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心不改_高楼望月【完结+番外】(216)

阅读记录

  “简郡王的意思是让老朽代父收徒?”傅老太医还有点犹豫,要不要和夏家真这么亲近上。

  “好,这可是好事,寿宴上的许诺,十几年的勤奋好学,终于得到圆满的结果,好好。”李尚书一琢磨就赞成道。

  傅老太医没法再推了:“就不知夏三姑娘愿不愿意?”

  “夏百合见过师兄。”夏百合当下就拜倒改了口。

  “……好……师妹请起……”代父收徒是做他师妹而不是他徒弟?傅老太医没来得及细想,但人家已经行礼了,师妹就师妹吧。

  师妹?那他们夫妻认了个gān女儿,还长辈分成了傅老太医的长辈?李尚书起先也是觉得代父收徒是做傅老太医的徒弟,怎么成了傅老太医的师妹了?

  不过无论是师妹还是徒弟,他李家都不吃亏,所以看着傅老太医自己都没意见,李尚书绝不多话。

  小珠弄错了……只有尤少君明白自己的青梅竹马犯了常识上的错误,他的本意也是让傅老太医收徒的,结果夏百合给理解成了代父收徒是做大傅老太医的徒弟。

  反正哪个都是傅老太医,小珠没吃亏就成,尤少君才不会再解释呢。

  夏百合一下子成了傅家的女徒,那傅嘉勉说让李家找夏家三姑娘的话,就不是推卸而是推荐了,夏家不能再气傅家,当然更怪不得李家,皆大欢喜,皆大欢喜……蒙的只有傅嘉勉。

  他没用脑子冲口而出的祸好象是解决了,但怎么却多了个长辈,比他还年轻的长辈,却是他和一gān堂兄弟姐妹的姑奶奶,是他伯伯父亲叔叔的师姑……傅嘉勉觉得自己回去之后要揍他的不只他爹了,得排队来了。

  傅老太医身为太医,背后一族人的身家xing命都系在他身上,他向来是谨慎从事的,可医德也不敢忘,这认了师妹夏百合的诊断结果他更得关心,当下就问道:“师妹刚才给李家二少爷看了,他的病你能治吗?”

  “我开了方子,不过医案还没写。”夏百合把药方递给傅老太医。

  傅嘉勉实在忍不住也过去瞧着,万一这便宜姑奶奶开错了药,那他肯定会被李家怨恨的,傅家的颜面也保不住。

  傅嘉勉自幼学医,什么药治什么,什么为君什么为臣他背了许多,一看夏百合的方子正是活血化瘀的,药量上也没问题,整个看和他爷爷开的药方差不多,他爷爷的方子没治好李进,这方子能治愈?

  ☆、第二百二十二章 传奇一生

  算了,吃不坏就行,傅嘉勉对药方没敢再多嘴,心安了就退到祖父身后,傅老太医则越看药方越心惊。

  这绝不是初学医的人能开出来!

  所谓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傅家长辈对傅嘉勉医术的评价是“一瓶水不满半瓶水晃晃”,他还没有独立行医开方的资格,看药方也只能看出明面上的一些东西。

  傅老太医却是行医四十多年,有资历有眼力的,面上也能不露痕迹,“师妹给李二少爷诊断过,嗯我问你,在他受伤最初昏迷未醒时,如果你在场,会用什么办法唤醒他?”

  这是考她?治病的事人命关天,夏百合药方都开了,再藏拙也没意思,她想了想说道:“用针灸,金针刺巨阙,风池**。”

  病人昏迷喂不进汤药,选择针灸没啥不对,要换了他也一样,傅嘉勉对此没吃惊,倒是夏百合选的两个xué位,那正是他祖父之前给李进行针的xué位,她不会事先看过脉案了吧?

  傅老太医点点头,用这**位不算险招,他父亲在世时,还曾对重伤昏迷呼吸要没了的病人,针刺喉部天突xué让其能畅气的。

  “我看师妹开方,用的是内服药?”傅老太医又问道。

  这是问她药方的依据了,夏百合解释道:“外用之药属于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可是伤科疾病,无论是脏腑,经络,或是皮ròu,筋骨,哪里受伤其实都属于气血运行不畅,气血于人的身体是无处不在的,气属阳血属yīn,yīn阳失衡则易生百病,所以外伤也需内治,调理气血。”

  朱珠他们家也是出名的中医世家,她爷爷幼年时就是把医书当启蒙读物的,熟悉文字会认药材后,就在他家的医馆从抓药做起。

  不过当时的朱家和许多老中医一样,是全科,来个病人就给看,妇科和儿科都给治,等国家有难朱珠她爷爷投笔从戎当了军医,因为战场上的特殊需要,朱爷爷才主攻伤科的。

  我方的抗击侵略战争条件格外的艰苦,缺药少药成了家常便饭,战士们一旦重伤,手术后没有消炎药,感染成了一大难关,侥幸没感染的,术后养伤也是件难办事……谁知到哪天就又围*剿,扫*dàng,部队不得不转移了?

  朱爷爷当然是希望战友都能活下来,他靠家传和自己摸索,创出一套手法,不用x光片子,靠手就能让骨折处复位,再外敷内服,能不手术动刀的就不用。

  所以朱家外伤内治这一学派,其实是战争给bī出来的。

  但恰恰与这时空傅家的理念相和,傅家祖传医药世家,有记录可查的足有六代,最把傅家发扬光大的就是傅老太医他爹,现在已故人们提起来尊成大傅老太医的傅兆兴,要知道这个“大”字,不只是为了和傅家儿孙区分,这代表的是整个医界对傅兆兴的肯定。

  傅兆兴成名在一次大灾之中,那是九十多年前的事了,江南一带遇上了百年一遇的洪灾,人们也是缺医少药,而且洪水可不管谁家有钱谁家做官,只看你住的地势高低,淹起来没商量。

  当时有位京里的侍郎告老还乡当了乡绅,他住的地方就是地势比较低的,乡绅还有个老娘在,老太太坚信洪水不会到自家说什么也不肯先走,结果洪水冲进家门她又吓着了,急急忙忙的逃跑,把脖子给摔伤了。

  伤得还不轻,看过的郎中都说要手术,老太太听了更更怕,她坚持不肯动刀,乡绅细问郎中,也说老太太年纪大术中不敢保证,乡绅是个孝子,听着更不敢让老娘动刀子了。

  于是乡绅用的是张榜求医的办法,揭榜的正是当时还不到二十岁的傅兆兴,可人家真是有本事的,他用手给正骨,外敷内服加夹板固定,老太太的伤还真好了。

  傅兆兴之所以揭榜却不是为自己,他祖传学医懂得大灾后必有大疫,听说乡绅原在户部任职人脉广,希望乡绅能弄来大批的糙药救江南一带的百姓。

  乡绅也是有故土之qíng的,他出钱出人帮着傅兆兴组建了几支医疗队,消毒防疫治病救人,连朝中派出救灾的钦差都知道了,给报了上去,皇帝听闻当然要赏,而且皇帝觉得傅兆兴整个医疗队相当有水准,想着让太医院也学学,于是傅兆兴进了京。

  傅兆兴才进京,京城某王爷的小儿子,因为淘气爬上了花园的假山,结果给摔了,伤到脑子昏迷不醒,又是傅兆兴去给治好的。

  那王爷就只这么一个儿子爱如珍宝,傅兆兴救了他儿子,他便推荐傅兆兴进了太医院,傅兆兴从此走入天下人视野内,开启了他传奇的一生。

52书库推荐浏览: 高楼望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