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中晚期,关中地区发生战乱时,唐玄宗和唐僖宗都是选择四川成都作为避乱之地。唐明皇还改成都为“南京”,安史之乱平息后,四面八方前来朝贡的使臣都会聚在这里,成都俨然有京都气象。
如今,成都是两川督抚府的府设之地。
两川兵员充足,府库充盈。
书归正传。
魏德、杜英,温定邦、闻确奉诏,相继抵达成都。
随行而来的还有闻俊卿,她是出于自发,为父亲和夫君保驾护航而来。她还是以男子面目示人,在军中称“闻胜杰”,魏、杜二帅则仍叫她为“三弟”。
督抚府文武官员均列队迎候。继而有朝廷天使至,还有兵部尚书也一同自京来到。众军将排香案跪听天使宣读圣旨,兵部陆弘亮代天子钦授虎符,魏、杜二士谢过圣恩接下帅印。
于是二帅升帐,命温定邦为前部先锋,闻确、郭胡桓为副将,还有宗辰等二十人为偏将。点起两川精兵三十万,择了一个黄道吉日,离开成都,浩浩荡荡向云南进发。
临行之前,陆尚书向二帅面授机宜,并慰勉说:“南征蛮夷,本应由老夫披挂效命,不想皇上平时荒唐,但在关键节点并不糊涂。皇上对老夫言道,朝中军机离不开爱卿片刻,至于南征之事就让后生辈去干吧。所以希望二位高贤能为国勤劳,努力王事,凯旋归来。”
不一日,大军将要离开四川地域,再往前行,就是黔、滇蛮区了。
二帅令部队稍事歇息,原来有一个重大的决策要宣布:大军兵分两路,从东、北两个方向征讨云南。北路由杜帅统领,率兵五万,沿当年诸葛亮征南路线,从蜀南直趋乌撒,再进军云南腹地;东路由魏帅统领,率兵二十五万,从辰州、沅州进入贵州,先攻普定,克普安,再直奔云南曲靖。
北路军是偏师,用作佯攻,以牵制和迷惑敌方;东路军是主力,担任主攻,出其不意,实施奔袭。
第三二章、受阻赤水河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
按既定方略,北路军五万偏师,沿着当年诸葛亮南征路线,大张旗鼓地由蜀南进发,摆出过永宁,直捣乌撒的态势。
为了扩大声势,杜帅命北路军人马拉开一定的距离,蜿蜒前进。
但见:
旌旗猎猎,彩帜飘飘。
出征军卒,人人腰佩剑和刀;
将佐亲随,个个腕悬简与鞭。
晨鸡啼后,束装晓别孤村;
红日西斜,策马暮登高岭。
经野市,过溪桥,歇邮车,宿旅店。
好汉要打南山猛虎,壮士要伏北海枭龙。
由副帅杜英,副将郭胡桓带领的北路军五万人马,出永宁后,斩木为伐,强渡赤水河。然而,在很长的一段日子里,他们被叛军阻在了赤水河一带,不得而进。
双方展开了争渡与拒渡的激烈对抗,战局陷入僵持状态。
对此,北路军下层的官兵们不免发急。但杜英胸有成竹,闻胜杰也心中有数。他们等待着时机的变化。
在战斗的间隙,杜帅鼓励将士们说,我们打的是配合,能一举打过江去固然是好,但一时渡不过去也不打紧,因为我们的预期目标已经达到。现在敌方是真的把我五万偏师看作了主力,派出了重兵,利用赤水河天然屏障,把我们拦截于此。战斗越激烈,抵抗越顽强,越能说明叛军已被我方面军深度迷惑和牵制。这样,就越有利于东路大军的主攻与奔袭。
刚好朝廷命解粮官卢天霸把粮草运到,大家欢喜,底气更足了。
第三三章、石虎逞豪强
再说魏帅亲率东路军主力二十五万,风餐露宿,往前行进。开头两天,速度放慢,意在养精蓄锐;第三天才加快脚步,实施奔袭。
东路大军过了辰、沅两州,进入贵州境地,首战就一举攻取了普定城。为何?原来是普定城内兵力空虚,叛军的布防重点果然被调动到北路去了。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奇正结合的用兵之道,又一次奏效。
普定既得,普安势在必取。
普安寓“普天之下、芸芸众生、平安生息”之意,曾经是古夜郎国的中心。如今,此地却是颇不安宁。普安被叛军占领,城中尚有一万余蛮兵把守着。
第二天,魏帅命温定邦、闻确带领五万前锋先行,自己则与众军将督兵在后,来取普安。
前行途中,忽见前方有一片大树林。
先锋大将温定邦和副将闻确正想带队伍通过。
不想大林中闪出一彪人马,为首一将立马横刀拦住了去路。
温先锋策马上前,厉声喝问:“哪里人马吃了豹子胆,敢阻拦朝廷大军道路?”
只见对面那彪人马中有一青面头领,狮盔兽带,绛甲绿袍,身骑一匹青骓马,手提一柄大杆刀,朗声答道:“我们拦的正是朝廷人马,恨的也是朝廷官兵。想进我们的家园,先吃我一刀!”
温定邦急忙用长枪架住青面头领的大刀道:“本先锋不斩无名之辈,先通名,后厮杀!”
对方道:“本帅姓石名虎,统辖云番各路人马。我可不问你是先锋还是后卫,只要是汉兵汉将,照打不误!”
说完,他便拖刀回马后退。温先锋误以为他要使用拖刀计,就站住没有追赶。
52书库推荐浏览: 辽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