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迎亲的队伍回到甄府起。林氏的两眼就一直盯着上进和蓝锦背上的红色背篓,发出绿幽幽的贪婪的光。甄柯宝无意中看到了。暗叹一声,生怕他娘在这么大喜日子里又做出什么丢脸的事,悄悄拉着他娘说了一句:“迎亲童子的红包是不能截留的,否则会损了新人的福泽。娘,我岳丈家很想与书杰他们jiāo好,那喜篓是专门为书瑶姐弟备的,别人去不会有。”一般人家那里会特意弄个喜篓给你装红包?若是装不满岂不自爆难堪?他娘脑子不好使,还是把话说白点好,免得她再做出什么,甄府又成了大笑话。
林氏一怔,红包不能截留的道理她当然懂,只是控制不住贪yù罢了,那两个喜篓里得有多少银子和好东西啊?本来都应该是她女儿柯灵的。
可是儿子那话里的意思是如果柯灵去了,就没有那个红色喜篓了,也不可能有那么多东西?凭什么?柯灵才是正经的小姑子呢。林氏对刚进门的朱氏开始不满起来。
甄柯宝不会想到,他提醒他娘的随意两句话奠定了婆媳矛盾的基础。
书瑶有备而来,让蓝锦拿出早准备好的红绳,俩人编起络子来,书晴教了她几种新奇的络子,其中有一种叫及第结,还有一种状元结。书瑶觉得很好看,最重要的是寓意好,准备多编几个,挂在大哥、书文的卧室、书房做装饰,讨个好彩头。
整个甄府到处热热闹闹,人声嘈杂,只有花园这一角最是清静。柳妈妈绣荷包,书瑶、蓝锦打络子,书文和上进则坐在旁边的糙地上玩九连环。
唐氏和甄柯旻找来的时候看到的就是这样一幅宁静祥和的画面。
“瑶儿、文儿,饿不饿?先吃些点心。”唐氏笑着招呼道,身后的三个丫鬟托着装点心碗的托盘。“那边太嘈杂,我和旻儿也过来与你们一起吃可好?”
点心是红豆桂花汤圆,还有一些小糕点,自从两年前甄府与丁家三爷合作,丁家从南方找来两名大厨,又找了一个点心师傅,美味楼的生意好了很多,不过红利也要分出两成去给丁家三爷就是。
今天这点心就是美味楼那位点心师傅主理的。前院、后院的客人此时都在用点心,甄府那么多人,就没人想起书瑶姐弟不再其间。甄大贵一家因为路上发生了点事耽搁了,刚刚才赶回来。正要坐下一起用点心,柯敏突然问道:“不是说瑶儿妹妹和文儿弟弟做迎亲童子吗?怎么不见他们?”这时候才有婆子“突然才想到”似地说道:“表姑娘和表少爷在小花园梅亭那边,奴婢一会儿让人送过去。”
唐氏皱了皱眉:“拿上他们主仆的份,加上我和旻儿的,现在就端过去,我们也过去陪着。”这大嫂是有意的吧?俩孩子一早过来帮他们做迎亲童子,现在所有客人都在吃点心,竟然忘了那俩孩子?真是有够恶心的!
就这样,唐氏和甄柯旻也没坐下,立即找了过来。
书瑶和书文赶紧给唐氏行了礼,笑道:“当然好,我们很久没有看见二舅母和旻姐姐了。”自从那次甄老太太的寿宴不欢而散,唐氏和柯敏一直都没有回过大名府城。这两年甄老太太的寿辰都只有甄大贵自己回来。
一想到上次差点被bī得给柯敏和尤家那个病秧子定下亲事,唐氏就一身冷汗,并由衷地感谢书瑶。可是她事后越想越觉得书瑶问林玉的那几句话也太“巧合”了,若是有意提醒,那也太……,书瑶再聪慧,那时也只是一个六七岁的小孩子诶。
前阵子听甄大贵说了书瑶“有佛缘”的事,顿时恍然大悟,那孩子是有福之人,自然会惠及身边的亲友。那天又正好碰到那件事,所以有诸多巧合也很正常。有福气的人不就是有很多好的巧合吗?可惜,这么有福缘又善良的孩子,老太太和大房却不知疼惜,还生出那许多事来。
几人吃了点心就坐在亭子里聊天,气氛轻松而温馨。
突然,一个穿蓝色褙子的丫鬟走过来,神色倨傲地说道:“夏姑娘,夏少爷,我们家老太太、太太和二姑奶奶都在那边亭子里,要你们过去见她们。”
今天甄府的丫鬟婆子都穿粉红或暗红的衣服,这是哪家的丫鬟?
书文冷嗤一声:“你们家什么老太太、太太是谁,凭什么她要我们过去见我们就要过去?”
那个丫鬟似乎没料到自己会被两个小孩拒绝,还被嘲讽,呆怔了一下,脸唰地通红:“她们怎么说都是长辈,你怎么能这么说话?”
“真好笑!”书文一脸不屑,“大街上随便一个人过来说是你的长辈,你就喊爷爷喊奶奶啊?丫鬟都这么没有规矩,来请人不先报上自家家门,就口口声声摆长辈的谱儿,这样没规矩的人家,我们还真不敢高攀。”
那丫鬟一张脸憋得紫红紫红,眼泪都快出来了,与刚才的倨傲神qíng简直判若两人。
唐氏也摇头道:“你到底是谁家的丫鬟啊?这么大架子?”
“我,我,”那丫鬟委屈得声音都哽咽了,“我是林家的,甄大太太是我们林家的大姑奶奶。”
“切,林家跟我们夏家有什么关系?长辈?还这么大架子?”书文又是一声冷嗤。这会儿如果是书杰,肯定会有顾忌,一是因为他不是甄子柔生的,对甄府比较客气,只要他们们没有危害到书瑶书文,他基本上都会忍让他们几分。二是他毕竟年长成稳些,考虑事qíng比较全比较远,书文就不同了,九岁的他最崇拜金喜达,xing格也越来越像金喜达的随xing、恣意。
第111章
唐氏心里也好笑,老太太?太太?还二姑奶奶?林家之前是郊边乡下的富农,有二十来亩良田。后来不知为什么跟族里、村里闹翻,卖了田进城开了个小豆腐坊,还做些腌菜卖。
林家的豆腐、腌菜恰恰合了甄老太爷(甄大富、甄大贵的爹)的口味,自己也总喜欢到林家摊子跟林氏的爹聊天,一来二去,关系不错,还结成了亲家。那时候甄家还没开酒楼,家境比林家只是好一点,也算门当户对。
甄家开了酒楼后,林家就负责给甄家酒楼提供豆腐、酸菜,也算伴着大树了。可惜林氏的父亲死后,林家的儿子、孙子多是不成器的,进了城、富贵了几日,吃喝嫖赌样样学会,加上林家人口多,一个豆腐坊、一个腌菜坊的盈利哪里够他们挥霍?也只能靠林氏偷偷地接济,这个丫鬟恐怕也是林氏找了什么借口送的吧?
另一边,林氏的娘张氏、大嫂、二嫂、弟媳妇、两个侄媳妇、还有侄女林玉坐在另一个亭子里正等着书瑶姐弟来见礼,今天那点心太好吃了,他们多吃了点,结果撑着了,跑到园子里来消化,听说书瑶姐弟在那玩,就想着趁书杰不在,吓唬那俩小的一下,把做豆腐的秘方说出来。都说夏宅的豆腐没有秘方,怎么可能?他们才不相信什么福气、运道能让夏宅在没有秘方的qíng况下,用一样的东西做出不一样的味道。只能是动作快、cao作隐秘、不容易被人发现罢了。
“奶、阿娘,书瑶那小蹄子滑得很,上次我问了半天什么都没问出来。”林玉担忧地说道。
张氏撇了撇嘴:“两个奶娃子而已,滑到哪里去?”
“娘,招财回来了,怎么哭哭啼啼的?”林氏二嫂眼尖,看到了刚弯过前面拐角处、哭着跑回来的丫鬟
“怎么回事?让她去叫两个小孩子而已。也会受委屈么?不是摔倒了吧?”林氏大嫂囔囔着,这丫鬟娇娇滴滴的,让她打桶水也会摔着,成天就会哭哭啼啼地也不知道要勾引谁?想到自家相公的眼睛总是滴溜溜往招财身上打转,她就气不打一处来。她的儿媳妇、也是她的娘家侄女跟她哭诉了好几次,说林崇老是跟招财眉来眼去的。
招财是林氏送给张氏的寿辰礼物,招财长得并不漂亮,但纤腰丰臀、前凸后翘的很是妖娆,因为总怀疑招财勾搭甄大富,林氏找了个由头把招财送去林家照顾她娘去了。免得张氏成天说她穿金戴银、丫鬟婆子伺候着就不顾老娘。
招财跑到张氏跟前还在哽咽:“老太太,夏家少爷说你们是什么东西,凭什么你们叫他们过来他们就要过来……”招财叽哩哇啦声色并茂。很是添油加醋了一番,她就是想让林家这几个泼妇闹起来,最好让林氏在宾客面前狠狠出丑,以报她被送去林家之仇。
张氏几个果然恼羞成怒,眼看就要怒气冲冲地冲去找书瑶姐弟算账。小林氏犹豫道:“娘,那两个娃子身边的妈妈是什么皇后娘娘宫里的人,连丁家的姑奶奶慕容大夫人都对她恭恭敬敬的,上次就因为那位妈妈,姐夫发大火,都不让我进甄府了。”这次要不是外甥甄柯宝成亲。她说不定还会被拒之门外。
林崇媳妇也道:“奶,还是算了吧?官家的人招惹不得。”皇后的人啊?距离他们的生活好远啊,是不是一伸手就能掐死他们?
张氏听到小林氏说慕容大夫人都要对一个妈妈恭恭敬敬的时候后脚跟就发软了。在她们这些人眼里,慕容府已经是高不可攀的富贵人家了,那俩小娃身边的妈妈究竟是什么人?
招财一见自己的挑唆就要功亏一篑,状似无心地嘟囔道:“再厉害,现在也不过就是个下人妈妈。我们林家大姑奶奶可是夏家姐弟的舅母,夏家少爷怎能这么不给我们林家面子?”
张氏一想。可不是?这也太下他们林家的脸了,何况那夏书文还抢了她小孙子“迎亲童子”的美差,让他们损失了一大笔。
招财到张氏身边有三个多月了,很能看出她的脸色变化,又继续喃喃道:“说我们林家老太太、太太不是长辈,那大姑奶奶总是嫡亲舅母吧?”
话音未落,张氏已经挥了挥手吩咐道:“去请大姑奶奶过来。”她今天一定要想法子弄到秘方,两个小娃子嘛,吓一吓哄一哄就出来了。呃,那个什么妈妈厉害,就把她请到别处去,别让跟着。
招财应声而去,脸上掠过一丝得逞的冷笑。
林氏这会儿正陪着几位太太说话,招财慌里慌张地跑过来:“大姑奶奶,老太太、太太她们要夏家少爷、姑娘去见他们哩,夏家少爷说林家跟夏家没有关系,不肯去拜见。老太太很生气,说夏家少爷姑娘不给林家面子,要大姑奶奶马上过去呢。”
几位太太立时“窃窃私语”起来:
“这林家穷酸破落户的,架子倒挺大!”
“跟两个小孩子计较什么?真是!”
“舅母的娘家亲戚,本来也就是可认不可认的拐弯亲戚,见面打个招呼就是,还要求人家去拜见?”
52书库推荐浏览: 双子座尧尧 市井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