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国之志,无时或忘!”身后四大家将齐声应和道,声音激昂。
拜兴毕,焚帛奠酒,小厮敲响铜钟,礼毕。慕容复旋即屏退左右,独自避入内室。
他提笔作书,起草了几封书信,随即坐于案前,独自将计划筹备细细思索过一遍。
心意既定,方起身踱至镜前,抬手摘下头发上扣着的束发玉冠。这玉冠是家传之物,极为沉重,取下顿觉头脑为之一轻。
这时,外间门扇上忽起了轻轻两声剥啄。
“谁?”慕容复手上不停,继续往下脱那身金银线织就的沉重外袍,扬声道。
“公子爷,是我。”却是阿碧,端着一个托盘,闪身自外面进来,笑意盈盈地道:“我来服侍公子爷更衣。”
慕容复愕然。他与阿朱阿碧双姝虽是名分上的主仆,但两个小丫头自从进得慕容家门来,也是锦衣玉食、呼奴唤婢地伺候长大,只教她们学抚琴、读书这等雅事。慕容复的吃穿用度自有下人打点,不消二女亲力亲为。
阿碧笑吟吟地,也不说话,将托盘置于案上,一样样往外端东西:先端出一只盖碗,再端出一碟鲜菱、一碟细点。待将东西归置齐整,方一指案前椅子,微笑道:“公子爷请坐。”
慕容复心下一软。他想起少年时代,确有过这样的时候,阿碧阿朱开玩笑,只当玩耍,替他梳头更衣。后来被母亲撞见,大骂一顿,从此禁绝此事。
他褪下外袍,依言往椅内坐了。揭开盖碗,扑鼻一阵清香,是他常喝的茶叶,不温不烫,沏得恰到好处。
阿碧立在他身后,打散他发髻,以竹篦细细梳理,慢条斯理地道:“公子爷尝尝鲜菱。”
“大冬天的,哪里来的菱角?”慕容复拈起一颗,只瞧了一瞧,随即微笑道。
菱角米剥得干干净净,白生生的,入口即化,是久违的姑苏风物。他于西北边陲苦寒之地辗转一年,金戈铁马,枕戈待旦。如今重新置身这等温柔乡,一时竟有恍若隔世之感。
“公子爷勿要生气:冬天的菱角,交关难寻。我跟阿朱姐姐找遍了整个太湖,才找到一家卖冬菱角的。他说种来自家吃的,求了半日,拿金子才换来哉。”阿碧咭咭咯咯地告诉他道,手上不停,动作轻柔,将一圈发梳起至顶心,以慕容复平日戴的银冠束起。
“这等奢华,哪里使得。”慕容复叹道。“以后万万不可这样。”
“公子爷介一趟回来,总归是要走哉。”却听阿碧淡淡地道。“下不为例,这一回却使得。”
慕容复伸出去端茶的手一顿。他心意虽已决,却未及说与别人知道。阿碧这小妮子又怎生知晓他这一番心事?正思忖不定,却又闻阿碧轻轻地道:
“公子爷勿要再哄我哉。阿碧自小守着公子爷长大。公子爷眉毛一挑,我便知道公子爷心里想什么。”
她扶正束发银冠,朝着镜中端相了一端相,似略觉满意,遂回身向熏笼上取来搭着的一件便服外袍,双手抖开,服侍慕容复起身穿上,又将他内袍的金玉腰带取下,换成平日起居用的,又取来他平素惯常佩的一只玉佩,给他系于腰带上。
她伏低身子,将玉佩丝绦一一理顺,眼泪便一滴滴落了下来,滚落在慕容复袍子前襟之上。
慕容复见状,心下恻然,低叹一声道:“这又是何苦。”
阿碧却突然哭道:“公子爷,带阿碧阿朱走罢。我知道你是要回边关的。战场上刀剑无眼,我也不像邓大哥他们,帮勿上公子的忙。但若能伺候公子好生吃饭、好生休息,阿碧便死也情愿了。”
慕容复心下一恸,张口刚要应允,但随即想到边关战事凶险。他尚且不能自保,若添了阿碧阿朱两个牵挂在身边,他于战场拼杀时又要多一重挂虑。且不说战事凶险,就说阿碧阿朱两个弱质纤纤,生长于江南温柔乡的花一般的少女,胡天八月即飞雪,边陲苦寒,如何耐得?
思至此处,他惟有硬起心肠道:“你们两个留在这里。邓大嫂一个人忙不过来,我需要可靠人手帮忙打理家中事务。再则我不在家,语嫣也诸多寂寞。你们在这里,多少能陪她谈说消遣,也算是让我放心。”
阿碧知道公子爷说一不二的脾气:他若说不允,那便是不允了。她心生绝望,但天性温柔如她,此时亦不争不执,垂头不语,惟有下泪更急,呜呜咽咽哭出声来。
慕容复亦觉不忍,伸出手来,替她擦去眼泪,温然道:“不要哭了,傻丫头。又不是生离死别,只管哭做什么。你们只管在这里,好好等我回来。”
阿碧泪光点点,虽知是慕容复劝慰她之语,仍不住点头。她伸手握住慕容复为她擦泪的左手,正待说话,却忽然轻轻“咦”了一声,带泪奇道:“公子爷,你的戒指呢?”
慕容复惯常戴于指间的一枚汉白玉扳指,乃家传之物,是阿碧从小看熟的东西。这时却换成了一枚寻常的墨玉扳指,愈衬得他手白如玉。
“战阵冲杀,丢了。”慕容复淡淡地应了一句,随即反握住她手,正色道:
“武官戎边,皆有探亲之假。若战事不起,早则半年,晚则一年,我便回来看你们了。”
他这一诺,自己听在耳里也觉无稽:西夏国力强盛,近年来烽火频传,这句“战事不起”却是不知从何说起。但见阿碧破涕为笑,他也就略微心安,轻轻拍她手背,叹道:“好姑娘。听我话,不必担忧。天大的事情自有公子爷顶着。去罢。”
52书库推荐浏览: 洪堡鱿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