粟裕战争回忆录_粟裕【完结】(99)

阅读记录

  五、有人请粟裕谈谈华野第二阶段的作战任务,粟裕说:

  中央军委随着战场形势的不断变化对淮海战役第二阶段作战任务曾作过多次设想和调整。

  我们于11月8日依据全国及当面形势建议淮海战役下一阶段不攻两淮(海州之敌已撤退),而以主力协同中野攻击徐蚌段,孤立徐州:下一步或歼huáng维,或歼孙元良。

  11月11日中央军委设想战役第二阶段歼灭邱、李,夺取徐州。鉴于qíng况多变,中央军委又于11月15日指出:下一步作战方针,需待huáng百韬兵团被歼后,依据邱清泉、李弥、huáng维三部的qíng况最后决定,惟目前华野仍应争取在歼灭huáng百韬后再打邱、李。我们根据军委的指示,部署在邱清泉、李弥兵团积极东援的qíng况下,首先分割包围歼其一部,然后再看形势。但是邱、李兵团惧我围歼,虽我军主动撤出部分阵地,东援仍不积极。这一qíng况我们在11月15日到18日的电报中作了反映。在碾庄即将被我攻克时,邱、李进一步调整部署,重点收缩至大许家以西加筑工事,原设想的邱、李积极东援的qíng况并未出现。

  11月19日刘伯承、陈毅、邓小平同志于研究敌我双方qíng况后认为,华东野战军打huáng百兵团已想当疲劳,完成歼灭huáng百韬任务后,如不休整,接着又歼邱、李兵团,不易达成预期目的;同时中野以现有兵力阻击huáng维及李延年、刘汝明兵团,困难较大。建议第二阶段华野以主力一部箝制徐州之敌,争取休整,以主力另一部协同中野歼击huáng维兵团并担负阻击李延年、刘汝明兵团任务。

  我们在收到刘陈邓首长的电报后,立即于11月20日发电报告刘陈邓及军委:完全同意刘陈邓指示。华野可抽出四至五个纵队,必要时还可增加三个纵队,协同中野歼击huáng维、李延年,建议首先求得彻底歼灭huáng维兵团。同时建议对华野部署进行调整,以原负责歼灭邱李的华野北线部队,大弧形包围徐州,继续监视箝制徐州之敌,阻其南援。如果徐州、蚌埠、蒙城的敌人,以宿县为中点对进,打通南北联系,我们负责阻击,以全力保证歼灭huáng维的胜利。并且决定当晚派两个纵队南下。

  这时我们收到中央军委11月19日19时的电示:刘陈邓主力歼击huáng维,以一个纵队对付刘汝明,无力顾及李延年。在此种qíng况下,华野必须将邱李之作战,在目前短时期内只限制于四五个师的范围,以便抽出必要兵力对付李延年。21日5时军委再次电示:“华野今后一个时期内的主要任务是歼灭李延年。”23日辰时刘陈邓首长也发来电报指出:“战役第一步由中野全力对huáng维,华野全力歼灭李延年、刘汝明(宿县城由华野控制),尔后再视战况发展,实行调整。”按照这时的设想,战役第二阶段,除阻击徐州杜聿明集团外,围歼的对象同时有两个,一是huáng维兵团,一是李延年和刘汝明兵团。

  qíng况仍在变化。11月23日刘陈邓首长来电指出,歼击huáng维之时机甚好,李延年、刘汝明仍迟迟不进,要我们以两三个纵队对李、刘防御,至少以四个纵队参加歼击huáng维的作战。11月24日15时中央军委电示:“完全同意先打huáng维。”这样,第二阶段歼击对象为huáng维最后定下来了。华野第二阶段的作战任务也就变换为箝制、阻击徐州杜聿明集团及南线之李延年、刘汝明兵团;同时以必要兵力直接参加打huáng维。后来杜聿明突围,箝制、阻击杜聿明的任务发展为追击、合围。

  在第二阶段中,徐州敌人的动向一直是我最关注的问题。当时我特别关心围歼huáng维兵团的时间。依据我们打huáng百韬的体会,估计huáng维被合围后,我军难于以野战手段迅速达成全歼,势将转入以近迫作业为主的阵地攻坚战。因此对围歼huáng维兵团的时间要作足够的估计。我把这一点作为部署华野箝制、阻击作战的出发点。我分析杜集团下一步的动向有两个可能,一是固守徐州;一是突围。敌人突围对我并非不利,因为如敌人固守徐州,以坚固设防的大城市为依托,将加大我军歼击该敌时的难度。问题是如果敌人突围,我们必须把敌人围死在一定的地域,以求全歼。我们决定不把敌人堵死在徐州,而准对付敌人突围。

  对于杜聿明突围的方向,分析有三个可能,一是沿陇海路向东,经连云港海运南逃,但要迅速解决装载三个兵团的船只、码头是困难的。二是直奔东南走两淮,经苏中转向京沪,但这一路河川纵横,要经过水网地区,不便于大兵团、重装备行动。三是沿津浦路西侧绕过山区南下,这一带地形开阔,道路平坦,距huáng维兵团又近,可以同李延年、刘汝明两兵团呼应,南北对进,既解huáng维之围,又可集中兵力防守淮河。敌人极大可能走这一路。一旦杜聿明与huáng维会合,战场形势将发生不利于我的大变化,所以这也是对我们威胁最大的一着。正在这时,我们收到军委发来的军qíng通报,得息杜聿明将从两淮方向撤退。这使我左右为难。我虽认为敌人不会由此方向逃窜,但又有qíng报。万一敌人由此方向逃窜,而我军部署失当,个人贻误军机且不说,势将影响同敌人进行战略决战。相信这个qíng报吧,如果杜聿明不从这边走,而是向西南,与huáng维会合,后果更难设想。我再三分析,认为敌人走两淮的可能xing不大。我们将北线七个纵队部署于徐州以南津浦路的东西两侧,注意力的重心放在西南,如杜聿明三个兵团向两淮突围,要经过水网地区,速度不会快,我们也可以赶得上。

  但是,我在指挥上的难处还不仅在于此,还有南线一头。南线的敌人有李延年、刘汝明两个兵团。huáng维兵团被合围后,有个估计三天可以全歼。中央军委于11月27日电示我们,当huáng维兵团快要歼灭,但尚未能歼灭之际,对李延年正面阻击兵力后退一步,引其前进,以主力从侧后打去,求得歼其一部。这使我极度紧张。我担心我们打上了李延年,而围歼huáng维兵团的作战未能迅速结束,杜聿明又跑出来了,不仅不能再增调兵力打huáng维,而且只靠北线七个纵队,也难于完成追击合围杜聿明的任务,杜聿明集团可能跑掉(当然完全跑掉也不可能)。如果杜、huáng会合,战场形势将起重大变化。当时我日夜守候,注视着qíng况的变化,设想着临机处置的方案。

  军委28日还发来电报。要我们在歼灭固镇、曹老集之敌以后,考虑以2、6、7、11、13等五个纵队乘胜渡淮南进,切断蚌浦线,合围并相机夺取蚌埠,但29日军委取消了这个决定。

  李延年这个人动作不积极,我们一动,他就向后缩,我们没有打上。幸好没有打上,当杜聿明突围时我们才得以从南线又抽出三个纵队,和北线的七个纵队,以及刚南下的渤海纵队,共十一个纵队,一起参加兜围。

  杜聿明于12月1日率30万人全部撤离徐州。我们以多路多层尾追、平行追击、迂回截击、超越拦截相结合,尽全力追击。实际上我们对杜聿明是网开三面,你向西去也好,向北去也好,向东去也好,就是不让你向南。其他方向都是唱空城计。说明我们的力量也差不多用尽了。12月4日拂晓,我们将杜聿明集团全部合围于陈官庄地区,并于12月6日全歼了向西南方向突围的孙元良兵团,仅孙元良化装逃脱。杜聿明被我们“夹”住了,这时我才松了一口气。

  我们密切注视着形势。这时有消息称:敌宋希濂兵团已到浦口,向蚌埠前进。蒋纬国也到蚌埠指挥北犯;杜聿明曾建议从西安、台湾及甘肃抽调几个军空运蚌埠,组成一个兵团,与李延年、刘汝明、宋希濂合股北援。我们分析:歼灭杜聿明的作战估计还需半月至二十天,中野及华野已分成三个战场作战,兵力均感不足,尤其南线阻击李、刘兵力不足;不论杜聿明的建议是否能实现,即使宋希濂兵团赶到,我南线阻击部队必更吃紧,万一出乱子,势必影响对huáng维的作战。为此,我们立即于12月10日晨发电刘陈邓并报军委、华东局,报告了上述qíng况和分析,建议再由华野抽出一部兵力,以求先解决huáng维。对杜、邱、李暂采取大部守势,局部攻势。尔后中野负责阻击李、刘、宋,我们再集中力量解决杜、邱、李集团。当即得到总前委电话复示同意,又经中央军委同意,决定集中足够兵力,首先歼灭huáng维兵团。后来刘帅把这形容为“吃一个,夹一个,看一个”。

  12月15日huáng维被全歼。华野也已全歼了孙元良兵团,并将李弥兵团歼灭近半,将邱清泉兵团歼灭了三分之一。

  华野第二阶段作战任务的变换,并不意味着任务的减轻。我在解放战争的战役指挥中有三个最紧张的战役:宿北、豫东和淮海。而淮海战役中最紧张的是第二阶段。我曾经连续七昼夜没有睡觉,后来发作了美尼尔氏综合症,带病指挥。战役结束后,这个病大发作起来了,连七届二中全会也没有能参加。

  我在第二阶段特别紧张主要有以下原因:

  首先,第二阶段是承前启后的阶段,全战役的关键。我必须把注意力的重心放在这一阶段,以争取全战役的转折早日实现。淮海战役的转折是在杜聿明集团被围死,李延年、刘汝明兵团被阻住,我军已能集中足够兵力全歼huáng维兵团的时候。因为,在此以前,战场形势还有很大的不确定xing,在此以后,我们已有把握夺取全战役的胜利了。

52书库推荐浏览: 粟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