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入红楼_桃李不谙春风【完结+后记】(33)

阅读记录

  过了一会,赖大找到了贾清说:“清二爷,那边老爷们有请。”

  贾清当然见过赖大,不过赖大知道贾清全然是因为赖升多次在他耳边提过,所以有所留意,倒也认识。刚那边老爷们聊着聊着聊到了贾清头上,叫人把他找来,赖大这才领命前来。

  到了院子最前面,那儿只有三桌,是隔开的,全是贾政他们那一辈的,当然还有几个贾母那一辈的,像贾代儒、贾代修就在坐。

  “晚辈贾清见过各位叔伯、叔祖!”

  到了近前,贾清率先跪下行了一礼。

  “快快请起”

  “真是个好孩子”

  ......

  不用说,这些和善的声音肯定是那些偏房中的长辈发出的,不过他们都是看在贾敬的面上才如此表态。毕竟贾敬是贾家族长,也是现在族内威望最高的人,兼掌着宁国府。

  贾清怎么说也是贾敬的儿子,他们当然想处好关系了。

  贾清站起来后,贾政才笑着赞了句:“是不错!看着就是个读书的料子。”

  贾赦等也附和着说了两句,只有贾敬在一旁微笑不语。

  扯了两句,贾政直接进入主题向贾清询问道:“听说你在刘府做了一首诗,颇佳。我也听说过,只是不知为何你小小年纪作的诗却有一股出世的意味,不知贤侄可否为我等解惑?”

  这尼玛问题我如何回答,难道说我早熟?贾敬先前也没问过这个问题,可能在他眼里我就是早熟的吧。

  想了想,贾清准备编个理由,于是答道:“是这样的,当初去刘府的时候,父亲就告诉我刘府太爷是一位辞官了的老大人,且比较喜欢荷花。寿宴上晚辈也没有做准备,偏偏那位秦将军又咄咄逼人......

  出于无赖之下,看见刘府荷花池里莲叶朵朵,想着刘老大人在夏日夜晚可能爱花惜花甚至于和莲花、莲叶为伴,就做了那首诗。

  晚辈是斗胆站在刘老大人的角度作的诗。”

  当时的情景众人都有所耳闻,闻言也就大都相信了他的这个说法。

  突然,一副纵欲过度的贾赦出言要求道:“如此,贤侄可否将墨宝送一幅给我?”

  老实讲,贾赦这个要求真的不过分,如果是贾政开的口,贾清二话不说就直接送了。可对于贾赦,贾清是真不想给他。

  想来他也不是个爱读书的人,甚至连附庸风雅都算不上。他要这诗稿,无非是多一份谈资、显示贾家是诗礼世家罢了。想着如果贾赦拿着他的诗稿去讨房中小老婆的欢心,就一阵膈应的慌。

  但是又不能直接拒绝,否者贾赦丢了面子是小,自己落下个无礼的名声就不好了,脑筋转了转,想到一个法子。

  只见他答道:“当然可以,这是晚辈的荣幸。”

  闻言贾赦十分高兴,直接吩咐道:“那边笔墨纸砚都摆好了,贤侄不妨现在就写出来给大家看看如何?”

  贾清依言过去写了诗稿送回来,贾赦直接接了过去。

  低头一看,诗没错,就是先前他们讨论过的那首,只是...

  “贤侄这是何意?”

  贾赦问道,众人也有些好奇,从贾赦手中拿过诗稿一看。只见在诗句的左下角,原该署名贾清的位置却多了几个字:正庆四年八月所作副稿-贾清。

  纷纷皱起了眉头。

  贾清见状直接回道:“启禀各位叔伯、叔祖,小辈原已将手稿赠与了刘老大人,那么此后若又私自将手稿转赠他人,岂不显得对刘老大人不够尊重?此外也显得小子过于狂妄,竟大肆宣扬自己的作品。

  然,赦叔相请,晚辈又岂敢不从,所以就想了这么个折中的法子,不敬之处还请赦叔原谅则个。”

  众人闻言,都纷纷表扬贾清知礼敬贤。贾赦还能说什么,也跟着赞了句,却始终没有再提索稿之事。开玩笑,他堂堂一等将军,拿个标明了的副稿,别人怎么看他?

  贾清早料到贾赦会是这个反应,也挺高兴,到底是达成心意了。虽然多少会让贾赦不满,说实话,他还真不是很在乎贾赦的看法!可以用一句话来形容他:冢中枯骨耳!

  战斗力远不如贾珍!

  第二十四章 贾府众美齐现身

  贾清将原因解释清楚之后,获得众人赞赏。最后贾政等人又勉励了一番,就叫贾清下去了。

  贾清回到座位,才见桌子上的人都诧异的看着他,想想也明白了些。

  这桌上的人都是草字辈的,也就是说都比贾清小一辈,像贾清这样的自贾母而下第三代的子弟,应该在前面些,和贾珍等人在一个范围内用餐。

  而贾清嫌他们“太老”,就坐在了大都是第四代子弟的范围内。先前不知道身份就罢了,刚才赖大可是叫出了贾清的名字,之后他们一对就不就对上号了。

  不讲其他,单一个贾敬儿子的身份就比他们贵重太多了。

  贾清左边那个先前手速飞快的哥们率先起身行礼:

  “侄儿贾芸,见过清二叔!”

  等等,虾米?贾芸?就是那个有些油滑却知忠义的贾芸?想来是了,红楼中也没有第二个贾芸。

  于是贾清不顾其他人的问好声,抓着贾芸的手问道:“你就是贾芸?住在后廊上的五嫂子的儿子?”

  贾芸不知道贾清为何这么激动,疑惑道:“是的,莫非二叔知道我?”

52书库推荐浏览: 桃李不谙春风 红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