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静宜安然受了云驰一礼,笑道,“那侯爷可想过如何开始么?”
“啊?这个?”哪里有这么快,他还要去找幕僚好好商量个对策来才行。
“侯爷既知道荣岚来了京城,可知道她如今住在哪里?”难得见到云驰被人问住的呆样子,李静宜掩口而笑,却不肯这么放过他。
他管荣岚住在哪里gān什么?云驰不满的瞪了满眼促狭之色的李静宜一眼,“这与我何gān?”
“侯爷还是只将荣岚当作一个普通的内宅女子了啊,”李静宜轻叹一声,看着母亲正扶了小丫鬟的手往这边过来,“不知道侯爷能不能慷慨将府上的腊梅赠与我母亲几枝?”
怎么拐到这个上面来了?云驰顺着李静宜的目光望去,恍然道,“自是可以的,来人,你们陪着殿下去选,多少枝都可以。”
还算聪明,李静宜微微一笑,“荣岚现住在四条巷胡家二爷府上,这些日子,一共百拜访过三家人,余阁老府,奉国将军府和襄阳伯府,与她同行的,还有胡家二爷所出的一对双胞胎姐妹。”
然后呢?云驰以目光相询。“荣家原本就没有什么根基,这些年联系的最紧的也就是锦阳长公主府跟秦家还有余阁老府了,可是这些支持,哪里抵得上圣恩呢?”李静宜目光幽远的看向皇城方向,“与其处心积虑的跟京城权贵们拉关系打jiāo道,还不如直接从皇上那儿下手更直接些,而且荣岚又生的天香国色,琴棋书画也是自幼便延师教导的。”
荣岚进宫?
云驰再蠢,一路同行也能从荣岚的悉心体贴中觉察到她对自己的qíng谊,这也是他一直与她格外保持距离的原因之一,“若是荣岚进宫,最少也得是个妃位,再生下皇上的子嗣……”“荣岚的家世容貌都十分出众,加上她又是个有大志向的人,自然不会放过这次机会的,而且荣海也不会错过这次机会,只是胡家呢?胡二爷胡佳桂膝下也有一对姐妹花,年龄也是正合适的,胡家也想给她们寻上一门合适的亲事,”
所以呢?“胡家女也想入宫?”且不说胡氏女的身份名声连入选的名单都上不了,便是入了宫,难不成她们会因为这个卖了胡家?
云驰不知道胡家内里的qíng景,但胡佳桂在胡家当不了家,作不了主他还是听说过的,“县主想的太简单了些吧?”“我知道侯爷在想什么,在这件事上,我跟侯爷的目标是一致的,只是我们女子行事自然有女人的角度跟方法,”李静宜浅浅一笑,看着亲自抱了一丛梅花迤逦而来的母亲,起身出了琉璃亭,“不如这件事就jiāo给我来办的,有什么进展我不一定不会瞒着侯爷的,”
“呃,好,”云驰想不明白李静宜具体要做什么,但见她说的笃定,而且锦阳长公主马上就要过来了,只得随着她起身道,“那胡家那边就jiāo给县主了。”
见女儿跟云驰迎了出来,锦阳长公主有些赧然的举了举怀中的腊梅,“我一时忘形,侯爷不会见怪吧?”
“不过几枝梅花而已,殿下将云某想的也太小气了些,”云驰不以为然的摆摆手,“荒在这园子里自开自败,倒不如叫有心人摆在窗前,殿下倒是提醒我了,”
云驰招手叫过一个素衣丫鬟,“青艾你去挑上几枝梅花,送进宫里去。”
李静宜陪着锦阳长公主从恩义侯府出来,一上锦阳长公主的鸾驾,只见她大大的松了口气道,“没想到恩义侯人还挺和善的,并不像人家说的那样难打jiāo道。”
“恩义侯很难打jiāo道?谁说的?”李静宜自小在京城长大,但真的对云驰没有多少印象,只记得皇后娘娘有一个唯一的弟弟,在宫里有没有见过他,想不起来了。
锦阳长公主叹了口气,“你不知道也是常事,恩义侯也是皇上登基之后才从西北被寻回来的,卫国公府被查抄之前,他可是京城第一的贵公子了,云娘娘也是,当时的闺秀哪个不是争跟她jiāo好?”
谁知道云氏却嫁给了如隐形人一般的皇子赵瑜,当时别说是京城众人,便是困在深宫之中的锦阳长公主,也难以置信赵瑜有这等好福气。后来的事锦阳长公主不讲李静宜也知道,卫国公府因为不肯俯就曾氏,被诬谋逆,还好先皇还没有完全糊涂,只是夺了云家的丹书铁券,将云氏一族流放西北,而等隆武帝登基之后,再次回到京城的云驰已经不是大家记忆里那个卫国公世子爷,“皇上对恩义侯是抱着补偿之心的,不但赏赐丰厚,还颇为倚重,我虽然不懂这个,但是云侯一回来,皇上就叫他掌了金吾卫,去年才从金吾退出来,又领了宛平的五军营。”金吾卫守卫宫禁大门,历代都是皇上最嫡系最信重的亲卫军,宛平的五军营拱卫京城,不论是哪一处,天子只jiāo给自己的信臣的,锦阳长公主陡然想起来远在江南成天跟海寇撕杀的荣海,叹口气道,“人再qiáng又有什么用?都比不过出身运势,这次皇上命恩义侯做宣慰使,还不知道会再给他加什么衔儿呢,咱们大周历代皇上也真真是奇了,怎么一个个都偏爱外戚呢?”
有曾氏乱政的前车之鉴,锦阳长公主想不明白隆武帝为什么还要如此重用云驰。
“外戚也要看是什么样的外戚,恩义侯的为人是姓曾的能比的么?还有宫里的娘娘,母亲是最知道的,又岂是那些废后可以相提并论的?”
无端的,李静宜不喜欢母亲谈论云驰的语气,乱政?云驰怎么会做那样的事?“这倒也是,曾氏岂能跟如今的娘娘相比?娘娘是什么出身教养?曾后又是什么出身?若不是先帝,”先帝再糊涂昏庸,也是锦阳长公主的父皇,做女儿的没有在晚辈面前批评父亲的道理,锦阳长公主不再往下说了,“只可惜娘娘到现在也没有喜信儿传出来,曾氏怎么说还生下过太子跟骄庶人……”
第一百零七章 旧友
难道这是隆武帝信重云驰的另一重原因?李静宜不敢往深里想,笑应道,“宫里御医不是说了,娘娘的身子好的很,子嗣也就是早晚的事儿了,大家不急,娘娘心里一安定,没准儿很快就有喜信儿来了。”
“这倒也是,要我说早该选秀了,没先生下几个皇子皇女出来,说不定就将太子给招来了,”锦阳长公主想起朱姑姑跟她讲的外头的新闻儿,“唉,皇上待娘娘的心也真是……”李静宜听着母亲絮絮闲言,漫不经心的轻声应着,心里已经开始盘算荣家跟荣岚的事了,让荣岚顺利进宫做自己的庶舅母?开什么玩笑,就算是为了一向待她不错的皇后娘娘,也不能给她树那么个qiáng敌来,就听锦阳长公主继续道,“只是这恩义侯从西北回来之后,就跟变了个人似的,轻易不与人jiāo际,便是原先跟卫国公府jiāo好的人家,也都疏远了,每日就是呆在军中,或者就是帮着皇上办差,唉,好好的一个贵公子,乍然被发配到西北就不说了,还只身还京,任是谁也受不住的。”西北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叫云家百十口子都有去无返?李静宜不敢问锦阳长公主,也清楚便是她问了,锦阳长公主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母亲说的是,任谁在少年时遇到这样的事,都受不住的,还好宫里还有娘娘在,”
52书库推荐浏览: 梨花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