粟裕战争回忆录_粟裕【完结】(57)

阅读记录

  在此形势下,我军的决策是大家最关心的事。当时我认为,中央早巳明确指示我们,一切要作长期打算,当前的战争是一场持久的战争。中央要求我们不轻易放弃要地。中央更要求我们保持有生力量,以掌握战争的主动权。现在放人以六个旅的优势兵力集中在狭小正面向我海安进攻,如我困守海安,在海安与敌人决战,正中敌人的毒计。因为敌入有qiáng大的第二梯队,我军与之决战,势将付出很大的代价,战胜了,敌人仍可继续调集兵力,保持其进攻的态势;战斗如不顺利,势必仍要撤出来,那就被动了。如我先以小部队实施运动防御,杀伤和消耗敌人,并赢得时间,保证主力部队休整,然后撤出海安,给予敌人以我军被迫放弃战略要地的错觉,使敌人重新骄傲起来,就将造成有利于我歼敌的战机。

  但是,当时还处在战争初期,中央军委、毛泽东同志关于以歼灭敌人有生力景为主要目标,不以保守或夺取城市和地方为主要目标的战略方针,还没有为大多数gān部所掌握。有的同志认为敌人没有什么了不起,我军已经打了两个胜仗,为什么不敢在海安同敌人决战?打了两个胜仗还要放弃诲安,前两仗岂不是白打了!我远离华中分局和华中军区,不敢单独决定,就日夜兼程从海安赶赴淮安,从海安到淮安约一百五十余公里的路程,须经东台穿过水网地区,我开始骑摩托车,以后乘了一段huáng包车(人力车),接着又骑自行车,乘船,当时能够搞到的jiāo通工具全部用上了,一天一夜赶到准安。华中分局召开了常委会议,郑重地讨论了这个问题,决定在海安实施运动防御,尔后主动撤离,创造新的战机;对于同志们的疑虑,除进行必要的思想工作外,主要靠打胜仗的实践来解决。华中分局把这一决定上报中央、华东局、新四军军部,得到了同意。

  七月三十日,中央军委又来电指示,“在我军主力未获充分补充休息恢复疲劳以前,及敌未进至有利于我之地形条件以前,宁可丧失一些地方,不可举行勉qiáng的无把握的作战。”“总之以打胜仗为原则。敌以十万大军向我进攻,我损失若gān地方是不可免的,你们应有应付恶劣环境之jīng神准备与组织准备。”这个指示进一步提高了我们对中央战略方针和作战思想的理解。

  其实,中央的这一jīng神早在七月二十日毛泽东同志为中央起糙的《以自卫战争粉碎蒋介石的进攻》电文中,就有过明确的指示,其中指出:“战胜蒋介石的作战方法,一般地是运动战。因此,若gān地方、若gān城市的暂时放弃,不但是不可避免的,而且是必要的。暂时放弃若gān地方若gān城市,是为了取得最后胜利,否则就不能取得最后胜利。此点,应使全党和全解放区人民都能明白,都有jīng神准备。”但是对于中央的指示,只有同当面的实际相结合,体会才更深刻。

  这时,我们的部署是:第一师、第六师集中在海安东北地区休整补充,待机歼敌;第七纵队在海安外围打运动防御战。

  海安运动防御战从七月三十日打倒八月三日。第七纵队从苏中地方武装上升主力不久,补充了大量的解放战士,所属四个团只有一个团打过大仗。但是四天多的战斗,他们只用了三千多兵力英勇抗击了五万多敌人的轮番猛攻。敌人兵力集中,pào火浓密,但第七纵队作风顽qiáng,指挥灵活,奋战四天多,伤亡仅二百余入,杀伤敌军三千余人,创造了敌我伤亡十五比一的新纪录。仅七月三十一日夜对敌人的巧妙袭扰,就使敌军消耗了pào弹万余发。八月三日,海安运动防御战胜利完成任务,第七纵队主动撤出海安。

  奇袭李堡

  我军撤出海安后,敌军第六十五师、第一○五旅、新七旅争先拥进海安。由于敌军进入我解放区后已处于瞎子、聋子的状况,加上敌军官纷纷报捷,极度夸张地chuī嘘“战果”,其第一绥区竞未发觉我主力第一师、第六师已经转移,得出我军的伤亡数字竞达“二三万人”,因而宣告“苏北共军大势已去。”

  敌人侵占了海安。认为他们第一步作战目标已经达到,因而调整部署,把原来驻在如皋城的陆空联络组撤回常州,守备部队准备分散“清剿”其后方。据此,我们估计敌人必将分兵东进,占领李堡、角斜,完成其东西封锁线,然后再北攻东台。骄兵轻进,必然有隙可乘。我们把主力集结在海安东北,无论敌人向北、向东,我军都可随机出击。我们发动民兵群众严密封锁消息;同时,加qiáng侦察qíng报工作,掌握敌人动向。

  这时,我在苏中地区作战的有利条件充分发挥了作用。人员、物资很快得到补给,伤员很快得到治疗,加上大批解放战土和缴获的补充,每个连队都比战前充实,武器也加qiáng了。特别是民兵群众封锁消息、查缉敌探之严,更是难得。华中野战军机关及第一师、第六师三万人集结休整两星期之久,驻地距海安近者仅一二十华里,在那里出cao上课,开会唱歌,本地出身的侦察员庄庄有熟人,天天上公路,敌人却毫无所知。

  八月六日,敌第六十五师及第一○五旅果然由海安东进,连占西场、丁家所,将继续东犯。我立即于七日晨电报华中分局、军部和中央军委:歼敌良机即将成熟。次日即获军委复示,“歼敌良机已至,甚好甚慰。”“预备队成钳制部队如有可调者,张(鼎承)邓(子恢)谭(震林)尽可能满足粟之要求,集中最大兵力于主要方向。”华中军区根据这一指示,在报告新四军军部后,决定将淮南策五旅和华中军区特务团调来。这些指示和决定,增qiáng了我们歼敌的信心和决心。

  敌人果然进一步bào露了“骄兵”的弱点,七日占李堡,八日占角斜。我们又密悉李默庵决定调其整编第六十五师于九日经海安去泰州、huáng桥接替第二十五师和第九十九旅的防务,十日又令新七旅从海安东开接替第一○五旅在李堡一线的防务。敌军频繁的调动,给了我军以趁其运动或立足未稳加以歼灭的大好时机。

  我们当机立断,决心集中兵力,首先寻歼李堡之敌于运动中。我们作了如下的部署:以第一师攻歼李堡、角斜之敌第一○五旅主力;以第六师之第十六旅攻歼丁家所守敌第一○五旅一部,以第七纵队及第十八旅分别位于贲家巷东南和西场南北地区,合力求歼可能由海安东援之敌新七旅,并阻击可能由如皋东援之敌。此时,原在淮南的第五旅(三个团)和华中军区特务团前来参战,我们将他们部署在贲家巷以北作为预备队。

  战斗于八月十日二十时发起。我第一师乘敌人混乱之际,猛扑李堡,奋勇攻击。此时的李堡,正有敌人的两个旅部各率一个团在jiāo接防务,兵力虽多,但队伍混杂,工事也未筑好,我军一击,建制大乱。至十一日晨,我军完全攻占李堡,中午又克蒋庄、杨庄,全歼守敌。由于我攻势突然迅猛,敌人正在jiāo接的两支部队部很混乱,jiāo防之敌的电台、电话刚才拆除,接防之敌的电台、电话尚未架好,双方都无法向海安告急。十一日晨,敌新七旅旅长仍按原计划带领一个团由海安踽踽东行,我军部署在海安以东打援的第六师与第七纵队,立即利用高梁、玉米地作好伏击布置,第七纵队一部断敌退路,会同第六师一部出击,在运动中将该敌全部歼灭,其中一个营缴械投降。

  李堡之战,前后二十个小时,歼敌一个半旅共九千余人,又赢得了一个胜利。

  进一步明确了作战方针

  随着战局的发展,中央军委、新四军军部对于外线出击方针和内线歼敌方针的得失利弊,以及与之相联系的华中野战军主力使用的方向,不断进行着研究。

  为执行南下作战计划,六月二十七日,陈毅同志决定亲率山东野战军主力第二纵队、第七和第八师等部,于七月十日以前南下,并指挥华中野战军第九纵队,共约五万余人,担任徐蚌段之作战。七月十四日,陈毅同志鉴于敌人即将大举进攻苏皖,就山野主力南下作战的时机向中央军委提议:敌人的这次进攻,“是分区蚕食的狡计,苏皖现有力量难于胜任应付,必须友邻区暂时出动配合才足以挽救。”因此主张立即执行中央军委六月二十二日提出的作战计划,“截断津浦南段陇海徐西段,造成山东、太行主力在淮北之会合,准备渡淮作战。”以全面大打的办法来制服蒋军分区蚕食的狡计。当时宣泰战斗已经打响,中央军委、毛泽东同东复电陈毅同志:最近几天看一看泰兴战斗结果如何。七月十五日,宣泰战斗刚结束,我们接到中央军委来电,指示:“结束战斗后,立即整理部队,准备再战;即使打了大胜仗,也要如此,因敌会继续进攻。我军在南线须准备打四五个大仗,方能解决问题。”这两个指示,表明了中央军委、毛泽东同志密切观察战局,研究战略方针的严肃态度和近期内还须内线歼敌的意向。

52书库推荐浏览: 粟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