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倒是贾家,那个反应,竟然比林家还剧烈。
林如海再度南下就任浙江布政使之前,带着儿子来贾家做客,当然,因为林徽音的反对,外加那个孩子很有可能是天家骨肉,使得林如海也不放心把他带出去,故而林黛玉就留在了家里看着这个“小弟弟”。
对此,贾母极其不满。
林如海到底是贾家的女婿,林徽音也是贾家的正经外孙,因此跟当初薛家进京的时候差不多,只不过这一次更加隆重——毕竟林徽音已经跟嫡公主定了亲,是皇家的女婿了——不止是荣国府里的诸位男主子贾赦贾政贾琏贾宝玉,就连宁国府的贾珍贾蓉父子也都过来了。
作为贾氏一族的族长,贾珍习惯性地以族长的身份进行了考量。在他看来,林徽音六元及第,显然是个极有本事的年轻人,这样的人,尚主真的是可惜了。跟他们贾家的贾宝玉贾蓉这种没本事也不知道上进,差不多每天都在脂粉堆里面混的主儿去尚主还使得,跟林徽音这样的少年才俊去尚主,实在是太可惜。
要知道,十五岁的林徽音已经是待诏学士,过个二十年,未必不能成为宰辅。而二十年后,林徽音才三十五岁,他至少能够在宰相的位置上呆个二三十年!
而二三十年的宰相,意味着什么,别人不知道,跟贾家这样的勋爵贵胄之家如何不知道?别说是林家,就是贾家,作为林徽音的外家,也会跟着受益匪浅。
可是现在呢?
林徽音做了皇家的女婿,就等于斩断了这条路。因为在大魏王朝,除非国家危难、临危受命,否则,外戚就只有被荣养的命!
外戚不掌权,这句话,在座的,大约除了贾宝玉这个才过了十岁生日的小鬼不知道之外,在座的其他人都听说过。而心情最复杂的人,非贾政莫属了。
贾政其实跟林如海差不多大,林家到了林如海这一辈已经没有爵位可以袭,林如海必须要靠自己,而贾政作为贾代善的次子,也必须靠自己去挣前程。这是他们两人的共同点。
可是就跟王夫人因为被贾敏比到的尘土里面而一直存着心结一样,对于贾政来说,从小到大,林如海就是那个把他比到尘土里面的别人家的孩子:从小比他会读书,又是靠着自己的本事考中了科举,然后从县令开始做,一路升上从二品的兰台寺大夫之位。可是他呢?下场多次,连个童生都没有考出来,最后还是靠着老爹的情面弄了个工部主事做。可是这个工部主事的位置上也没有呆太长时间就明升暗降做了工部员外郎,然后就是坐了近二十年的冷板凳。
因此,他面对林如海林徽音父子格外复杂,虽然心里不是没有窃喜:你林如海忙活了几十年,让林家改换门庭又如何?辛辛苦苦培养了一个六元及第的儿子又如何?不还是回到勋爵这个圈子里来了?
可事实上,他自己也知道,林徽音好歹也是凭着自己的本事让皇家看重因此成了皇帝的女婿,现在的林家根本就不是他们贾家能比的。
只是就是贾政再愚笨,他也知道,某些话不是可以随便说出口的。
所以,即便是两家只剩下了面子情分,即便各人都各怀心思,表面上,外面的这一场宴席依旧是和乐融融,没有什么不对劲的地方。
真正出问题的,是贾母跟前。
虽然说方才刚到贾家的时候,林如海林徽音父子就先见过贾母,然后才出去跟贾赦贾政等人用宴席,可是等前面的宴席结束,贾母就迫不及待地把贾宝玉跟林徽音两个叫到了自己的荣庆堂。
林如海的反应姑且不谈,林徽音看到贾母跟前一堆的女孩子就想皱眉头。不过,贾母早搂了他在怀,道:“你这孩子,真真是狠心!就是公务繁忙,也该跟常常过来坐坐啊。对了,你妹妹黛玉呢?怎么不见?”
林徽音答道:“禀外祖母,弟弟年幼,妹妹不放心,就留在家里照看弟弟了。”
王夫人道:“可是你父亲的那个庶子?”
“正是。”
“你父亲也真是有福,老当益壮呢。”
贾母听说,立刻横了王夫人一眼。
邢夫人看看贾母,看看林徽音,没说话。
林徽音道:“让二舅母取笑了。不过,我林家素来子嗣单薄。如今添了一个弟弟,对我林家却是大好事。而且,三年后我要搬出去住,父亲跟前有个弟弟,也能够排解寂寞。”
大魏王朝公主下嫁就会有自己的公主府,而驸马是要跟着公主住在公主府的。
贾母立刻极其隐蔽地瞪了王夫人一眼,这才道:“你这孩子,也是心善。这是你们林家的事儿,我原不该多嘴的。可是我是你的亲外祖母,有一句话,不过是叮嘱你一句:你才是林家的嫡子。至于那些丫头养的哥儿,差不多就可以了。”
林徽音笑道:“看外祖母说的,国法家规在哪里摆着呢。更何况,我们家也跟别人一般,原没有个什么爵位需要继承的,无论是父亲还是我,如今的这一切都是自己挣来的。自然,弟弟长大以后也一样。”
林徽音说着这话的时候,始终笑盈盈的,却可是他坐在那里的模样说不出的好看。
别说是男女不忌的、只要是美人就想黏糊的贾宝玉,就连素来有成算的薛宝钗也忍不住红了脸,拿着扇子挡住了半张脸,低头不语。
52书库推荐浏览: 无法忘记的遗憾 星际文 美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