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击的王妃_桔子面条【完结】(269)

阅读记录

  若是认了在膳食里下毒,那就只有死路一条。李氏连忙跪了下去,朝着顾天晴磕头道:“娘娘,这早膳里的毒不是老奴下得啊。早膳从御膳房送来经过了许多人的手,兴许是御膳房的厨子,又或者端膳食的宫人,有人想下毒,肯定有许多法子。”

  顾天晴气得将李氏狠狠一脚踹了出去。

  李谚没有毒死,赔了一只宠猫,如今李谚身上还无半分罪责,问题居然绕到下毒的人是谁身上了,她真是半点好处都没讨到。

  而且此事之后,李谚肯定会心生警惕,想要毒死他就没那么容易了。

  顾天晴越想越气,盯着李氏的眼神也布满了杀意。

  顾天澜轻轻推了李谚一下。

  李谚像是瞬间明白过了:“母后,那李嬷嬷也有嫌疑。”

  李氏连忙磕头道:“娘娘,老奴是看着殿下长大的,怎么会对殿下下毒?殿下,老奴好歹伺候了您四年,您便这般薄qíng寡义,一点旧qíng也不念,要置老奴于死地吗?”

  顾天晴杀意凸显,顾天澜想着推一把,便杀了这李氏。这人活着毕竟是个隐患,死了最好。

  李氏的话彻底撕断了与李谚的关系,将四年的哺rǔ之qíng给抹灭了。

  顾天晴知道李氏没什么用处,不如杀她平息这件事。

  “李氏,好大的胆子,来人啊,将这大胆的奴才拖下去杖毙!”

  顾天晴一声令下,立即有两个太监进来将李氏给拖了下去。无论李氏如何哭嚎,其余人的脸上都是一片漠然。

  顾天晴赔了夫人又折兵,气得厉害,根本没心qíng与李谚虚与委蛇,连安抚的话也没有,便带着自己心爱的猫的尸首离开了。

  偏殿顿时静了下来,笼罩在一层可怖的气氛中。

  李谚在椅子上坐了下来,才发现自己的脚已经发软了。

  刚刚在生死边缘徘徊的感觉那般真实,李谚发现,他第一次离死亡那般近。

  李谚冷静下来,看向一直站在他身后的宫女,总觉得有些怪异。

  “青荷,你是怎么知道膳食里有毒的?”

  第一百九十六章 又起祸心

  顾天澜见着顾天晴,旧日的回忆顿时涌上心头。旧日里顾天晴一直是个乖妹妹,贤良温婉,很听她的话。父母去世,顾天澜长姐为父又为母,对一众妹妹都很是护着。直到她临死前,方才知道她这妹妹是何等人。撕去了乖顺的面具,内里竟是个yīn毒的妇人,对她更是无半分姐妹之qíng。

  顾天晴用无形的利刃,一刀一刀地捅着她的心脏,将她的心狠狠撕开,死在无尽的痛苦与恨意中。

  此时,‘乖妹妹’成了望月的皇后,坐着她昔日坐着的位置,高高在上。顾天澜心中的恨意排山倒海,恨不得将她这‘乖妹妹’扒皮拆骨,再放入油锅里煎炸。纵然如此,也不能消她心头之恨。

  总有这么一日的,如今才刚刚开始。

  脸上的那一层皮很好地掩盖住了她的狰狞,她微微垂眸,看着便是个低眉顺眼的宫人,没人猜得出她心中所想。

  李谚的问话令顾天澜从漫长的回忆中惊醒。

  她尚未收起眼中滔天的恨意,所以不再是那副木讷的模样。

  李谚像是被她吓到了,小小的身躯不由得打了一个寒颤。

  顾天澜回神,收起了眼中的恨意,低眉顺眼地喊了句:“殿下。”

  李谚只当自己看错了。

  “青荷,我问你话呢,你怎么知道早膳里有毒的?”李谚问道。

  “奴婢不知道。奴婢很喜欢那猫,见它想吃,所以便恳求殿下给它写吃食。”顾天澜道。

  李谚被她噎得无话可说。

  明明不该是这样的。

  李谚坐在那里,小小的脑袋绞尽脑汁,都未曾想出其中的破绽。

  趁着李谚在房中临摹字帖,甘泉宫偏殿的宫人们悄悄开了一场小小的会。

  其实也就三个人。

  一个老太监,两个宫女。

  老太监叫王福,因为年轻时得罪了某位贵人,一直升不上去,在宫里待了近四十年了,还是个无品的太监。到了出宫的年纪,他家中无人,便gān脆不出宫,留了下来。王福受尽排挤,伺候皇长子这样不讨喜的事便落在他身上。两个宫女,一个唤红叶,一个唤青荷,因为xing格木讷才分配来的。

  王福年纪最长,在宫里待了四十年,再蠢也该有些眼力劲了。之前李氏在,李氏便是这偏殿宫人里的老大,如今李氏死了,王福自然成了最有权威的了。

  “殿下的处境,不太妙啊。”王福首先开口,低低地叹了一口气。

  不是不太妙,是太不妙了。李谚不是顾天晴的孩子,顾天晴无子的时候,他尚且没有xing命之危,顾天晴有了孩子,李谚随时可能没命。

  之前是苦差事,但是能保住命,如今主子随时可能没命,下人们便想着大难临头各自飞了吗?

  顾天澜面具下的脸带着一丝嘲讽,想着那小小的孩童,又觉得他分外可怜。

  爹不疼,娘又不是亲娘,时时刻刻想要他死,如今连下人都想着如何逃命,唯有小小的孩子在这宫里举步维艰。

  “老天开眼,李嬷嬷死了。但是李嬷嬷只是一枚棋子,对方肯定还会做什么手脚的。所以,以后殿下的吃食我都会先吃一口,若是我出了什么事,以后殿下便由你们照顾着了。”王福脸上的表qíng决绝道。

  顾天澜收起嘲讽,有些错愕,看向眼前苍老的太监,觉得他的脸没那么丑陋了,看起来顺眼了许多。

  这皇宫之中都是冰冷的争斗,稍稍一点温qíng便显得难能可贵。而这老太监为了李谚竟不顾自己的xing命,李谚是幸运的。

  “王公公!”红叶不禁出声,有些不知所措,“您不能出事,您出事了奴婢们不知道怎么办。还是让奴婢来试毒吧。反正奴婢家里也没人了,死了就死了。”

  王福的脸冷了下来:“红叶,你连我的话都不听了吗?”

  红叶被他一吼,便讷讷地不敢说话。

  这事便这般定下了,以后在偏殿便有了不成文的规矩。李谚吃的东西,都要先由王福尝过。

  顾天澜回到自己的住处,一间小小的房间,只有两套换洗的衣服,用具都十分简陋。

  她将门关上,不由得想一个问题。

  李谚究竟是谁的孩子?

  李谚今年四岁了,出生于四年前。也就是说,怀有李谚的时候,她尚且是皇后。那时哪位后妃怀了孕,她该知道才对。

  顾天澜的脑海中闪过几个线索。

  李谚是皇长子,李邺谨却不喜欢他,说明李邺谨并不喜欢他的母亲。

  李谚是由一个不受宠的后妃诞下的。

  李谚那眉眼有些像他们顾家。

  李谚不是顾天晴的孩子,除了顾天晴之外,顾家的其他女儿与李邺谨并无接触。

  顾天澜推断来推断去,脑海中突然产生一个极为荒诞的想法。

  这个荒诞的想法令顾天澜的呼吸急促起来,她在窄小的房间里走来走去,心脏跳得厉害,像是随时可能跳出胸腔。

52书库推荐浏览: 桔子面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