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要入秋了,天气有些躁,正适合喝这个汤,润润的,让厨房明日好好做。”言罢,笑着将单子递回去。
双寿有些发愣。
李大娘说过的,明日的汤水是冬瓜排骨汤,他虽然读书少,也晓得这道汤是清热消暑的,怎么能说润呢?
贾雨村好笑地问他:“你这是什么表情?难道我就不能喝碗银耳汤了?”
“原来老爷是说这个。”双寿这才恍然大悟,“最下边这个是薛太太托李大娘让我帮忙捎带的,她们自己出钱,与我们不相干。买的东西太多,我怕自己会忘记,所以才用小字添在下边。”
贾雨村心里疑惑,微微皱眉:“她们既然住在我家里,一应所需自然由我来负责,你怎么收她的银子?快还回去。”
双寿摸摸脑袋,尴尬地笑笑:“这已经不是第一回 了,之前托我买过一盒蜜饯,听李大娘说,前几日薛家小娘子没什么胃口,她们便是拿钱请李大娘做了蛋羹……”
贾雨村面露不喜,眉头越皱越紧,双寿心里害怕,声音越来越低。
“胡闹!”贾雨村冷着脸,训斥道,“她们是客人,一点小东西怎么好意思收银子?赶紧还回去。往后她们若再要些什么,只管写进单子里,一并来我这里领银子就是了。”
“是,是,小人再不敢了。”双寿差点都要跪下去了。
“行了,你自己去匣子里取银子,人家既然问你要银耳,趁着天还没黑,你现在就跑一趟。”
双寿不敢分辩,也不敢抱怨辛苦,自己拿了银子就出门去了。
……
薛氏和香菱紧赶慢赶,总算在晚饭前做好了一套衣裙。
薛宝钗身上仍然穿着原先的那一身,三五日不曾换洗过,薛氏一做好也顾不得下水先洗一次,急忙忙地就喊宝钗来换上。
紫酱色交领窄袖上衣,镶边长裙,薛宝钗穿在身上觉得美滋滋的。
薛氏摇摇头,这料子也太次了,颜色过于暗沉不说,染色也不够均匀。不过,比起另外那匹深栗色的,还是要稍好一些。
薛氏又嫌女儿头上只有一根光秃秃的细木簪,委实太难看了些,便把自己头上一根金包银的梅花簪子取下来,细心插到女儿发间。
宝钗对着小铜镜照了照,心里更加满意,径自点点头,然后朝薛氏嫣然一笑:“娘,可以了,走吧。”
贾雨村正和范氏陪着宋老太太,屋里刚用过晚饭,几人坐着喝茶,两个小妾立在一旁伺候着。
春花进来报说:“薛家太太领着宝钗,过来请安了。”
因为薛宝钗是贾雨村买回来的,春花便一直以名称呼之,如今大家都是下人,谁又比谁高一等呢?范氏听见过几回,也不去纠正她。
宋老太太先看了一眼儿子,然后乐呵呵道:“快请进来。”
片刻后,薛氏领着薛宝钗进来。
薛氏先朝宋老太太行过礼,然后才推了推身旁的宝钗,笑吟吟的对上首的宋老太太说:“老太太,多谢您府上肯收留我们,大恩大德,无以为报,就让她给您磕个头吧。”
尽管宝钗心里不太舒服,还是抬起头朝宋老太太礼貌地笑了笑。
她长相出众,就算是素着一张脸也难掩美貌,再加上身段玲珑有致,胸前鼓鼓的,和时下许多一味追求清瘦的姑娘不同,宋老太太原本带着些挑剔的目光慢慢就变了,露出两分欣赏。
“我还是头一回见到这么标致的人呢,这样就很好,健健康康的,那些一阵风就能吹倒的也太弱了些,看着就没什么大福气。”
宋老太太本是无心之语,不想却引起了范娇杏的不满。
因为,范娇杏非常非常瘦。
她微微低下头,掩去了眼中的怒气。
薛氏背后没有长眼睛,自然看不到范娇杏的表情,她一面笑着谢老太太夸赞,一面又轻推宝钗,示意她快跪下磕头。
薛宝钗稳住身子,不动声色地左右瞧了瞧,怎么没人拿垫子上来呢?
宋老太太:“不用跪了,她才刚刚好呢,免了吧。”
“要的,要的。”薛氏忙不迭地说,“您是长辈,她是晚辈,给您磕个头也是应当的。”说完,她手上略微用力,朝宝钗的后背推了一把。
薛宝钗一时不防,竟就这么直挺挺地跪了下来。
地面上铺着青砖,严丝合缝,既结实又坚硬,宝钗只觉得膝盖一痛,狠狠吸了一口气,心想既然跪都跪了,不如干脆给人留个好印象。
于是,她把上首坐着的宋老太太想象成庙里的菩萨,恭恭敬敬地连磕三个头。
宋老太太见状,声音里都透着欢喜:“快起来,地上凉。”话刚落,丫头玉欢就过来扶起宝钗。
给宋老太太磕完头,就轮到贾雨村和范娇杏了,薛氏拉着宝钗,走到坐在下首东面椅子上的两人面前。
突然,范娇杏抢着说:“不必磕头了,只行个礼就好。”
年长如薛氏,面对这句话也有些反应不过来。
论理,宝钗如今是这府上的丫头,给主人磕个头也不算什么,只是薛氏舍不得女儿受这样的委屈。不磕吧,范夫人的这句话又弄得人不上不下的。
薛宝钗心里打起了鼓,难道她的膝盖还要再受一次罪?
不是说好了只给老太太磕头么?这是要加戏啊!
贾雨村淡淡地看了眼范娇杏,转头温声对薛氏说:“都是亲戚,又何必拘礼。”
52书库推荐浏览: 李禾苗 红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