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红楼死亡不完全手册_无法忘记的遗憾【完结】(113)

阅读记录

  实践,就是检验这些才女的能力的唯一标准。

  当然,结果也是实打实的,毕竟,国家取士大典,岂容儿戏?

  大多数的“才女”,显然,都没有经过这场浪淘沙,甚至连死在沙滩上的资格都没有。而林韶涵辅导出来的林家子弟,只要是林韶涵点头,参加考试的,都考中了秀才。

  这不是唯一的考验“才女”的能力的一年。

  第二年,薛宝钗十四岁,林韶涵十三岁,林黛玉十岁的这一年,上半年和下半年各一场,一共两场童生试,林韶涵再度经受住了考验。

  这个时候,京师就有人放出话来,说,林家参加童生试的那些学子,都是南面来的,而且,还他们中间每一个都至少读了十年的私塾。因此,这些林氏一族的子弟考中秀才真的一点都不奇怪。

  所以,第三年,也就是薛宝钗十五岁的这一年,大家都瞪大了眼睛,等着看林韶涵出丑,而这一年,声势之浩大,几乎让人们都忘记了上半年的童生试,因为京师里的人,几乎个个都把目光集中在了下半年的乡试上。

  不过,有心人还是留意了一下林家子弟。

  而到了下半年的乡试,北贡院一共才录取一百来号人,但是,林家有十二个被取中,都是二十岁上下的年轻人,最好的名次大约是十来名左右,最差的,也有吊车尾。

  林家子弟一战成名,当然,林韶涵的名字再度响彻京师。

  不是有人说舞弊的,但是,这一次,乡试无论是难度还是考场严厉程度,都有皇家密探盯着,几乎可以说是最透明的一届,怎奈还是有人不服!

  皇帝也很任性,直接表示,既然这样,让林家大姑娘也参加会试!如果她考中了,你们就没话说了吧?哦,为了不让应考的举子分心,还是让她女扮男装好了。朕会派出女扮男装的女官为她搜身的……

  皇帝的命令,别说是林家了,就连被边缘化许久的贾家也都惊动起来了。

  不过,林韶涵倒是没有意见,而是按照皇帝的要求,女扮男装,拎着篮子进了贡院。而这个结果,看春闱最后张贴出来的前三甲的考卷就知道了,看林韶涵的考卷,不但文章深入浅出,连商贩走卒之流都能够朗朗上口,更别说那宛如字帖一样的端丽的行文了。

  总之,看过她的文章、她的诗词的家伙,就没有不服气的。

  然后是殿试,林韶涵又把状元给拿走了。

  林韶涵当然不可能跟往年的那些三鼎甲一样,入翰林院做官啊,但是,这不妨碍皇帝把她拎进皇宫,让她教授皇子。

  其实三年前皇帝就想把林韶涵拎进皇宫教授皇子了,但是被林韶涵给推了。所以,这么好的机会,皇帝怎么可能让这丫头溜走?

  当然,只有皇帝和政事堂、枢密院等少数几个人知道的是,草原上已经蠢蠢欲动,而中原已经不想再跟草原上来个二十年了。皇帝不想再重复那个二十年之怪圈,用将士们的血肉去消耗草原上的多余人口,所以,他们需要林韶涵,因为这一次,他们想彻底掌握草原。

  作者有话要说:

  宋代的时候,还真有女人通过科举考试,而且还不是一个。

  这个画风,大家感受一下。

  特别说明。

  反正红楼是架空,忍不住皮了一下的作者顶着锅盖爬走。

  特别说明。

  第78章 第 78 章

  林韶涵在侍讲学士这个位置上呆了不多久,就被调到了侍读学士的位置上,不过,她依旧领着弘文馆和崇贤馆的差使,负责教授这两处的学生读书。

  如果说弘文馆和崇贤馆的区别,崇贤馆是东宫附属机构,主要成员呢,就是三品和三品以上大员家的嫡子嫡孙进宫陪太子读书,当年贾赦进的,就是崇贤馆。而弘文馆,跟崇贤馆相对应,不过是属于皇帝的机构而已。当初贾敬要不是站错了队,本来考中了进士的他,应该是入弘文馆的,区别也只是做学生还是做教习。

  林韶涵很成功地成为了这两处的学生——基本上是跟她门当户对,本来可以成为她的丈夫候选的王公子弟心中的女神——姿容出挑,才学绝对让他们仰望,但是他们偏偏又娶不到只能远远地看着的真正的贵女。

  这些家伙都坚信,林韶涵最后肯定是要入后宫的。

  至于林如海,在林韶涵考中了状元之后,也成功地获得了一个谏议大夫的头衔——虽然名义上是奖赏他多年来忠心耿耿、劳苦功高,可任谁都知道,这是因为他闺女考中了状元,怕他就一个从二品的布政使在女儿面前丢了面子给的特别补偿。

  但是,这都是表面,而真正摆在皇帝和政事堂、枢密院诸多官员面前的,则是整个北域。经过整整三年的渗透,尤其是羊毛利润,让漠南不少部族都开始亲近中原,因为中原人会收购他们根本不要的羊毛,然后卖给他们非常便宜、质量又好的呢绒布料。

  当然,漠南也不是没有草原部族认为中原人偷走了他们草场,当然,更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原的富庶,让这些因为环境恶劣而困苦的草原部族垂涎三尺。什么中原人偷走了他们的草场,不过是为了让自己残杀中原的百姓的时候,显得更加名正言顺又不用背负思想包袱而已。

  大战一触即发。

  而林韶涵也不再藏着掖着了。

52书库推荐浏览: 无法忘记的遗憾 星际文 美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