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知道,多种风格的音乐虽然能证明创作者的才华横溢,可往往也会让专辑显得混乱。但行星乐队聪明的地方就在于设置一个主题,让所有的音乐不是胡乱地堆砌在一起,而是去统一地为主题进行服务,才达成了浑然一体的和谐局面。]
[并且,这十二首歌就像是一张网,网罗了英国当代城市中遭遇的种种问题,以普通人的视角贴近生活,歌曲中充满了连续不间断的饱满情感,时而温馨、时而愤怒、时而饱受折磨、时而又冷漠嘲讽,当人们低落到谷底时,又会峰回路转迎来新生,给人鼓舞,让人永不放弃希望。]
[这是一张绝对值得一听的专辑。]
[精彩绝伦,一首都不想错过。]
连那个总是黑兰斯的戴利先生都难得地给出了一份表扬:[十二首歌组成一场堪比史诗般的表演,虽然其中有刻意的小心机,但瑕不掩瑜,堪称英伦音乐的代表之作。总体来说,兰斯温菲尔德还是有能力写出和创作出色歌曲的,前提是他能少一点儿功利。]
哪怕话语中有了‘堪比史诗’和‘英伦音乐代表之作’这样的夸奖词汇。
可兰斯还是盯着‘功利’那个单词看了半天。
詹姆斯随口安慰了他一句:“快他妈的别理了,我们还一堆事要做呢。”
这话说得没错。
当专辑开始正式发行后……什么宣传、演出、现场签售,一样接着一样地出现,没人再有功夫去伤春悲秋,或者计较什么了。
这个时期,尽管兰斯野心勃勃,每天都梦想着成为世界第一。
但他本质依然是个很实际的人,还没自信到狂妄的地步,心里虽觉得专辑会成功,可具体能成功到什么程度,也没特别深想过。
所以,行星乐队在推出这张专辑后的受欢迎程度,已经完全超出了他的预料。
比如,在专辑发行的当天晚上,他们进行了第二场演出。
这次不是小场馆了,而是换成大场馆,售出的票也不局限于几百张了。
但歌迷们不知道这个情况。
所以,在演出前,很多上次没买到票的歌迷吸取了教训,在这个没有网络购票的年代,他们居然拿着帐篷跑去售票亭钱扎营,等着放票。
这一幕很快就出现在了报纸上。
人们对突如其来的‘行星热潮’十分惊奇。
那一天的演出还算顺利。
如今,新来的贝斯手桑德森也终于与他们基本磨合完毕。
当晚,四人得以在舞台上配合默契、融为一体,演出称得上是激情燃烧。
所以,观众们的情绪异常高涨。
为了确保安全,舞台还围了一圈的保镖,在演出散场时,还抽调了很多警察来帮忙疏散人群。
并且,在这次演出结束后,斯图尔特还给他们打了电话。
他在电话的那一头特别开心地说:“吉米,吉米!你们太棒了,我也去听了!”
“呃……谢谢。”詹姆斯一向不擅长应对这种傻白甜的类型,除了说谢谢根本不知道该说什么。
因为按照正常逻辑来讲,两支乐队虽然交好,可某方面来说,也是竞争对手啊!
但斯图尔特根本不在意这些,在那边自顾自地兴奋说了起来,大概就是祝贺他们成功,并表示非常喜欢[星光]这张以英伦为主题的专辑,说这张专辑棒极了,还说等专辑正式发行后,一定也要买一百张支持……
他说了一堆,到最后都有点儿激动地语无伦次了。
直到詹姆斯挂电话的时候,还觉得耳边环绕着斯图尔特开心的声音,不禁感叹说:“买一百张支持,斯图真是我的好朋友。”
重点其实是在一百张吧?
兰斯非常无语地问了一句:“你们到底怎么成为好朋友的?”
詹姆斯回忆了半天,才想起来:“哦,一起探讨女装技巧。”
兰斯立刻闭嘴,还收回了所有吃醋的小心思。
但乐评人、媒体、歌迷、同行的反应……
这仅仅是一个开始。
在音像店签售的那天,场面更加混乱。
当时,有大批、大批的歌迷全都闻风而来,可由于活动举办者低估了歌迷们的数量和狂热,预先准备的人手就有些不足。
在签售开始前,行星乐队站在音像店中,就有些表情愕然地隔着玻璃门与歌迷们对视,似乎也没想到会来这么多人。
那些歌迷们疯狂地拥挤在门前,前排的姑娘把脸贴在玻璃上,用力地拍着玻璃,歇斯底里地喊着詹姆斯和兰斯的名字,尖叫和欢呼声几乎震耳欲聋。
兰斯的脸立刻有点儿白:“这特么什么见鬼的签售,我们马上走,不签了。”
“没那么严重吧?”詹姆斯望了望外头,也有点儿懵逼。
但他还是一如既往地乐观:“等会儿一定会有人来维持秩序、让他们排好队的。到时候,我们按原计划就好……”
兰斯完全不信什么狗屎的原计划。
如果知道原计划有这么多的人,打死他也不来做什么该死的签售。
但来都来了。
而且,这种活动的举办也是要投入一定先期资金的。
52书库推荐浏览: 向家小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