鸾归桐_斑之【完结】(355)

阅读记录

  越来越黑。

  浓墨般的黑从高空漫下来,几乎是霎时间就笼住天地间,黑的让人窒息。

  这一切发生的太快。

  她听见宫人们惊慌失措的呼喊声。

  日食了。

  很快响起了敲锣打鼓的声音和底气不足的叫喊声:“天狗退去,天狗退去。”

  约莫半刻钟后,黑暗弥散开去,光明重现人间。

  她听见许多人松了口气。

  可她的心却提的高高的了。

  皇帝自称天子,现下yīn侵阳,即上天降异象警告天子明示他做错了事qíng。

  而现下——

  正碰上度田。

  各郡国本就反弹的厉害,再拿着这个把柄还不知道给刘秀多大压力呢。

  翌日,天子为日食降罪而不至大殿早朝,转到偏殿旁的小殿进行早朝,以示悔过。

  可这远远还不够——

  各郡国要的不是天子的悔过,而是停止度田。

  她这一夜翻来覆去地睡不着。

  翌日起来,她推开窗。

  竟然下雪了?

  她讶异非常:“这都四月初了,怎么还下雪?”

  旋即又止不住地心往下沉:这是不是又一次天降异象?

  青素闻言却愕然:“殿下昨夜没睡好吗?现在是二月啊。”

  二月?

  她大为骇然。

  几乎是不假思索地追问道:“哪一年?”

  青素被她吓住了:“……建武十七年。”

  十七年?

  她看到了未来。

  郭圣通不敢太过激动,继续问:“度田怎么样了?”

  青素:“您忘了吗?去年十月陛下平定了叛乱啊。”

  郭圣通还没来得及说什么,天又一次黑了。

  又一次日食。

  又一次天降异象来警告天子。

  她的心沉到了谷底。

  原来度田前后发生了两次日食。

  她不知道为什么这辈子逃过了第一次日食。

  可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

  欧阳歙因度田赐死,又斩河南尹十余人,继而掀起了全国xing的反抗。

  刘秀好不容易平定叛乱,却连着日食两年,天降异象。

  这意味着什么?

  是上天错了?

  还是刘秀错了?

  不——

  他们都不能错!

  错了就是动摇根基,那谁来负责?为天的责问负责?

  ☆、第三百二十六章 来客

  哪怕知道这是在梦里,这是前世,这是已经发生过的事qíng,但郭圣通的心还是提到了嗓子眼。

  平乱易,平心乱。

  连着两年日食,朝臣宗戚还有各郡国会如何议论?

  qiáng大的舆论压力下,刘秀还能坚持下去吗?

  坚持的话,会不会引发更严重的反弹?

  而就此放弃,不仅意味着前功尽弃,还意味着君权被践踏。

  正如刘疆所言,刘秀现在很难很难吧。

  可她——

  她什么都为他做不了。

  既如此,那他选择始终陪伴着他的yīn丽华又有什么错呢?

  她满心苦涩地睁开眼。

  眼前的一切忽地剧烈地震dàng起来,她慌忙扶住身边的几案,

  可柱梁竟然轰然向她砸过来——

  她大骇,厉声尖叫起来。

  “桐儿……”

  耳边传来急切的呼唤。

  她惴惴然地自梦中醒转过来,正对上刘秀关切的眼眸。

  她长出了一口气来缓和激烈的心跳,而后出自本能地摇头。

  这梦太长太真,但她想她现在应该是回到现实中了吧?

  毕竟,前世的她此时早已失宠。

  “做噩梦了吗?桐儿。”他搂她入怀,轻轻拍着她的后背安抚着她,

  她身心俱疲,没有心思编造一个恐怖的梦境,只含糊其辞应付了两句,便坐起了身子来。

  “我饿了,你饿吗?”

  刘秀也坐起身来:“想吃什么?”

  郭圣通想了想:“汤饼吧,大冬天的没有比吃碗热汤饼更好的了。

  用乌jī汤下,卧个荷包蛋,再下把菘菜。”

  寒冬腊月的,新鲜蔬菜都是官园覆以屋庑,昼夜燃蕴火催生的。

  比之chūn夏自然生长的,味道自然是要差点。

  就连刘康都摇头叹息,说缺食材之本味。

  可汤面里不下点小青菜,实在是少了点什么。

  刘秀理解不了少了什么,但现下他也随波逐流:“行,朕也要一份跟你一样的。”

  他拉过被把郭圣通团团围紧,穿上鞋下了地:“还得要一会呢,等快好了再下地吧。”

  他走后,郭圣通便果真呆呆地枯坐着。

  她想弄清楚前世的一切,但如今更重要的是明年二月会不会发生日食?

  今年chūn天是侥幸逃过了,可明年呢?

  连着两次天降异象都能逃过?

  她不认为能如此好运。

  而一旦日食,哪怕只有一次,也会让豪qiáng巨富们抓住把柄!

  天子,天子——

  既为天之子,如何能不顺应天意?

  她无法想象那时qíng景。

  她闭了闭眼,把脸埋向被中。

  一阵脚步声响起。

  刘秀回来了。

  身后还跟着端着托盘的青素。

  她忙收敛心神,掀开被子下地。

  汤饼是把和好的面团托在手里撕成片下锅煮熟。

  郭圣通自小就爱吃汤饼,因着这个齐越宝还练就了一手绝活,他的面片能薄如纸。

  可卫国还是不满意,她前段时间撅着嘴问郭圣通:“不能细一点吧?这样会更方便吃一点。”

  郭圣通笑:“汤饼汤饼,自然得像饼一点。”

  说着无心,听者有意。

  母女俩说过就算,都没当回事,却叫青素上了心,特意去了趟少府问齐越宝能不能把汤饼做成细长条的?

  齐越宝自然是一拍手连声说能。

  他一头扎进厨房,反复和面拉面。

  他先用jī蛋调和用细绢筛过的面,再揉搓如箸著大,一尺一断,盘中盛水浸。

  宜以手临铛上,揉搓令薄如韭叶,逐沸煮。

  这样一碗全新的汤饼端上食案,立刻就征服了所有人。

  孩子们喜欢不用再一片一片夹着吃,而是一筷子一筷子往里送的感觉。

  刘秀喜欢它筋道的口感,而郭圣通喜欢它更能吸收汤味。

  jī汤澄清,椭圆的荷包蛋,白葱花,绿香菜末……

  还有酱牛ròu、拌海带丝、拌金针菇三样小菜。

  浓郁的香气氤氲开来,郭圣通吸了口气,由衷的笑意漫上她的嘴角。

  面食好克化,因此母亲在她小时候总是给她吃各种面食,

  而吃一碗热气腾腾的汤饼最能叫人心qíng愉悦。

  她执起筷子大口大口地吃起来。

  一碗热汤饼下肚,浑身都舒服起来。

  刘秀陪着她又在殿中踱步一刻钟消食后,两人才重新洗漱躺下。

52书库推荐浏览: 斑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