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此时首辅赵东楼没有想到,他亲自帮先皇拟定遗诏又亲自颁布的皇位继承人会在一入城的时候,就给了他一个下马威。
第61章 上疏
邹恺入京后登基前的接待路数是在赵东楼的授意下安排的,从东安门入宫,然后到文华殿暂住,可是却被邹恺拒绝了。他出身皇家,再清楚不过这样安排所蕴含的意思,这意味着他是以皇太子的身份进入皇宫,而不是新继任的皇帝。
邹恺很愤怒地拿出堂兄的遗诏,向接待他的官员表示,自己是根据这个来京城继任皇帝的,而不是皇太子,他必须要从正南的天德门入宫进奉天殿,谁若是敢拦他,等着他登基后一定没好果子吃。
可惜这帮官员为了所谓的礼法大义并没有因为他的恐吓而屈服,邹恺无奈,最后放言:要么按他的要求做,要么他从哪儿来回哪儿去,皇帝谁爱做谁做。
先皇遗诏已颁,皇位承继岂能儿戏,负责接待邹恺的官员们不由得傻了眼,只得乖乖地按邹恺的要求将他迎了进去。
赵东楼得知这个消息之后,只当是新皇年少气盛耍xing子,付之一笑,似乎并不在意,然而心里却暗暗存了心思,要给邹恺一点顔色看看,让他明白朝堂上当家主事的人究竟是谁。
自邹恺入京,顾越便格外关注有关他的消息,听说入宫时发生的这件事后,他不由得要为邹恺叫一声好。先前那帮人安排的皇太子即位式的路线,他是知道的,料想邹恺不能接受,也提出过异议,只不过实在是人微言轻,根本没人拿他的话当回事,如今这安排果然在邹恺这里吃了瘪,让他在佩服邹恺的同时,更加坚定了要与这位少年天子同声共气的决心。
邹恺登基后的第五天,在赵东楼的授意下,当着满朝文武,礼部尚书程茂上了一道奏疏,洋洋洒洒地数千言引经据典地表达了两点意思,第一点就是,邹恺已经不能再认先前的亲生父母为父母了,他得认先皇建德帝的父母为父母,至于他原来的亲生父母则必须要改称叔父叔母。第二点是,谁若是反对第一点,就可以认定谁是jian臣。
邹恺气坏了:“父母也是可以随意改来改去的吗?!”他堂堂一个皇帝竟然连认谁作父母这种事也要被大臣们安排,这皇帝当得也忒窝囊!
他的怒火被无视了。程茂的礼部尚书并不是吃gān饭的,洋洋洒洒几千字也不是白写的,当即各种经书典籍各种示例金句说得邹恺一愣一愣地无言以对。首辅赵东楼不失时机地站出来表示:程尚书说得没错。满朝官员纷纷附和,竟无一人反对。
邹恺算是明白了,首先赵东楼在朝中的影响力不可小觑,其次,以自己的这点水平跟这帮书山文海里爬出来的读书人打嘴仗毫无胜算。
于是,他想到打感qíng牌试试,退朝之后便请了赵东楼进宫,放下皇帝的架子,恭恭敬敬地以晚辈的口气肯定了赵阁老的功绩,表达了自己认他人为父母是如何地伤心难过,必须要给自己亲生父母一个名份,希望赵东楼能够成全。
赵东楼多年修炼的老狐狸,自然也不会当场表示拒绝,只说他一定会慎重考虑皇帝的意见,与大臣们再商量商量研究研究。然而,一去之后便没了下文。
邹恺气得咬牙,gān脆一不做二不休,按自己的意思写了手谕发给内阁,要追封自己亲生父亲为皇帝,封母亲为皇太后,结果直接被内阁给驳了回来。
内阁被赵东楼把持,朝中没有支持自己的大臣,靠自己翻典籍找依据都不知从何找起……十四岁的邹恺陷入了深深的无助和绝望,他娘还想着进京来当皇太后呢,现在连儿子都要弄没了,这叫什么事儿!
展云端一直通过展谦和展诚在密切关注着朝中大事,听说程茂上了这样的一道奏疏后,她立即给顾越写了她曾经说过的回信,只是信的内容却是与儿女私qíng没有半点关系,而且只有短短十六个字:顺应上意,全力支持,机会难得,切勿畏缩。
前世里邹恺即位后,也曾围绕着他父母的名分问题在朝堂上展开过争论,当时以赵东楼为首是一派,以顾越为首是另一派,此后的十几年里,便是顾越扳倒赵东楼然后自己顺利上位的过程。
然而,前世里顾越不仅是新科探花,顺利入了翰林院,而且还是都察院御史展谦的爱婿,无论地位声望人脉,都比这一世要好得多。所以展云端很担心,他是否还能和前世一样,下定决心做邹恺的马前卒,站到权倾朝野的首辅赵东楼对面去。她的这封信便是鼓励他大胆做出和前世一样的行动。
此时的顾越也早已经看到了那封让皇帝改爹妈的奏疏了,还是他的顶头上司亲自泡制的,近一年来他jīng研礼经,在他看来,程茂的这封奏疏看似有理有据,实则qiáng词夺理、漏dòng百出。
他按捺不住自己对它的蔑视,当晚便费了一整夜的功夫,针对这封奏疏另写了一道上疏。只是在要不要提jiāo给皇帝之时,他有些犹豫了。这道疏一旦jiāo上去,他便是要正式与赵东楼为敌了,一定会遭受到对方的打击报复。
这时,展云端的来信给了他莫大的勇气。展云端说得没错,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皇帝正陷于困境之中,这个时候只要有勇气抗住过程中的打压,坚定地站在他那边帮助他,将来一定能获得极其丰厚的回报。
看到顾越的上疏后,邹恺激动得跳了起来,这封奏疏和程茂的那封一样,旁征博引,写得花团锦簇,表达的观点却是完全相反的:邹恺完全没必要认别人做父母,他想给自己的父母上尊号合qíng合理。
邹恺想起了这个曾经来过简王府的年轻人,当时顾越的才学谈吐给他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这样的奏疏出自顾越之手他一点儿也不惊讶。让他惊讶的是,像顾越这样的人才为什么没有进翰林院,而是在礼部连个正式官职都没有地观政!
他立刻召见了顾越,就着这封奏疏两个人聊了很久,第二天上朝的时候,邹恺便让人将这封奏疏当众宣读,想看看这帮意图让他失去亲生父母的官员还有何话说!
百官一片哗然,程茂差点没气晕过去,他堂堂一个礼部尚书竟被下面一个不入流的观政学士打脸打得啪啪的。赵东楼却不慌不忙,表现得十分高冷,他轻蔑地说道:“这等不入流的微末小人,有何资格参知政事?!”
他这样的一句话,等于是轻飘飘地就否定了顾越这一整篇奏疏的价值。邹恺气得涨红了脸,当场回应道:“朕这就封顾爱卿为翰林学士,谁敢说他不入流!”
翰林学士是翰林院正五品职衔,即使是状元,初入翰林院也不过从六品的修撰之职,顾越从观政的三甲进士忽然一跃成为翰林学士,这升级速度令人咋舌!
然而,皇帝在大庭广众之下说出来的话,是断没有可能自己收回去自己打脸的,顾越的升迁已是定局,对于赵东楼来说,区区一个五品翰林学士也不算什么,但是他意识到了更加严重的一个问题。
虽然眼下还没有人敢公然跳出来明确跟顾越站在一个阵线,但是顾越这道奏疏以及他上疏本身的这样一个行为,已经在一些人的心里植入了另外一种可能,那就是背离他赵东楼倒向新任的皇帝。如果不及时将这件事压下去的话,他自己这边的阵营必然四分五裂。
52书库推荐浏览: 红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