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着堂内之人你一言我一语的评点完毕,王母道:
“先前还和你家老祖宗说起过你,说你如何乖巧懂事会哄人。我原还不信,这下子却不得不信了。
你虽说用我给的两个红包来抵这一首诗,我却觉得不够!这样,你也不用忙着出去,等会和我一起到里面去,我再挑两样好东西给你。”
因为贾清今年才十一岁,她才这般说。如果贾清成年了,哪怕再让她高兴,她也不会带他进内帷,里面可还有其他府上的内眷!
贾清没有拒绝,刚才他虽说在心中鄙视贾宝玉,可未尝不觉得那是一件幸福的事。
无视那些妇人,这个时代的闺阁中的女孩子可是你看她一眼都会脸红半天的可爱存在……
谢过了王母,贾清站到了王母的身后,静等后面的人来拜寿。他已经占了太多时间了。
“各位大人好生吃喝着,老身就失陪了……”
等到前来拜寿的人基本完毕,酒菜也已经全部上桌,王母颤颤巍巍的站了起来道。
见状满堂所有人皆站起身来。
王子腾道:“翠喜,好生扶着老太太进去……”
“是。”
翠喜就是帮王母发红包的丫鬟。
王母一动,和贾府贾母一动差不多,一大群人跟着。
“哥儿,你也跟上啊。”
王母走了两步,方想起她刚才还邀请了人跟她一起进去呢,于是回头道。却见贾清已经屁颠屁颠的跟在她后面了,老人家一笑,转头继续往前走。
从后堂穿过,过抄手游廊,约莫着就进了王府后宅了。因为这里面几乎不见了男性家下人的身影。
一行人簇拥着王母进了一处明显格局更加大气的院落之中,就被前来迎接的丫鬟仆妇们迎进来一处名唤怡萱堂的堂号之中。
不管是拜寿还是祝寿,内眷总是要少很多的。一般只有通家之好的关系才会带着内眷前往做客。
但纵然如此,怡萱堂内还是人满为患。与贾母的荣庆堂格局相仿的堂号之内,中间的屏风悉数被挪了开来,显得整个场面宽敞无比。
加上莺莺燕燕满屋子……好吧,坐着的大多都是成年的妇人和婆子。但是要是算上来往穿梭的丫鬟,那就可以称得上是佳丽满园了。
见王母进门,原本坐着的人都站了起来,一面问好一面目送着王母一行人到最里面而去。
倒是贾清,他虽说没有四下张望,以免失了礼数。但他赫然发现自他进了堂内以来,有着不下十双漂亮的眼睛在偷偷看他。
他心里美着呢!
也是,各府跟随长辈来的闺中少女们原本已经说了半天的话,喝了半天的茶,所见之处全是女子……如今王母突然带了一年轻公子进来,如何能不好奇?
若是私下里单独见到一陌生少年,她们自然害羞、躲避。可是如今她们一大票人站着,而贾清只是孤零零的一个人,这样她们哪会怕生,都悄眼看向贾清,只有在贾清“不经意”的看过去之时,才低下头,而后,又悄悄抬起头来……
其实不但是闺阁女子,就是各府诰命、奶奶也在打量着他,不知这是谁家的公子哥,竟被王母带到了这里面来。
这不,王母到了主桌,刚和几个“老相好”打了个招呼,相唤着坐下,就听其中一个老太太道:“老寿星,这是谁家的小伙子,长得倒是挺精神啊!”
啥?
这么多年,贾清第一次被人形容为长得精神!
抬眼看去,这主桌之上加上王母总共七个老太太,每个看上去都不会小于六十岁。皆是锦衣华服,穿戴不凡。其中之一正是贾母。
说话的人是对面挨着贾母坐的一个老太太,年纪感觉比王母都要大,说的话却让人这么……精神!
王母道:“他啊,就是我们先前说过的,史妹妹家的少年神童了。”
众老太太闻言,一起看向了贾母,见贾母微笑着点点头,再次打量上了贾清。
“看着就不错……”
“模样着实够俊!”
……
贾清心说,这才是正常的反应嘛。精神,您老人家才要长得精神呢!
“来,哥儿,挨着你家老祖宗坐下。”
王母见她的众姐妹该看的看了,该说的也说了。贾清是她带进来的,不愿让他一直站着,就指着贾母旁边一个空位道。
只是贾清哪里好坐在这里。没见到王夫人她们都不敢坐这里吗?这里的每一个老太太都是各府里的老祖宗级别的人物,他一个后辈坐在这里,也太张扬了些。
“谢老夫人抬爱,小子可当不起,就站着好了!”
贾清婉拒道。王母想来也不是非要贾清和她们一起坐,闻言没再强求,而是抬头望了一下场面,然后道:
“既然你不愿坐这里,那也罢了。只是我把你带进来,可不能让你一直站着,否则指不定你心里怎么骂我呢!”
贾清连道不敢。贾母也道:“他小孩子家家的,多站站也好。”
王母道:“不成,不成……这样,妙音旁边还有一个位置,翠喜,带哥儿过去那边坐。”
回头又对贾母道:“妙音是我的小孙女,到是和你家哥儿一般大。”
这句话意思就值得回味了,贾母也笑道:“好,那样就更加和睦了。”
贾母说着又对还没动的贾清叮嘱道:“清哥儿,可有礼些,冲撞了你妹妹,我可是不饶你的!”
52书库推荐浏览: 桃李不谙春风 红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