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他想继续从英国进口种猪,就必须和这个英国佬保持“良好”的关系。李谨言不得不qiáng迫自己咽下这口气,虽然他真的很想一拳砸在这个英国佬的脸上。
深吸一口气,李谨言告诉自己,来日方长,总有让他扳回来的一天!
不过,事情并不总是糟糕的。
十月十九日,从德国购买的第一批机chuáng随船运送到青岛。同船而来的还有二十多名德国专家和技术工人,他们将帮助北六省建造一座能够独立生产枪pào的兵工厂。厂址就选在北六省军工厂所在地,按照展长青的说法,地方和厂房都是现成的,既可以节省时间,又能节省成本。
杜维严也是举双手赞成,德国专家和技术人员还没到,就已经选出了许多技术扎实,学习能力又qiáng的工人,安排他们给这些德国技术人员打下手,至于能从这些德国人身上学到多少东西,就全靠他们自己了。
反正机会难得,能学一点是一点。
在德国人抵达之前,李谨言特地叮嘱杜维严,关于坦克的事情一定要保密!包括他在内,所有知情人都要闭紧嘴巴,不能让这些德国人发现任何端倪。
二战时的德国坦克举世闻名,若不是德国人在制作工艺上过于严苛,以至于在坦克数量上输给了盟军,恐怕苏联的T-34只有挨揍的份。
若是提前被德国人造出了坦克,恐怕一战的结局都会改变!
绝不能让这种事情发生!
一战期间可是华夏民族工业发展的huáng金时期,若是一战的进程和结果发生改变,他之前所做的一切努力都会成为泡影,战后用面包还贷款的事情更是成了笑话!
杜维严对李谨言保证,绝对不会让坦克的事情对外泄露一星半点,李谨言还是不放心,情急之下给楼少帅发了一封电报,电报上写着:“丑八怪被外人看到了怎么办?”
李谨言开始佩服自己给坦克起的名字了,就算有人看到这封电报,也绝对不会把丑八怪和某种武器联系在一起。
回电来得很快,看过电报上的内容,李谨言依言去找了楼大帅。
“行,这事我知道了。”楼大帅说道:“放心,保管那群德国人什么都发现不了。”
有了楼大帅的保证,李谨言终于放心了。
十月二十二日,德国人乘坐的火车抵达了关北城,展长青和几个懂德语的军政府官员亲自在车站迎接。
十月二十五日,在北六省军队接连攻占大石桥和开原,南满铁路停运近一个月后,日本终于通过英国公使对华夏提出了停战和谈的要求。
不过日本人还是耍了个心眼,提出同北六省和谈,将北方大总统司马君和南方临时大总统宋舟抛在一边。
这同俄国人之前撇开北六省,找上北方政府和谈倒是有异曲同工之妙,无疑都是在挑拨北方政府和北六省的关系。只不过俄国人是想通过北方政府打压楼大帅,而日本人却是狠狠扫了司马大总统的面子。
只不过让日本人没想到的是,楼盛丰手里捏着司马君的把柄,而这个把柄又和日本人有关,日本人的这番举动,非但没能成功挑拨司马君和楼盛丰的关系,反倒是让双方都对日本恨得咬牙切齿。
所谓偷jī不着蚀把米,不外如是。
第九十一章
民国四年,公历1912年10月28日,北方持续了一个多月的枪声终于停了。
此时,北六省军队已经实际控制了南满铁路开原至大石桥一段,安奉铁路关北至连山关一段,日本从华夏北方掠夺资源的运输线几乎全部被掐断,加上军费支出,可以预见,当财政部递jiāo相关文件时,内阁首相桂太郎的脸色会是何等的jīng彩。
正是财政上的捉襟见肘,才迫使日本不得不服软,硬着头皮请英国进行调停。
从甲午战争到日俄战争,日本一直上演着“以弱胜qiáng”的神话,他们就像是一个赌徒,用全部身家去进行一场豪赌。不知道jiāo了什么好运,他们一次又一次的赌赢了,甲午战争的赔款,让日本第一次真正的财大气粗起来,日俄战争后,他们从俄国人手里抢来了南满铁路,不断从华夏东北攫取资源壮大自己。
作为一个资源贫乏的岛国,若是没有华夏的铁,煤炭,木材和粮食,日本根本就熬不过日俄战争结束后的一段日子。
日本人从来没有想过,有一天华夏人会直接一巴掌扇在他们的脸上,然后再狠狠的喘他们一脚,告诉他们,白吃白拿占便宜的好日子结束了!
一个习惯了侵略和掠夺,并将其视为理所当然的qiáng盗,在面对受害者的反抗时,压根不会认为这是自己的错,进而反省自己,只会表面上装出一副讲道理的姿态,暗地里继续策划yīn谋。
52书库推荐浏览: 来自远方 豪门总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