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医路扬名_春溪笛晓【完结】(162)

阅读记录

  由于榆林乡跨过了好几个山头,比较大,整个榆林乡的学龄儿童加起来有一百多人,最远的人家要上学就得走上两三个小时去其他地方念书,条件非常艰苦。

  归根到底,就是因为榆林乡这边资源匮乏、物产也差——创收艰难,路就不好修,因为上头觉得这种地方修了路也没什么好处。

  想要改变现状,首先就要让榆林乡变得“有价值”。

  关靖泽站在黑黢黢的大山前停顿了许久,心里很快就有了调整榆林产业结构的雏形。

  无论是大“改革”还是小“改革”前期都会非常艰难,但他不会犹豫。

  只不过这还只是个最粗糙的想法而已,接下来一定要进一步细化,做到不出任何纰漏。

  思想上要大步走,实践上必须小步走。

  关靖泽确定了方向,心qíng也放宽了。他想到来时研究过的地图,指着眼前的大山问陪同在一旁的副乡长:“过了这座山就是延松的青花乡吗?”

  副乡长说:“是啊!这是我们柳泉和延松的界山,翻过它以后就是延松了,那儿确实是青花乡没错。”

  关靖泽点点头,说道:“辛苦李乡长了,我们回去休息吧,明天要开个乡委会议,得养足jīng神。”

  副乡长点点头,陪着关靖泽往回走。

  月亮悬在山间,一视同仁地照拂着山的两边。

  长夏的蛙鸣此起彼伏,听到脚步声后扑通扑通地跳进了水里,躲在水底下小心地探看着是谁在走过。

  这样的夜色喧哗却又宁静。

  第121章 旧怨

  第二天郑驰乐起得很早,结果到外面一走大家都已经起来了。

  这也是乡里人的特xing,晚上没什么娱乐就睡得早,睡得早就起得早,这样的作息让他们个个都长得非常结实。

  见到他这个生面孔,其他人都有些惊奇。

  郑驰乐笑眯眯地跟他们打招呼,介绍了自己的身份,然后提出想去看看学校。

  即使丁老书记自掏腰包把学校重修了一遍,小学的条件依然非常艰苦,瓦房自然还算好,青花乡还找得出不漏水的房子。

  有丁老书记领头,其他人多多少少也出了一份钱,在学校泥砖砌成的大门口贴着大字写的红公告,都是前些年重修时捐了钱的名单,数目不多,最多的一两百,少的一两块,旁边也详细地写着款项的去向,看得出是一毛钱掰成了两毛来花,能自己做的东西都自己动手做了。

  现在已经是暑假,学校没什么人。

  郑驰乐没有劳师动众,自己走了进去。

  他一眼就看到了cao场上忙活的一群孩子。

  说是cao场,其实不过是整平了的泥地而已。那十几个孩子就在泥地中央或蹲或站地做事,领头的孩子大概十四五岁,已经是上初中的年纪。他们周围摆着些零散的木块,看起来像是桌子腿、椅子腿,还有些缺胳膊少腿的废弃桌椅。

  见到郑驰乐,孩子们一愣,为首的那少年挥挥手让其他人继续做事,自个儿跑过来热切地问:“您好,您是哪来的?来做什么?”

  他的表qíng有些殷勤,似乎在期盼着什么。因为他在县里上初中时听说有些有钱人会到乡下资助一些贫困学校,郑驰乐看起来不像乡下人,也许会给他们青花乡小学带来什么好消息!

  少年的表qíng非常容易懂,郑驰乐的心脏一下子像是被什么东西揪住了一样。

  他拍拍少年的肩膀,说道:“先告诉我你们在gān什么?”

  少年说:“我们在县里上初中,学校那边有许多废弃的桌椅,我跟学校要了回来给我们小学。虽然都是缺胳膊少腿的,但我们修一修也还能用,暑假结束又要有弟弟妹妹入学了,我们得给他们准备些好桌椅。”说到这里他挺起胸脯,面带骄傲,“这是我们的传统!”

  郑驰乐第一次意识到自己肩膀上肩负着什么责任。

  他隐隐明白了关靖泽当年忘我地工作和奔走到底是为了什么。

  这些东西需要他们去爱护。

  ——而且比任何东西都值得他们去爱护。

  沉默片刻,郑驰乐说:“能加我一个吗?”

  少年愣愣地看着他,表qíng明显是再说“你行吗”。

  郑驰乐捋起袖子说:“我以前跟个老木匠耍过几年,肯定能做得比你好。”

  少年被郑驰乐的话激起了斗志:“我才不信。”

  郑驰乐朝他一笑:“那我们来比比。”

  少年说:“来就来。”

  郑驰乐跟他一起走过去,跟其中一个比较瘦弱的孩子要了工具,麻利地给一张缺了腿的桌子装上桌腿。

  动作说是一气呵成也不为过。

  少年睁大眼,不敢置信地瞪着郑驰乐。但他很快就回过神来:“我不会输给你的!”

  有人比拼时做事效率总是特别快,再加上郑驰乐的加入,他们居然只花了大半个小时就把整批从县中学带回来的桌椅修完了。

  而且有郑驰乐把关,也没出现左右不平衡的状况,凹凸不平的地方也被削得平平整整,除了看上去老旧了点以外跟新的也没太大的区别。

  少年完事后才回过味来。

  他认真地朝郑驰乐道谢:“谢谢你,有你帮忙真的快了很多!”

  郑驰乐拍拍他的脑袋:“没什么,带我在学校里转转。”

  少年再次发问:“我叫丁开怀,你呢?”

  郑驰乐笑了起来:“真巧,我叫郑驰乐,你开怀我快乐,真是有缘啊!”

  丁开怀有些激动:“你是郑驰乐?”

  郑驰乐说:“你听说过我?”

  丁开怀说:“我在学校那边听说过我们这边要来一个乡长的事,你是我们青花乡的新乡长!我还以为你会更大一点……”他迟疑地觑了郑驰乐一眼,“你这么小,能顶事吗?”

  郑驰乐说:“顶不顶事我也不说大话,空口白凭的保证谁不会说?说了没用,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才知道。行了,带我看看你们学校,边走边给我说说你们学校的事,比方说缺什么、需要什么。”

  丁开怀还是不太信任:“说了你就能解决吗?”

  郑驰乐认真地看着他:“办法是人想出来的,但不知道哪里有问题怎么去想?qíng况还不了解,我不可能给你打包票。”

  丁开怀说:“那好,我什么都告诉你。”

  青花乡小学条件确实苦了点儿,也不是不能克服的,像桌椅这些硬件他们也找出了相应的解决的办法。

  唯一头疼的是教材和师资。

  县里有意为难,每年的教材都是整个县都发完了才轮到青花乡,很多时候往往就是整个学期都没有教材,一本教材轮流用个五六回。师资问题也是一样,一是县里的分配方案依然将青花乡摆在最后,二是老师自己也不愿来!

  现在青花乡小学有六个年级,其中一二三三个年级都是同一个老师负责所有课程,四五六三个年级还好点,但也只有两个,也就是说青花乡小学三百四十多个学生只由三个老师负责——这还包括了从邻县翻过界山来念书的孩子。

  本来跨县在政策上是不恰当的,但邻县的榆林乡比这边还穷,连学校都办不起。起初是几个大孩子翻过大山听到读书声后巴巴地趴在窗外旁听,后来大孩子又把小孩子也带了过来,不吵也不闹,站在外面静静地听课。

  校长看了不忍心,跟丁老书记商量着让他们也坐进教室——反正也就是多几章桌椅的事。

  郑驰乐听完后站在教室外久久无言。

  这是知青下乡才过去不到二十年的时代,虽然那次“知青下乡”落幕得不算太圆满,但其实还是给贫困落后的地方带来过不小的改变。他们带来了知识和新的思想,更带来了外面的世界。

  在那以后经济逐步发展起来,与“下乡cháo”对应的“进城cháo”随之而至。而被遗留在贫困落后地区的人也意识到“知识改变命运”,对于知识有着非同一般的渴望。

  ——他们渴望改变,所以渴望得到学习的机会。

  郑驰乐回到乡委后已经收拾好心qíng,事qíng要一步一步来,毕竟任何事都不可能一蹴而就。

  他继续和丁于飞跟进防疫申请的事。

  丁于飞也是一大早就起来了,他早早就亲自领人去采土样。

  青花乡唯一一位老医生老常也被临时“征用”。

  老常在乡委成员的陪同下按照昨天定的计划上门做调查,到中午就陆续回来了,带回的结果不容乐观:“有几个在外头打工的年轻人确实出了点儿毛病,症状听着挺像的。留在家里的老人家也有几例,不过病qíng很轻,都没当回事,说人老了哪能没病没痛。”

52书库推荐浏览: 春溪笛晓 高干文 种田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