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入红楼_桃李不谙春风【完结+后记】(105)

阅读记录

  他们这般动静到底还是引来了旁人。

  “哈哈,谢兄,你们倒是有雅兴!”

  一个青年模样的人并两个同行者顺着坡道也来到了这边,为首的一人看起来颇为不凡,笑着给谢国伟打招呼。

  原本正手忙脚乱的给鱼去鳞的谢国伟闻言回头一看,见到来人之后,连忙拿过旁边的手帕擦了擦手,站起来道:“原来是张兄,我还以为张兄不会出来参加今日的诗会呢。”

  旁边的贾清见谢国伟如此郑重对待此人,心中暗道:莫非这人来头很大,连谢国伟这样的侯门子弟也要郑重对待?这京中姓张的大户人家也没几家,他怎么没听说过此人?

  贾清看向了一旁的侯虎,侯虎也摇摇头表示不知道……

  “谢兄见笑了,我再如何迂腐也知道文武一道,一张一弛,如何在谢兄眼中就成了只知道读书的书呆子了。倒是我听说谢兄今次也要下场,我很期望来年在春闱场上和谢兄同台竞技呢。”

  谢国伟道:“张兄盛赞了,愚弟岂敢和张兄比肩,不过是下场一试罢了,能中个举人就是大幸了。”

  这谢国伟谦虚的过了头吧,哪有如此贬低自己抬高别人的,眼见侯虎都要出言为谢国伟找场子了。这时戚成武看出了贾清二人的不解,靠过来给他们解释道:

  “你们是不知道这个人,说起来他是咱北监的传奇人物了……”

  见贾清二人眼中诧异之色愈发浓郁,戚成武也不再兜圈子,道:“他叫张子文,出身嘛,听说倒是很普通,是北直隶一普通家族之人。但是,他是北直隶上一届乡试的解元!”

  哦,那确实够牛逼的了。解元,那是一省之地三年才出一个的稀罕物了!况且还是在北直隶这个堪称全国竞争最为激烈的地方的解元。

  “更神奇的是,他在中了解元之后,居然放弃了连中三元这样的巨大名利诱惑,放弃参加当年的春闱,令祭酒大人和监中所有先生很是不解。

  听说祭酒大人为此专门找到了他,想劝他珍惜这人生只得一次的机会。

  然而他的决断却让所有人为之侧目,佩服不已!”

  侯虎是个好捧哏的:“他说了什么?”

  “他对祭酒大人说:‘此次乡试,学生业以尽了全力!深感学生才智尚有巨大不足之处。如若此时再下场与天下英豪竞逐,学生自感修为不够,一甲末冠也未必属于学生。

  然学生出身寒门,自负胸中抱负不弱于他人!我之所望,唯殿试头名尔!唯那面对天子当面奏对之机遇。

  三元之名固然能动学生之心,但侥幸为之,或会成为学生一生之憾!’

  你们说他狂不狂?这位主居然看不上一甲开外的二甲进士,更不用讲三甲之同进士了。

  不过听说后来祭酒大人却十分赞扬他的选择,并将其收为入室弟子。要知道咱们祭酒大人此前从不收徒的,居然为他开了先例。”

  看来这个张子文的事在当时的国子监果然是件大新闻了,连戚成武都知道的这么详细。

  贾清也很理解张子文的决定。像他们那样的普通寒门出身之人,纵然得了二甲靠前的进士出身,那也只能到翰林院熬资历,然后等到吏部安排缺口。

  而好的缺口,自然由那些有“门路”的人占去了。而他们只能从地方一级一级的往上升,或到了天命之年才有机会再进朝堂……

  而一甲三位进士及第的状元、榜眼、探花可是有单独面见天子的机会的。二甲三甲的进士一般就只有殿试的时候才有机会见到天子一面,还没有开口的机会。

  而纵然是奏对,皇帝对于被他点为头名状元之人的待遇肯定也是不一样的。

  简单直接的说,张子文就是冲着得中状元,和皇帝面奏的机会而去的。为了加大把握,甚至不惜放弃连中解元、会元、状元这样的巨大名利诱惑,也不惜再等三年。因为,一旦被取为进士,就不能再参加科举了。

  这份决断,令人钦佩!

  不过换作贾清,肯定是不会这样选择的!贾清的目标就是一个进士,无论是二甲还是三甲。

  他和张子文到底没有站在同一起跑线上。世界也没有绝对的公平!只能说这个和平的世界给了所有人一丝机会,只是大多数人都没有能力和耐力把握罢了。

  第七十四章 只待新雷第一声

  “这几位是谢兄的朋友吗,可能为我等介绍一番。”

  正好这时张子文和谢国伟也寒暄完了,看着贾清等人向谢国伟问道。

  谢国伟是十分敬佩张子文的为人的,自是愿意为他引见自己的朋友。

  “这位是襄阳侯府的戚成武兄弟……”

  “这位是修国公府的侯虎兄弟……”

  “这位是宁国公府的贾清贤弟……”

  相互见过礼之后,纵是张子文这些年努力练的坚毅的心也不禁微微升起波澜。眼前几人的家世不是公府就是侯府,确实给了他一种阶级压迫的感觉。

  不过他也只是微微感慨就抛之脑海了。他知道,要是在这个时候自己还在为这些细枝末节耿耿于怀的话,就别想着什么面见天子,施展抱负了。

  大丈夫生于世间,自当干出一番功业!

  准备了这么多年,他自信他已经做到最好了。明年春闱就是他至关重要的第一步!

  若是成功,以后就少不了要和这些权贵之家打交道。现在提前和他们的子弟交流一番也不错。

52书库推荐浏览: 桃李不谙春风 红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