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万寿节这一天,皇子们与大臣们齐聚一堂,贺喜皇帝的寿辰。
朱溶献上了一株血红珊瑚精心雕刻而成的仙童献桃盆景,朱景没他那么壕,寿礼虽然也花了些银子,却显得中规中矩,瞬间就被比下去了。
要说最不出彩的便是朱瑜了,他只献了两本亲手抄写的佛经,皇上却意外的喜欢,对他大加夸赞,连声鼓励。
朱瑜把头一回受到父亲鼓励的欢喜模样做得很到位,他羞涩一笑,看着皇上的眼神里充满了渴盼与孺慕。
兴许是上了年纪的原因,皇上越发感性了,被这一幕深深地触动,料想这个儿子应该是很缺钱的,立刻当众宣布让朱瑜进户部历练。
朱瑜露出一个吃惊的表情,脸色微红,谦虚地说自己恐怕没有这份能力,万一误了国事就不好了。
皇上大手一挥:“你是朕的皇子,从小就聪明伶俐,朕对你有信心。一个好汉三个帮,你看谁有才能只管让他来帮你,要是使得不顺手再换就是了。”
这便是允许朱瑜在户部安插自己的人手,发展自己的势力,虽说不论皇子或大臣都干过或正在干着这样的事,但这么堂而皇之的被皇上当众讲出来,却还是头一遭。
朱瑜想了想,跪下磕头:“多谢父皇厚爱,儿臣一定尽心尽力。若有做得不好的地方,还请父皇多多教导我。”
“快起来,好孩子。”皇帝满脸感动。
朱瑜的外祖家当初显赫一时,如今早已远离朝堂,无权无势,无依无靠的朱瑜只能全身心地仰仗着自己,皇帝很享受这种感觉,认为他还是很有用的,不像有些人,一心只盼着他早些归天好腾位出来呢。
这么想着,皇帝看朱瑜更加顺眼了,眼神里充满了慈爱。
朱溶坐在下边冷眼旁观,捏着酒杯的手紧了紧,眼神黯了一瞬,很快又恢复清明……
在宋老太太那里吃了一盘珍稀的青菜,让宝钗念念不忘。
在吃食上,她喜欢荤素搭配着来,少了哪样都不行。冬天的青菜价贵又难买,她便琢磨着弄些水养碗豆苗出来。
“莺儿,你去厨房找李大娘要些东西,半斤碗豆,最好是今年秋天新出来的,不要去年的,一块蒸馒头用的干净纱布,竹篮子也要一个,要网格细密的。”
莺儿不知道她想做什么,当下便问了:“姑娘想吃碗豆了?还是想吃碗豆黄?”
“先别问这么多,你只管去拿来。”宝钗摆摆手,那几样东西厨房都有,就是盆不太好找。
西厢里的洗手洗脸盆都是铜制的,且数量固定,再者用这两个盆做吃的她心里也有些膈应。
厨房用的是木盆,数量也不多,除非坏了才会找管家补充新的。宝钗有些犯愁,在屋里左看右看,寻思用什么东西来代替一下。
莺儿见她发愁,便问还要找什么。
“我想找个东西泡碗豆。”
半斤碗豆,用碗是不行的,莺儿眼珠一转:“我记得箱子里有一个白底青花瓷盆,是老爷原先送进来给姑娘养鱼玩的,你不喜欢,所以就闲置了,我这就去把它找出来。”
找出来后,莺儿按照宝钗的吩咐,装了一半的水,再把挑选过的碗豆种子泡进去。
泡发一夜过后,第二天把竹篮放进青瓷盆里,盆底添一层水,再把纱布折成两层,把竹篮子盖得严严实实,然后放在暖屋的背光处静置等候。
宝钗兴致勃勃,每天两三次的往种子上面浇水,像伺候宝贝似的。
莺儿好奇,缠着问了好几遍,宝钗故意卖关子,只说再过几天就知道了。
贾雨村夜夜歇在西厢,对这里的布置了若指掌,一开始他还没注意到这盆东西,还是一天夜里洗过澡,无意间从那里走过时才发现的。
宝钗后洗完,一出来就看到贾雨村正蹲在地上,盆上面覆盖的两层纱布被揭开了,他看得眉头都紧皱在一起。
“哎,快盖上,现在还不能见光呢!”宝钗急忙走过去阻止。
“这是你弄的?”贾雨村听见声音忙回过头,眉头舒展开含笑问,“这是碗豆?你弄它做什么?”
宝钗弄着玩的?可是这有什么好玩的,还不如养养花呢。总不会是想吃吧?他被自己的猜想吓了一跳,顿时严肃起来:“发了芽的种子最好别吃,有毒。”
宝钗抿嘴笑笑,也跟着伸头瞧了一眼,篮子里的碗豆已经长出了一点点嫩芽,她细心地把纱布重新盖好,敷衍道:“你先别问这么多,再过两天你就知道了。”
莺儿在一旁嘟了嘟嘴,这不是用来应付她的那一套么?
只要不是吃进肚子里,贾雨村也就由着她折腾,到底还是有些不放心,又提醒莺儿:“仔细看着,这东西万万不能入嘴的。”
又过了两天,豆苗越长越大,颜色也从嫩黄变得脆绿,宝钗揭开纱布,把盆移到窗台上,让它们充分吸收光线。
远远望去,绿油油的一盆青苗生机勃勃,长势喜人,贾雨村看了大吃一惊,围着盆转了半天,说:“这长得也太快了,不如搬到我的书房里去,还能凑个景。虽然比不上水仙,勉强也算是个稀罕货。”
“想得美。”宝钗满脸自得,自己种菜吃的成就感油然而生,“这又不是盆景,它是用来吃的,不是用来看的。我估摸着,再过一两天就可以收割了。”
52书库推荐浏览: 李禾苗 红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