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芒先至_一尾红【完结】(135)

阅读记录

  姜希夷眼光一闪,道:“《九yīn真经》怎么了?”

  洪七抓耳挠腮道:“我看你年纪小,武林中的事qíng应当也不知道多少,最近《九yīn真经》人人皆知,你若不知道的话,我还要从头跟你讲起。”

  姜希夷道:“从头讲起是从哪里说起?”

  洪七道:“那就要从《九yīn真经》这部书为何会出现开始说起。”

  姜希夷道:“那你还是挑重要的说吧,我听刚刚那些人是来找《九yīn真经》的,他们为什么要找这书?”

  洪七道:“小丫头你莫要看这部书名字叫做什么什么真经,但这书却不是什么经书,而是一部武功秘籍。前些时候,不知为何有人发现了此书,天下学武之人个个都想要得到,大家你抢我多,一塌糊涂,为了这部书丧病的英雄好汉,前前后后已经不下一百人。凡是到手的,都想依着书里的方法来修炼武功,只是不知为何,一年半载后总是给人发觉,于是又抢来抢去,好人为了这部书便恶,恶人则更恶,江湖上实在是不平静。”

  他说完后抬头看向天边,长叹出一口气,目光闪烁,但却不是想夺这部书。

  姜希夷道:“这样看来,应该快点毁掉这部书才好。”

  洪七道:“正是,正是!只是学武之人许多都想当着天下第一,这世上谁都会死,但是活着的时候能慡快一把也算死得值得。那些死了的人都以为,自己比别人聪明,书拿到手后,一定能练成神功,可往往又只能死。”

  姜希夷道:“找个武功高qiáng,定力高超的人,将这部书拿到手后毁掉,不就好了吗?”

  洪七双手一拍,双面赤红,道:“你说得对!咱们找全江湖中武功顶好的人来,谁武功天下第一,经书就归谁所有!”

  忽然一道青影悠然飘落在地,道:“这经书归属难道由丐帮说了算吗?”

  原来是huáng药师去而复返。

  洪七道:“huáng老邪,方才你不是已经走了吗?”

  huáng药师道:“方才我在路上遇见两个叫化子,他们说《九yīn真经》已经被洪帮主取走了,我特特来看看。”

  洪七道:“看看能不能杀了我叫化子,然后夺走经书?”

  huáng药师道:“洪帮主多想了。”

  姜希夷道:“原来你也想要《九yīn真经》。”

  huáng药师道:“据说那经书中所记载的武功奇幻奥妙,神妙至极,学武之人谁人不想要?”

  姜希夷笑了笑,却不作声。

  洪七道:“既然你也想要,觉得方才我所说法子怎么样?”

  huáng药师道:“算得上是一个好法子,那经书中记载的是天下一流武功,就更需要一流之人才能配得上。”

  洪七道:“好!那我们在寒冬岁尽之时,于华山绝顶之上邀天下群雄比试切磋,比出一个天下第一!”

  姜希夷道:“你们说了许多,可我依旧还有一个问题想知道。”

  洪七道:“你有什么问题?”

  姜希夷道:“《九yīn真经》是谁写的?”

  洪七道:“据说是一个叫做huáng裳。”

  姜希夷闻言点了点头,思忖片刻后,又对huáng药师道:“方才你说你师父在福建南平,我要怎么样才能找到他?”

  洪七道:“福建天远地偏,华山一试难道你不来了?”

  姜希夷道:“去,当然去,不过我要先去一趟南平。”

  第137章捌

  少年子弟江湖老,红粉佳人两鬓斑。三姐不信菱花照,容颜不似当年彩楼前。

  江湖似乎亘古不变,年年日日依旧,树也依旧,但是人却全非,就像花开花谢,花谢花开,花依旧在那里静静开放,可开的却再也不是那一朵花。

  曾经那些风花雪月,那些花前月下,那些江湖轶事,都如烟云一般,被轻风chuī过全部消散。当年初入江湖的少年,早已成为了茶馆闲坐的老头。现在江湖中的人连雁门关外萧峰劝服辽主罢兵休战的事qíng都要记不清楚了,更记不得当年那个豪qíng满天,气贯山河的丐帮帮主乔峰。同样,也没有人记得当年踏遍天下只为求一个对手的剑魔独孤求败,更没人记得昆仑山上那未尝一败的一剑平昆仑,剑仙姜希夷。

  人生种种味道,都在酒中,杯酒入喉,惆怅满身,却绝不令人知晓。

  这就是江湖人。

  福建南平城中一条大街前,青石板路笔直的伸展出去,一座园林立在路边,门上石刻的匾额上清晰写着两个字——良园。朱漆的木门颜色已经旧了,不再艳丽,甚至透着一点黑,门口没有看门的家仆,只是紧闭。

  青石路上马蹄声响,只见路上奔出十四骑马来,沿着这条路一直走到园林门前。十四骑马全部通身雪白,马勒脚蹬全是烂银打成,为首一匹马,鞍上一白衣少女,约莫十六七岁年纪,看向门上良园二字笑了笑,而她身后十三人也全是身着白衣,身佩宝剑,其中一人翻身下马敲了敲门,片刻后,门内有人来应,开门后,见到的是一个不过十几岁的小厮,他看向门外诸人,迟疑问道:“诸位是何方来人?”

  天枢正要作答时,姜希夷忽然开口问道:“这里的主人是叫做huáng梁吗?”

  小厮点了点头,道:“我们老爷是叫这个名字,你们是?”

  姜希夷道:“你去告诉他,就说是太玄庄的人来找他了。”

  小厮思忖片刻,想着从未听过老爷提过近来有太玄庄那地方来的客人,但看他们却又不像坏人,于是道:“你们在这边稍等片刻,我先回去同老爷说。”

  门被关上后,姜希夷左右打量着这条街道,僻静,人烟稀少,在一个城里找到这样一个地方,必然了下了功夫的,更何况南平一向以来都不算是什么缺少人口的地方。

  姜希夷忽然叹出一口气,轻声道:“不知道他是不是还记得我们。”

  天同正要说些什么,天枢立刻接口道:“当然记得,因为我们存在过。”

  姜希夷看向天枢,双眼没有一丝波动,沉声道:“我们真的存在过吗?”

  天枢没有回答她,风轻轻chuī过,天上白云移动,遮住了太阳,在地上落下一大片yīn影盖住了所有的房屋、街道,当然也盖住了人。在这朵云被风chuī开的时候,良园的那扇木门吱呀一声被打开,门内站着一身穿灰布长衫,须眉如银,长须花白,形相清癯,身材高瘦,仪范清泠,风神轩举的老人。他望向姜希夷,双眼满是不可置信,浑身轻轻颤抖,片刻后,双手合拢于身前,深深躬身,他一时之间百感jiāo集,似乎有千言万语想说,可话到嘴边却又一个字都说不出口,内心似是喜悦,又更像酸涩,只得一字一字缓缓道:“姜庄主。”

  说了这句话后,他喉下压着几十年的话几乎要脱口而出,只是再也说不下去了,姜希夷伸手将他扶起,见他面露微笑,热泪盈眶,眼前一恍惚,似乎看到了昆仑雪深时,太玄庄后水白玉边上,一个不到十岁的孩子,脸色被风chuī的惨白得没有一丝血色,却执着的站在那里抓着领口袖口,说想跟她学功夫。

  可对他而言,那已经过去了几十年,对她而言,更是不晓得过去了多少岁月。

  两人依旧保持着方才姿势,一人双手合拢,一人轻托手臂,姜希夷看着面前的老人,忽然笑了笑。

  她长得很美,颜色不艳,却一样动人心魄,这样的美人笑起来更是应当美得不可方物,现在姜希夷依旧很美,可她笑得令人错眼看去却是在哭,之所以笑,似乎是因为她不懂哭。

  两人相望去,一时无言,姜希夷忽然轻声道:“你现在成为了大侠了吗?”

  老人听见她问话,眼泪霎时间滚落下来,颤声道:“huáng梁不才,资质愚钝,功夫不jīng,终究不过江湖上一碌碌无名之辈,不过除几人外,huáng梁从未提过庄主名字,并未给庄主抹黑,也未给太玄庄抹黑。”

  姜希夷缓缓道:“碌碌无名也很好,能够碌碌无名一辈子也是幸福的,你资质如何我晓得,你下山那时功夫如何我更晓得,你既然不愿意在江湖之中行走,那就罢了。”

  huáng梁含泪点头,他有许多事想要问,有许多话想要说,此刻眼前看见姜希夷面容一如往昔,只觉似乎又回到了当初,他握剑跟在姜希夷身后,一招一式学武的岁月。

  想到此处,huáng梁忽然转身,卸下腰间一柄乌鞘长剑,将剑拔出,剑锋锋芒无双,青光闪闪,是一柄削铁如泥的宝剑,他双手托着剑,放于姜希夷面前,道:“得庄主教诲,人不离剑,剑不离人,剑还在。”

  姜希夷伸出两指,在剑身上一拂,见剑上血印全无,杀气也少,叹道:“你心很善,比我好多了。我遇见你的徒弟,你教得很好,他武功不错,虽然为人太过于狂放,但只要无损大节就好。”

  huáng梁摇了摇头道:“不经过庄主允许,私自授旁人武功,还请庄主惩罚。”

  姜希夷道:“我不是你师父,教你武功不过是帮你,武功是你的,你要废掉也好,要教给别人也好,都跟我再无关系了,我今日来是来看看你,本来是想趁着你出门的时候,远远看一眼就好,可前两天一直等着,总不见你出门,今天才来打扰。”

  huáng梁顿时慌张,仿佛喃喃自语一般:“你现在就要走了?”

  姜希夷转身,不再看huáng梁,点头轻声道:“对。”

  huáng梁将剑归鞘后,又是一深躬身,道:“姜庄主多年前传授huáng梁武艺,而后多年未见,今日一别不知何时能见,不知我究竟何日身死,还请庄主入园,考校功夫,不知多年过去,huáng梁功夫是jīng进了还是退步了。”

  姜希夷侧头深深看了一眼huáng梁后,闭上双眼,轻轻点头,道:“好。”

  良园内一棵参天大树下,huáng梁立于树荫里,双手挥出作掌,她掌势利落,一掌接一掌,看似并无变化,实则重重递进,愈来愈凶险,有如江海拍làng。

  这是他学的第一套功夫,碧波掌法,现在他掌上功夫更加老练,不似当年年幼看不出掌法套路,只觉好看。

  huáng梁招式愈来愈慢,似乎刚刚初学功夫一般,他目光扫向姜希夷,耳边忽然听见一道声音:“你能记得如此多,已经不错,这套掌法名曰“碧波掌法”,从海上波涛幻化而出,我记得你家便是在离海不远的地方,学武重在理解,你若能吃透这一门掌法,那我就传你这一路功夫,若是不能,我们再学其他。”

52书库推荐浏览: 一尾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