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毕,儿媳妇也不反驳,只在角落里嘤嘤的哭。儿子也只安慰着媳妇,不说一句话。
老爷子又指着自己的侄儿子说:“你也别拿你们体制那一套往你侄女身上套,我虽然这辈子没说过相声,但是当年跟着你外祖父也没少听,说学逗唱,你那师兄占着哪样呢。把你侄女送过去不是误人子弟吗?我今天来就是通知你们,不是询问你们的意见。你们不用说了。”于是四岁的刘毓然小朋友就奠定了在德云社学艺的生涯。
第3章 第 3 章
这件事情由刘老爷子一手拍定,大家都不满意,毓然的父母当天就回了南方,于是这拜师的事,也就只能由刘老爷子自己操办。
刘老爷子只是听郭德纲相声的一个听众,若放到今天来看,想要拜郭德纲为师绝非易事,但是一来,毓然的曾祖是单口相声大王刘宝瑞,算得上根正苗红。
二来,北京相声大会风雨飘摇,在京中发展属实不易。若能收刘宝瑞先生的曾孙女为徒,也能快速在北京站稳脚跟,这算得上是两全其美的好事。
然而就算如此,若这女孩子不是这块儿料,郭德纲想着,自己也绝不会收她为徒的。收个女子做徒弟本就不易,若没有天赋,今后自己的名声也算是毁了。
但是见过这孩子,郭德纲定下心来,不愧为刘宝瑞先生的后人,是干这一行的好料子。于是双方迅速敲定,选个吉日就行了拜师礼。
2000年2月14日,宜搬家,开业,结婚,入宅,领证,开工,安床,出行,交易,开张,旅游,求嗣,祈福,祭祀,拆卸,开市,出火,嫁娶,移徙,立券,栽种,挂匾。就在这黄道吉日里四岁的刘毓然小朋友正式行拜师礼拜师。
所谓\"生我者父母,教我者师傅\"、\"投师如投胎\"。相声这行业,一入师门,全由师傅管教,父母无权干预。
建立如此重大的关系,自然需要隆重的风俗礼仪加以确认和保护。而相声在过去属于“下九流”的行当,相声与其他民间表演形式一样被人轻贱,相声艺人的地位也非常低,没有固定的表演场所,常是“撂地”演出,生活朝不保夕。这样恶劣的条件必然促使从业人员自觉产生维护本行业的心理倾向。
既要竞争,提高技艺 ;又要生存,填饱肚子。这必然就产生了对没有门户的演员的排挤,对行内人的照顾。想要学相声必须正式拜师,没有师承门户的是不被同行的承认,即使家族内有人说相声,是行内人,也必须另行拜师,成为不变的规矩,这样的例子也非常多。
相声艺人拜师举行仪式要有引师、保师和代师,引师就是介绍入师门的人,保师是师徒双方的保证人,代师是代替师父授业的,通常都是师父一辈的艺人。保师也可以由外人来担任。传统的拜师后学艺时间称为“三年零一节”,业满出师。到时候,还要举行谢师仪式。另外,举行拜师仪式按规矩必须请说评书的、唱单弦的、变戏法的艺人参加,据说因为相声这行业在初创时期,在艺术上借用了这三个行业的很多东西。
这套规矩说得简单做起来难。这场拜师礼引起了圈内圈外的广泛关注,本来,这孩子作为刘宝瑞先生的后人拜师学相声应该是万众瞩目的事情,坏就坏在这孩子是个女儿家。
若是放在从前,女人都不能去听相声,这女孩子要拜郭德纲学相声,不免有些圈内的人酸郭德纲吃相难看。为了挤进这个体制森严的圈子竟收个女子做徒弟。
所谓“他强任他强,清风拂山岗。他横任他横,明月照大江。”不管外界如何说,这孩子算是拜在了郭德纲先生名下,师傅改名为刘云染,云出自“云鹤九霄龙腾四海”染则是“出淤泥而不染”。
打从这儿起,现名刘云染的小朋友就正式开始和郭老师学艺。
第4章 第 4 章
2000年,电脑不普及,手机也没有的贫苦年代,小朋友们哪个不是想着每天撒欢儿在外边儿疯玩,就是被父母强制留在家里学习,那眼睛也滴溜儿的转,耳朵伸的老长,唯恐小伙伴们出去玩不带自己。
哪怕是三四岁的孩子,若是能被家长带去游乐场玩一圈儿,那也是乐不思蜀,把游乐场当仙境,哪天不想着 再去一次的。
可刘云染自小就和别的孩子不一样。为什么这么说呢?
刘老爷子哪里晓得孩子还需要去游乐场这种地方,甚至连孩子需上托儿所都不清楚。成天带着自家孩子京剧院也去,评剧院也走,茶馆听相声。
导致这孩子小小年纪就沉浸在曲艺的海洋里,游都游不出来。看着玉雪可爱的孩子,两腮肉肉的仿佛菩萨娘娘身边的散财童子,性子却一点都不可爱,甚至有一些自闭。
其实这也是老爷子想送孩子学相声最主要的原因。自己没法儿让这孩子活泼起来,那说相声的人可是世界上最会说话的人了,难道还能治不好这孩子的内向吗。
不得不说老爷子育儿还是差一本经。自家儿子从小闹腾,爬树掏鸟窝,哪件坏事能落下他的,只有愁他不要太活泼的,哪有盼着他能在活泼点儿的。
可是云染这孩子但凡能多几个活泼的朋友,相处相处不也就跟着活跃起来了吗。可怜云染,本来记忆力就比他人强些,记事儿也早,早早的就记着自己被父母送给爷爷。如今又要被爷爷送给师傅。给她小小的年纪留下极大的阴影。总担心是不是自己不够听话,不够懂事,不够乖,才被父母爷爷送走的。
52书库推荐浏览: 隔壁老王哈哈哈 娱乐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