心壮志呢?
别说,工部下这番苦功夫,还真做出些利民的好东西。
顾沁媛得知这事,一时之间还有些懵,不过想着先秦时的墨家,便也不足为奇。
因着此事,顾沁媛从前世记忆中翻出点东西,水泥、橡胶的,具体的配方她不知,但石灰石、橡胶树,她还是记得。
借由须弥芥子的名头,顾沁媛和徒明瑾提了一句。
一番提点下,工部竟然真就制作出来。
平坦的马路,再有用橡胶做轮子的马车,如今赶路,便不用再受颠簸之苦。
顾沁媛估摸着要按这么下去,以后大齐保不准会比大陆的另一端早开启工业革命。
当然,现在说这个还早,如今才开始萌芽呢。
至于提高女子地位一事,也颇有成效。
宣平六年,京城就已有三家女子书院,而其他的省府,也都建有一所女学,现在有点家底的人家都会将女儿送去书院,毕竟大部分的姑娘都在女学读过书,若你家的没去,以后家里闺女的婚事不就要低一层。
女子读书明理,对于自己的地位也看得更清,再加上百姓中的许多女子现在都能赚钱养活自己,一点一滴的,女子的地位渐渐提高了些。
除此之外,顾沁媛还册立书院中成绩最佳的几名女子为女官,因着她们只是管理京城的善堂和慈幼院,所以并没有触及到那些“大人们”敏感的神经,甚至因为这一重身份,那几个小姑娘在京城里还颇受欢迎。
这水磨般的工夫,真要是机敏的人,还是会觉察出来,不过眼瞧着陛下暗中支持皇后,那些人精子自己便闭嘴了。
京畿之地大变样,江南也不遑多让,这一回徒明瑾便是想亲自到南方去看看。
三个孩子得知下江南有他们的份,兴奋得不行,没在乾清宫多待,很快回到自己的住处去拾掇箱笼。
永旭练武后到乾清宫没见着弟妹,还有点摸不着头脑。
出行的安排自有内务府操办,顾沁媛便只需操心太后和孩子们。
陛下南巡,京里自然要有人守着,永昊、徒明琅和四王爷留在京城。
出门玩是高兴的事,但想着年纪并不大的永昊要独自撑起朝堂,顾沁媛就止不住担忧。
永昊笑着安抚道:“总在父皇的羽翼下,儿子何时才能历练出来。”说着,揽住顾沁媛的肩膀,轻声道,“母后这些年都在京城,好不容易能出去瞧瞧别处的景,自然要高高兴兴的。”
顾沁媛闻言拢起眉头,良久后方叹了口气,“母后知道你的志气,只盼着你以后不要太过辛苦。”做皇帝,尤其做个好皇帝,并不是那么简单,丈夫这些年是如何呕心沥血,她都看在眼里。
永昊垂了垂眸,嗯了一声。
三月中旬,浩浩荡荡的队伍从京城出发,因着走水路,所以一到运河边,所有人都上船。
大江大河的,住在宫里的孩子哪个见过,就是顾沁媛这辈子也只见过护城河。
几个孩子在外头欢呼,船舱内,顾沁媛陪着太后喝茶。
“都说河心水泡茶别有番风味,可我瞧,两岸的百姓住在河边上,还不知这河里有什么?”太后哼了一声。
边上伺候的宫女捂着嘴笑,顾沁媛也哭笑不得,“母后放心,这水是早前备好的山泉水。”太后近几年颇有老小孩的样子,以前可不会说这话。
太后放下心来,嫌弃地撇嘴,“还不是这两天老七和老八在船板上钓鱼,老八还吵嚷着取什么河心水泡茶。”
徒明瑾和八王爷钓鱼,一条也没钓上来,倒是永旭随意放根钓竿,也没多理,竟钓出条大鱼来。
晚上徒明瑾吃着儿子孝敬的鱼,那脸色别扭的,顾沁媛想起就忍不住笑,忙端起茶盏掩饰笑意。
太后也想起这事来,顿时也笑出了声。
好一会儿,婆媳两才缓过来。
船队走得并不快,孩子们在船上待了几天就蔫了,若不是靠岸时还会停一波,恐怕都想打道回京去。
永旻苍白着一张脸,靠在太后怀里,眉心的红痣都好似失去颜色,那小可怜的模样,把太后心疼得跟什么似的。
“皇祖母的永旻,这回可是遭大罪。”太后怜爱地摸着永旻的小脸,又忙吩咐宫女,“快去拿蜜饯来,给永旻甜甜嘴,再端几碗糖蒸酥酪来,别让曦儿和永昂饿着。”又问永旭,“小二可有想吃的?”
永昊只摆摆手,说不用,太后还是让人端来豆腐皮做的包子,二孙子最爱吃这个,早就让厨房备着。
永旻砸吧砸吧嘴,“皇祖母,永旻想吃糖葫芦,可以让厨房多做些吗?姐姐和三哥也要吃的。”
52书库推荐浏览: 胡家颖儿 穿越重生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