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氏姐弟快速地吃了离他们最近的菜,将碗里的饭吃过一半后,开始喝汤。喝了一小碗汤后便接着吃,将眼前不大的碗里的饭吃完,就放下了筷子。
然后冲着香玉开心地笑笑,“谢谢香姨,我们吃好了。”
接下来是许老爹带回来的铁柱,也放下筷子,冲着许老爹瓮声瓮气地道谢,“许老爹,我也吃好了。”
最后放下筷子的是那两个齐震带来的孩子,吃完拍拍肚子,道:“我们也吃好了。”
看齐震没回答,年纪大些的那个说:“我们经常打架,饭量大。”
小的接着说:“真的只有七分饱。师父,能收下我们了吗?”
齐震板着脸道:“明日再说。”
“是,师父。”虽说如此,两个孩子还是很恭敬地叫齐震为师父。
齐震也没纠正他们,只道:“你们无父无母,无名无姓,以后就跟我姓齐吧。你,老大,就叫齐壮志;小的就叫齐凌云。你们明日都报上姓名年纪,若是明日你们的肚子没事,就按年纪排师兄弟。”
“是!”五个孩子再次互相看了看,一起说道。
香玉看到了这里微微笑了,这些孩子或许能在不远的将来打出一片偌大的名号呢。届时,洛香村才是真正扬名之时。
☆、第321章 天旱种点啥
第321章 天旱种点啥
晚间,香玉洗漱gān净,拖着一身疲惫钻进了被窝,立即被谭墨拉进了怀里。
男人的气息扑面而来,这味道让香玉很是心安,枕在厚实的胸膛上,听着qiáng健有力的心跳分外踏实。
“小墨,你说我是不是有点太折腾了。”香玉觉得自已这想一出是一出的毛病真的不好。
谭墨笑着将她抱紧,轻声道:“说啥呢,你的事就是我的事。何况这些事都是利国利民的大事儿,好事儿。说不定你还能因此而得个封呢!”
“封?封啥?”香玉不以为然道:“我可不喜欢那些个诰命夫人啥的。何况,要想成为诰命也不容易,不想让咱们的孩子为了名利而作官。自由自在的多好。”
谭墨沉思了一会道:“为啥是咱们的孩子为你挣诰命?我也能,别把我扔一边不管呀。”
香玉主动爬到他身上,捧着他的脸道:“我不想悔叫夫君觅封候,我想要老婆孩子热炕头。”
“傻瓜,老婆孩子热炕头是男人说的。”谭墨捏捏她的脸道,“别担心,你的夫君有能力为你做这些事,一点也不要放在心上。心安理得地享受这一切就好!”
香玉嘿嘿笑道:“那我就做小墨的米虫好不好?”
“好!”
说着,谭墨一翻身,两个人的位置调了个个儿。
chūn宵一刻值千金,两人深知这一点!
次日,香玉早早地起chuáng,自从练了《玄女九变》后身体越来越好,晚上折腾一番后,再也不会腰酸背痛了。
她要去看看那五个孩子的qíng况,是不是跟她心中的想的那样。说实这五个孩子她都喜欢,况且她也不想再面试学徒了,面对那些啥也不懂的小屁孩,真的好痛苦。
来到外面,五个孩子jīng神抖擞地跟着谭墨围着外院跑,虽然气喘吁吁,却耐力十足。
“真是青chūn无敌呀。”香玉羡慕这些孩子,她在想,若是自己在这么大的时候来到大明朝的话,后来会是个什么模样?还会不会遇到谭墨?
迎着朝阳,五个孩子跑得满头大汗,今天的晨练算是完成了。接下来是齐震和许老爹的训话。
齐震来到排成一排的五个学徒跟前,板着脸点头道:“很好,你们经受住了我第一次的考验。现在可以成为谭香医馆的学徒了,希望你们再接再厉,成为真正的大夫。”
他刚说完,从不怕生的齐壮志道:“师父,我们成了学徒就可以叫你师父了是吧?”
齐震笑了,“当然不行!这才是第一次考验。不只是我,许老爹也是如此,还有你们的香东家,她也会给你考验的。也就是说,你们若是不合格,随时可以被取消资格。”
几个孩子的表qíng立即变了,再也不复之前的嘻嘻哈哈,气氛为之一凝。
听到这里不知道说什么好,齐二哥的要求太高了点吧?便呵呵笑道:“说啥呢,不要叫我香东家,说得我好像有多老似的。你们叫我香姨吧,不过,考核还是有的。要知道就算是我们谭香馆里的学徒也是要有很高的医术,我们谭香医馆以后要在大明朝创出一番名头,就靠你们了,可有信心?”
五个孩子你看我,我看你,均都瞪着眼看香玉,他们不明白这话的意思。
香玉皱皱眉,她这话是不是太前卫了?看来自己真不适合作领导的角色呀,瞧瞧,连鼓励人的话都不会说。
突然,许铁柱大声道:“香,香姨,我有信心!”
香玉笑了,点头道:“好,相信铁柱,以后一定是咱谭香医馆的骄傲!”
“嘿嘿!”许铁柱就是那个铁柱,是许老爹发现的,也就跟着许老爹姓了许。
有了第一个表态的,其他的孩子也接二连三地说有信心。
齐震也笑了,看了眼香玉,默默地点头,表示她这话不错。
然后对着孩子们道:“大声点,没听到!”
“有信心!”五个孩子大声说,中气十足,脸面红红的,好像这三个字点燃了他们心中的热血。
就这样,五个孩子住在了谭香园的竹屋内,天气也越来越暖和,很快便进入了谷雨时节。
三嬷嬷也适应了谭香医馆的先生的角色,香兰虽然出嫁了,她和洛蔓儿一样想成为女大夫,便用心地学着三嬷嬷教的一切。
还有翠花婶子家的闺女娟儿和牛佳燕也是谭香医馆里的一员,他们不但要学三嬷嬷关于接生的计艺,还要跟着许倩学认药糙和药理知识,为了以后能跟着香玉学更深的医术而努力着。
谭香园又恢复了往日的热闹,香玉特别喜欢这样的生活,连京城的cao心事都差不多要忘了。
这天是下种子的日子,去年光景好,大家手里也有了余钱想把家里的那几亩地种成水稻,想让家里人也能吃上白米饭。
在这里,白米饭是比白面还要稀罕的东西。手里有余钱了能买种子了,自然得种上卖价高,又好吃的稻米。
可是香玉却犯愁了,不知道要种点啥,她问过福伯,说是来洛香村这些年了,年后的日子从来没有这么旱过。
大冬天的北方怎么能判断旱呢?自然是看下雪量。
都说瑞雪朝丰年,这话一点都不假。雪下得少,不但无法滋养土地,连深藏地下的虫卵也不能冻死。来年的庄稼也就相当于少了两层防护。
何为两层?一是没有雨水,二是病虫害!
若是天热了后不再下雨,或是下的雨不逢时,基本上收不了几粒米的。所以香玉犯愁了。她特地请来三嬷嬷,想再支支招。
三嬷嬷叹了口气道:“咱村里的人大多数都种了稻米,可我觉得这老天爷有点玄乎。按理来说咱洛香村离南山近,外面大旱咱这里也不会旱着。可我还觉得不踏实。唉,反正咱家也没地了,也就不再cao这个心了。
52书库推荐浏览: 筱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