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兆殊暗暗吐纳,如果是因为这块补天石,应该有感觉吧,但什么也没有。
姜兆殊暗暗失笑,如果真有效的话,早就被什么马道婆、跛脚道士拿走了吧。
那是什么原因呢?下次他回自己的宅子住的时候试一试好了,如果跟现在一样的话,那就说明是京城这块地方的灵气要比扬州充沛的原因,如果不是,那很可能就是跟贾宝玉有关系了。
王夫人身边的心腹,周瑞家的过来唤宝玉过去的时候,看到的就是宝玉在练字的身影,大喜。
然后回头,王夫人就叫人送来了厨房里特意做出来的点心,附带文房四宝一套。
王夫人打心底里希望剩下的这个儿子上进,只可惜他在婆婆那里养着,她管不到,现在跟林家这个哥儿在一起居然认真学习功课,这让林恒在她心中的分量悄悄上窜了一大节,希望林恒再接再厉,才让人送上礼物表示心意。
吃着那松软绵甜的荣国府特制点心,尤其是打听过后知道他最喜欢的那个金丝枣糕和金华酥饼还是宫里传出来的方子,颇受皇族喜爱之后,姜兆殊眼前一亮,广告词他都想好了,宫廷御制!传家秘方!
第43章 男主他爸
黛玉她们还小,但也是要上课的,不过上课的时间不长,上午不会去,她们还是小孩子,要多睡会儿长身体,到下午午觉过后,才会姐姐妹妹聚在一起,跟着嬷嬷学女工、学规距等等。
姜兆殊要更自由一些,他不用每天早晚的去请安,毕竟他是个修道的人,隔几天去露个面就行,其余时间他一般都窝在自己的小院背经书,隔了几天,看道家经书有什么疑问,就坐着马车去清虚观找张道士,如果觉得无聊了,再去京城周边逛一逛,日子过得很规律,一转眼,他在贾家这里已经住了半个多月。
他又写了一封信,让林桂寄回去。
他刚来的时候就写了一封信寄回去,现在他在这里有初步了解了,就把他看到的一些事写在信上寄回去,不止是林如海,林珣林玙,还有林琪,也就是他嫡母那都有,随着信的,还有他在京城买的一些当地的特产。
总体来说,就他所看到的,现在黛玉的生活比书上黛玉的生活要好多了,最起码吴嬷嬷这个人真的是送对了,她不比年老没有足够精力的王嬷嬷,她还年轻,又重规矩,她夫君也在林府,有沟通的渠道,再加上黛玉刚来的时候,林如海都送了礼,大家都知道她是带着重礼来这里居住的,没有什么她一针一线都是贾家出的闲话。
住的也因为有了吴嬷嬷,没有住在碧纱橱内,虽然吃的方面还不是那么顺心,她一个还在守孝的女儿,没办法跟早就出了孝的外家人说些什么,衣服她只能穿素色,别人喜欢大彩也没办法做什么,但总体来说还是可以的,比书里的情况要好得多,不过他在信上着重写了一点,贾家的宝贝贾宝玉他不太看重规矩,不经通报就擅自闯入妹妹的闺房,下人只能拖延一下时间,对姐姐妹妹没什么男女大防的概念……
他把这些写上去了,他相信,林如海看到了,心里会有数的。
虽然在现代,两个才十岁不到的小萝卜头做这些根本没什么,但这事古代,封建王朝,对女性尤其苛刻的时代。
现在黛玉才七岁,还没有什么,但是再过个两年,再这样要是传出去,就真的会影响黛玉的闺誉了。
这封信到了扬州,不提林如海看了以后都沉默,之后姜兆殊收到了他的回信,他在信上说让他注意点分寸,让他多提点一下黛玉身边的两个嬷嬷,有些事情他们要,黛玉,不懂他们要提点着她,有些规矩小孩不懂,她们知道,到底妹妹也到七岁了,要跟外男保持距离,再者,她年纪还小,还不考虑婚嫁。
这明摆着就是不考虑和贾家联姻了,确实,现在林家家主、二品大员嫡出大小姐跟贾家二房五品员外郎的次子是不怎么相配的,另外,他还给他送了一个盒子,那盒子上面有五百两银票,让他在京里打点用的。
姜兆殊也没客气,直接收下了,他在京城没有其他的收入,就靠着吃老本了,如果没有林如海的资助,他可没办法在这里支撑很久,在这里,他小厨房的开销都是他出的,另外他还要买书、买纸笔等等,贾家的下人时不时的也要打点,花钱的速度比他预料中的还要快。
至于他庄子和铺子的收入,这个要到年底的时候才结算,如果没有这林如海的500两银泡,他就要算计着支出,减少开销了。
这时候他也在这里住满一个月了,他自认大概了解贾家的相关情况,点也踩熟了,他就去贾母面前,想带着妹妹去清虚观给贾敏添灯油,实际上就是想带她去走走。
给仙逝的母亲添灯油,这是做女儿的孝心,贾母想起女儿又哭了一场,然后,拿了100两银子,让他们带去,这是她这个做母亲的心意就准了。
黛玉知道自己有机会出去走走,很高兴,但一想到是用母亲的理由出来的要感伤起来,免不得又哭了一场,姜兆殊只好挖空心思的安慰她,好不容易才劝得她停了眼泪,这妹妹动不动就掉眼泪的习惯,可得要改一改,心思敏感对身体可不好。
黛玉到京城那么久还从来没有出过荣国府的大门,现在可以出去,悲伤过去之后,她自然也是好奇的。
52书库推荐浏览: 沁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