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第一公主_罗青梅【完结】(336)

阅读记录

  裴英娘脸色微沉。

  这一天竟来得这么快。

  李贤还没离开长安,武皇后已经迫不及待试探李显和李旦。

  李贤肯定不止想见李旦一个人,李显应该也去送行了,刚好趁着两位亲王出城,把她们召进宫,武皇后的意图,昭然若晓。

  她和赵观音,一个是相王妃,一个是英王妃,此次奉命进宫,谁把xing命留在宫里,谁的丈夫就是下一个太子。

  裴英娘在嫁给李旦的时候便准备好了逃生的法子,并不慌张,抬手掠掠发鬓,淡笑道:“容我进屋换几枝鲜亮钗子,装扮一番,母亲爱看我们打扮得漂漂亮亮的。”

  近侍心下大为诧异,他刚从英王府过来,英王妃听说武皇后要见她,吓得汗流浃背,一张芙蓉面,霎时惨白,相王妃竟然还能笑得出来。

  相王和英王都被人绊住了,料想王妃耍不出新花样,近侍恭敬道:“王妃请便,奴在外头等着。”

  裴英娘进屋换了身窄袖胡服,宝蓝地小花瑞锦翻领长袍,踏皂靴,梳简单的圆髻,戴罗帽,一串串取下腕上的镶金翡翠镯子、金臂钏、珠串,叮嘱长史,“等郎君回来,劝他不要冲动。”

  长史叹息道:“娘子不怕么?”

  裴英娘淡淡一笑,这一天总是要来的,早点来也好。

  她叫来阿禄,说了折扇的事,“jīng致的有几百柄就够了,多预备些素纸扇面的折扇,请书坊的人把流传最广的诗作画在扇面上。”

  时下士人喜欢追捧文人才子,不出几天应该就能卖光。

  阿禄应喏。

  主仆两个商量了其他琐事,外边近侍开始催促。

  “我走了。”裴英娘起身出去,炽热的光线洒在她身上,锦袍上的花纹闪闪发亮。

  只有长史明白她此刻进宫意味着什么。其他婢女、仆从懵里懵懂,半夏和忍冬有点委屈,因为裴英娘这一次不让她们随身伺候。

  裴英娘坐进宫里派出的卷棚车里,车轮转动,沉缓的轱辘声响中,相王府越来越远。

  到宫门前时,牛车嘎吱一声停下,换上人力牵挽。

  顺着纵街一路往北走,半个时辰后,近侍的声音响起,“王妃,到了。”

  梳高髻的彩衣宫婢迎上前,搀扶裴英娘下车。

  她抬头看一眼巍峨庄严的蓬莱殿,余光看到赵观音也正仰头注目皇后的寝殿。

  赵观音特意装扮过,穿翟衣礼服,戴花钗,贴花钿,饰面靥,粉光脂艳,雍容华贵。

  “十七娘也来了。”

  裴英娘向她颔首致意,两人心照不宣,相视一笑。裴英娘笑得平静,赵观音笑得淡漠。

  嘎吱嘎吱,身后传来车轮轧过石板的声音,还有人?

  裴英娘扭头去看,一个簪金钗、梳倭堕髻、面容秀丽的妇人怀抱杏huáng地宝相花纹襁褓,在众人的簇拥中欢欢喜喜踩着脚凳下车。

  是韦沉香。

  裴英娘扬眉,韦沉香不会以为武皇后召她入宫,是为了封赏她吧?不然她怎么一副喜气洋洋的样子?

  李贤被废,只剩下李显和李旦两位皇子,长幼有序,二圣肯定会册立年长的李显为太子。韦沉香想想就觉得激动万分,这些天睡觉都睡得不安稳——高兴的,李显成了太子,她的女儿岂不就是郡主了?等李显即位,裹儿就是长公主,她说不定能当上贵妃!

  韦沉香被即将到来的显耀荣华迷花了眼,看到裴英娘,不像之前那么热qíng客气。亲王的王妃虽然尊贵,怎么比得贵妃呢?她可是要成为贵妃的!再进一步,说不定成为一国之母,大唐皇后!

  裴英娘没理会满面红光的韦沉香,这会儿她有多高兴,待会儿就有多失望。

  事实证明,韦沉香不仅仅只是失望那么简单,她当场涕泪齐下,哭得梨花带雨。

  武皇后没有见她们,直接命人把他们关押起来了。

  内廷的私狱,全部由武皇后的心腹把守。

  她们被关在一间空dàngdàng的屋子里,房中铺设簟席,没有任何家具陈设,连放茶盏的小几都没有,可能是怕关起来的人利用器具击伤看守的人。

  韦沉香抽抽噎噎,哭个不停。刚才她离开英王府时,满心以为天后要册立太子,所以先接见赏赐她们这些女眷,那些宫人一个个甜言蜜语,态度温顺恭敬,为什么一进宫,什么都变了?

  见母亲哭泣,李裹儿嘴巴一瘪,跟着哇哇大哭起来。

  韦沉香伤心难过,没心qíng安抚女儿,任她哭泣。

  赵观音皱眉,想想自己的处境,没有多管。

  裴英娘最为自在,端坐着吃茶。

  “十七娘不怕茶中有毒?”赵观音不想听韦沉香的哭声,起身挨着裴英娘坐。

  四面窗户紧闭,还是有光线透过槛窗,漏尽室内,空气中粉尘浮动,今天是个晴天。

  裴英娘笑了笑,看着杯口萦绕的热气,“我和阿嫂说句实话,你的茶水里或许会有毒,我的不会。”

  赵观音怔了怔,为裴英娘的自信笃定。

  沉默半晌后,她苦笑着道,“也是,圣人疼爱你,你和我不同。”

  “不完全是因为圣人。”裴英娘呷一口茶,岔开话,慢慢道,“阿嫂是什么打算?”

  不管李旦来不来,她都能安全离开蓬莱殿。赵观音确实和她不同,李显来,赵观音还能活,如果李显不来,她必死无疑。

  武皇后的暗示很明显,想要太子之位,就得装聋作哑。

  赵观音垂下眼眸,望着簟席上细密的刻花纹路,“听天由命罢。”

  作者有话要说:

  目前比较靠谱的说法,唐朝时没有出现折扇,至少初唐是没有的

  第174章

  终南山千峦叠翠, 虽是夏季, 仍可见云层之上雪峰绵延,钟灵毓秀。

  李贤的车驾已经走远了。

  马鸣嘶嘶,李旦站在山道前, 风chuī衣袂飞扬。

  “阿弟……”不知是不是山风太冷,李显哆嗦了两下, 小声问, “你刚刚和六兄说的话,是什么意思?”

  什么韩国夫人,魏国夫人,还有赵道生, 安定思公主……

  李旦瞥李显一眼, “你听见什么了?”

  被他淡然的眼神一扫, 李显没来由觉得怕,下意识道:“我什么都没听见!”

  李旦嗤笑,“你听见了也没什么。”

  贺兰氏引导李贤怀疑自己的身世, 李贤派人去查, 查来查去,确实查到许多疑点, 比如他的出生日期和武皇后的产期似乎对不上,一个妇人,怎么可能在两年内连生三个孩子,中途还有过一次流产?

  确实不可能,李贤查到的传闻有几分真, 但也不全准确。因为他的出生没有什么异常之处,被篡改生辰的是李弘和夭折的安定思公主。

  李旦知道真相,不过他没有提醒李贤。他坐视李贤落实怀疑,最终铤而走险,孤注一掷。

  “七兄。”车驾消失在山林深处,他掉头往回走,“六兄如果继位,你我的下场,不会比五兄好多少,所以我不帮他,你明白吗?”

52书库推荐浏览: 罗青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