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红楼贾琮
回到京中,贾琮就对邢氏点头应了这门婚事。
贾琮与陆氏成亲后,平儿很聪明的自动退了一射之地,待陆氏对家里的家务事都上手之后,她就不再管事,而是专心照顾巧姐。
陆氏还算聪明,一边管理家务,一边孝顺奉承邢氏,一边也没忘了关照嫂子和侄女。
贾琮投桃报李,也把陆氏的幼弟接到府中来教养,亲自教导他读书。
陆氏也算是争气的,很快生下了长子贾萱和次子贾芳,名字都是贾赦起的。得知贾琮得了儿子,贾赦总算松了口气,连连说陆氏有福气,就算贾琏一时没法给他生孙子,他也不会断子绝孙了。
又过了几年,遇到天下大赦,贾琮家迎回了贾赦和贾琏父子。
在邢夫人和琏二嫂子平儿眼里,贾赦和贾琏现在是又黑又瘦,一看就吃苦受罪了。不过在每年都与父兄见面的贾琮来说,已经习以为常了,只要他们身体康健就没有问题。
贾赦和贾琏回家来,还各带了两房下人,这个家里也就住的极其拥挤了。
不过他们现在是平民之家,不好明晃晃的买了大宅子搬过去住,太显眼!
贾琮于是在交易器上分别买了离京中距离有一两天路程的四个小庄子,把这四房非常受贾赦和贾琏信任的下人,分别安排过去当庄头,看着庄子。
这下贾家也就不显得那么挤了。
这几年贾琮自己也置了几个田庄,外加京中的几个小宅子,都入了公账,交给了陆氏每年收着收益,并用这些收益维持日常的花销。陆氏善于持家,每年还能存下不少银子。
这些年贾琮陆陆续续给父兄送了银子,贾赦和贾琏手里都捏着三五千两银子。现在手里又有了两个田庄,就是初回京中,也并不怕手中无钱了。
当初贾琮无罪释放后,从贾赦的心腹和贾赦的私宅两头拿了不少古董财物,他都不打算自己留着,而是等着贾赦回来,要交给贾赦的。
虽则他也是儿子,但他知道在贾赦的观念中,嫡庶是分明的,这些财物若是能留给贾琏,贾赦还是愿意留给这个嫡长子的。
不过为了不暴露自己用交易器保存下来的钱财,也不能暴露他能通过交易器高价卖出那些古董。贾琮算了算这些年的花销,以及之前送给贾赦父子的钱财,再计算了古董折价的价格。加加减减的,最后拿了三万两银票给贾赦。
即便这样,贾赦也在心内感慨贾琮人品好。这要是换了别人,这些年哪能这么照料父兄,最后还拿出了这笔巨款。
贾赦也不含糊,当即叫来了贾琏给了他两万两,剩下一万两又还给了贾琮。说这就算是分家了。
贾赦经历起起落落,还有什么看不开呢。把这银子分了,两个儿子日后也不会为了鸡毛蒜皮的事闹矛盾。就是贾琏初回京中,也不会有了那种寄人篱下的感觉。甚至因为说的明白,贾琏也能更加感激信任贾琮这个庶出的兄弟。
贾赦父子归家,贾政也同样回来了,这才知道,二夫人王氏已经死在了流放地。贾政在贾环家里修养好了身体,不知是因为惦记贾宝玉这个嫡子,还是因为家族落败,羞于在京中待着,很快就让贾环打点送他南下金陵了。
贾珍贾蓉父子却是没有丝毫消息,也没有归京。
不知是因为送信不便,还是南下金陵的那一房并没有和这边继续来往的意思,从他们回金陵后,彼此再没有什么书信来往。
就是还在京城的贾兰,因为当初族长贾珍获罪,留在京中的各家都已经分宗自立门户,连祭祖也不用凑在一起,这些年竟也没再见过。
因为父兄获得了赦免,贾琮可以参加科举了。他去找了贾环,可是这些年贾环娶妻生子,打理家业,小日子过得甚是舒服,早把四书五经丢到脑后了。让他去考试,他现在恐怕连童生试都考不过。
贾琮只好自己去了,一路甚是顺畅的考过了乡试,会试,又参加了殿试,考取了二榜进士。而贾兰,也许也是在娘舅家苦读多年,也在这一届考取了二榜进士。
他们堂叔侄两个,竟然成了同年。不过冷淡多年,贾琮与贾兰也不过是互相点头打个招呼,没有更多表情了。
贾琮对贾兰也不是没有意见,觉得他太受母亲影响,简直可以改姓李了。
以前贾家就算给贾兰的待遇没有贾宝玉那么好,也没有亏待他们母子。他也是用贾家的钱财养大的,老太太去世也没忘了给他分一份银子。
结果贾兰就像忘了自己姓贾一样,似乎很是嫌恶贾家的族亲,连逢年过节都不愿来往。难道是嫌弃贾家的获罪?
就像他和贾环,以前也不是关系多好。但是出来安家以后,也能互相扶持着过日子,大家都是姓贾的,总比外人值得信任。
贾琮总觉得李纨母子心中有恨,又不知这恨是从何而来。论待遇,当初他和贾环这两个庶子的待遇还不如贾兰呢。
他们没有享多少福,犯法的事一点没做,贾家获罪的时候,也一样要受连累。他们也没有恨什么啊,因为他们姓贾,根就在这里。
殿试后,贾琮与贾兰也选了不同的路。
贾琮知道他没有人脉,也不太会做官,就去考了翰林院的庶吉士,想去翰林院多读几年书。
贾兰不知是怎么打算的,在母舅的帮助下打点到了一个县令之职,很快带着母亲上任去了。
52书库推荐浏览: 阿豆 红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