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他觉得皇贵妃温柔小意,善解人意,可实际却是,她对宫人脾气bào躁,动辄打骂,甚至还动用私行!
突然,有一天,海公公禀报,后宫传来消息,苏美人刚刚病逝。
海公公也已经让人探明,当天晚上,一个形似苏美人的女人从侧门抬进了东宫,知道这个消息以后,皇上便病倒了。
而千千经过一个多月的路程,也已经到了李家村。
一路上,司徒清明一直跟他们保持联系,虽然知道得不及时,但宫里的qíng况他们都知道了。
虽然没有达到他们的预期,但也是一个不错的开始。
千千选择回来的日子很好,她刚回来一会儿,报喜的人也就来了,杨子孝以县城第一的成绩考过了秀才。
这可是李家村的大喜事。
虽说穷秀才,金举人,但在这李家村,却是这几十年来的第一人,就是附近的几个村子,也不曾有过这样的大喜事。
刚刚喜人喊了一路,整个村子里的人都涌入了杨家。
杨大郎更是欣喜若狂,忙不迭地给报喜的人封了一个大大的红包:“官爷,您辛苦了,一点小意思,不成敬意!”
喜人摸了摸荷包,那分量可不小,这下可让那人开心了。
这里穷乡僻壤的,也就这么独一家的中奖了,他以为此行要白走一趟了呢,可结果,这红包,怕是殷实之家都不会给这么多。
而且,这李家村,跟自己印象中完全不同了。
“官爷,已经备下茶水,您用些。”
青娘满脸笑意,今天是发榜之日,她虽然不知道杨子孝的qíng况如何,却还是准备了些,就算多此一举,也不能怠慢了报喜之人。
☆、445.第445章 中了秀才
杨大郎也招呼着其他人进了家里,这是喜事儿,不管是谁,都要分上一点吃食。
千千跟着青娘忙东忙西,每个人发了一个jī蛋,还有一碗红糖水,报喜之人则还有一份茶点,这样的待遇很不错。
报喜的人更加庆幸,若不是自己晚到了一步,也不会领到这样一份差事。
他怎么也没想到人人趋之若鹜的地方,却是个好地方,这个赏钱就足够他忙活好几天的收获了。
杨家热闹了好一会儿,人这才散去。
等杨家冷清下来,云娘和钱如风这才带着礼物一起来了杨家,云娘现在已是自由之身,但她还是不想招惹太多的麻烦。
若是让别人知道,她是钱家的姨娘,以后烦心事就多了。
农家生活质朴纯真,但也有些弊端,那就是留言太多,家家户户又经常串门,传播的速度飞快。
而且不管是休弃还是和离,对女人来说都不是一件光彩的事qíng。
“杨大哥,青娘,这可是喜事呢,以后子孝一定能光耀门楣!”云娘真心地说道,她一直觉得杨家是好的,而且以后还会越来越好。
青娘赶紧接下礼物,娇嗔着说道:“你也太见外了,还带什么礼物?赶紧进屋坐着,我给你倒茶!”
云娘一边往屋子里走着,一边说道:“这是应该的!”
这可是一件大喜事,据说喝了喜茶,这年都会走好运。
云娘和钱如风都不是外人,杨家所有人也都坐了下来,当然,除了正在外面疯玩的小五和小六,这会儿他们还不知道在那个山疙瘩里面呢。
以前,千千罚他们去gān活儿,自那以后,小五和小六就乖巧了很多。
果真是不吃苦,就不会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
现在陈夫子已经在给他们启蒙,今天,难得休息,一大早两个人就一起玩去了,他们天xing活泼,根本关不住他们。
几个人闲聊了一会儿,杨子孝就已经
“对了,如风,你和千千怎么会突然回来?”青娘突然问道,千千到家不过一会儿,她只顾着开心了。
却忘了京城甚远,千千和钱如风不该回来才是。
钱如风微微一笑:“千千挂念她二哥的成绩,京城的丝线紧张,我回平阳镇运丝线,就一起回来了。”
这个说辞,根本就是信手拈来。
只是皇帝准备将千千许配给忠孝王的事qíng,现在已经有了转机,他们也不打算告诉家人,省得他们一起担心。
青娘这才点点头,可眼睛里还是有些疑惑。
“娘,我二哥中了秀才,是不是该让他去更好的书院读书了?华阳书院虽好,可却不是顶尖的书院。”
千千赶紧岔开了话题,现在她不该是全家的重点,现在大家该想想怎么才能让杨子孝在科举的路上越走越远。
秀才,举人,进士,金榜及第,他的路还有很远呢!
杨大郎点点头:“这事儿陈夫子也跟我说了,历城有一家著名的书院,历史悠久,人才辈出,那书院叫孙山书院,子孝可以去那里。”
☆、446.第446章 蚕生病,来势汹汹
这几年,杨大郎也跟着几个孩子学了几个字,现在也不是睁眼瞎了,很多事qíng也更明白了。
陈夫子是读书人,对杨子孝更是尽心尽力,所以他的话杨大郎和青娘都不怀疑,这件事立马拍板定案。
坐了会儿,云娘和钱如风也都告辞,他们母子许久未见,也有许多话要说。
“三姐,秀才是什么?”
小五很是好奇地问道,刚刚从山上回来的时候就听到很多人说,他们的二哥考中秀才了,看样子很厉害呢!
千千摸了摸两个小家伙的脑袋,语重心长地说道:“那是一种称号,读书人可以考取功名,要先考童生,然后考秀才,然后是举人,然后是进士,考上了进士以后,前三甲可以去乾坤殿,皇上会亲自考察,然后定下这三个人最后的名次。”
小六似懂非懂,却是坚定地说道:“三姐,以后我也要考功名!”
“为什么呢?”
千千好奇地问道,小五和小六都是一样的表qíng,那意思就是以后他们都要考功名了吗?
小五歪着脑袋认真地说道:“跟二哥一样,很威风!”
这个理由很简单,现在忧国忧民对小五和小六来说就跟天方夜谭一样,遥不可及,这个回答说明他们很诚实。
“做官可不是为了威风的,以后你们做了官儿,要关心百姓,为他们,谋福祉。”
千千纠正着两个小家伙的想法。
若只是为了威风,那就失去了读书的本意。
读书人要心系天下,不可为了自己的私yù置天下百姓于不顾。
“我们知道了!”小五和小六异口同声地说道,他们是双生子,彼此之间都有些心有灵犀。
千千点点头,这才让小五和小六找小四玩一会儿去,她还要帮青娘准备晚餐去呢,杨家有这样的喜事,怎么也要请庆祝一下才是!
晚上,杨家的餐桌上很是丰盛,每个人的脸上都挂着开心的笑容。
现在除了小五和小六,其他兄妹四个都已经找到了自己的定位,而且做得都很好。
因为千千的回归,也因为杨子孝的成功,杨家的气氛热烈了很多。
李家村现在已经摆脱了贫困,最大的功臣就是千千,杨子孝又中了秀才,愿意跟杨家jiāo好的人更多了。
一时间,杨家门口人来人往,好不热闹。
只是,杨家这样的好日子并没有持续太久,很多人就再次登门,这次却不是喜事儿,而是很多人家的蚕生病了!
很多人家的蚕就莫名其妙地死了,还是病死的。
刚开始,也就一两个,很多人家都没在意,那么多的蚕,死了一两个根本无所谓,可病qíng扩大,他们就再也无法控制,这才开始着急起来。
这让千千也是一筹莫展,现在也没有药物控制病qíng,她对蚕的疾病也是一知半解,她也是束手无策。
看了几家,她发现,蚕生病的几家都是因为环境不好,或是周围人家出现了病蚕,也就是说,这一定是滋生了很多细菌,而且这种病还是传染的!
☆、447.第447章 石灰,拯救
就在千千一筹莫展之际,蚕病大规模爆发,很多人家的桑蚕已经死了一半有余,而其他村上也陆续出现了这样的qíng况。
也就才两天的时间,qíng况却已经一发不可收拾。
李家村一片愁云惨淡。
现在养蚕已经成了他们收入的主要来源,蚕养得不好,就意味着这年很难过。
第一季蚕茧的价格最高,能达到六十多文,三亩地的桑树可以养出二百斤的蚕茧,那也就是十二两银子,除去各种费用,能净挣七八两银子呢!
可现在,怕是要打水漂了。
很多人来杨家询问qíng况,可这也是杨家第一次遇到,所以那些人只能失落地回家去了。
这季桑蚕,已经没有什么盼头了。
“三丫头,咱们家也死了不少蚕。”
52书库推荐浏览: 码字的小狐狸 穿越重生言情 美食文 甜宠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