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泽作为西河郡郡守的庶子,却没有在他父亲抛弃全城百姓,准备外逃的时候,跟着他们离开。他选择留下来,留下来陪着这整座城的人。
后来,在劝说那些感染了瘟疫的百姓的这件事上,戚泽帮了他们不少的忙。
赵煦大概就是在那个时候,有了要用戚泽的打算。
毕竟,在生死关头,戚泽能够在他的家人,都抛弃了整座城百姓的qíng况下,依旧选择留下来,坚守到最后一刻……
这样的品质,是难能可贵的。
……
“所以当年西河郡瘟疫的时候,你跟着你的父母逃了?”云珍从回忆中出来,对戚涣云说道。
在她说完之后,戚涣云的脸立刻涨红。
那自然不是因为羞愧,而是被云珍的话气的。
戚涣云原本是想借着戚泽的名义,再试探下云珍。结果没想到,这自报家门,竟然成了自取其rǔ。
不想,云珍没得到她的回答,又道:“敢问令尊现在在什么地方?是否还在任职?当年他作为西河郡郡守,在灾难来临的时候,只顾着自己保命,抛下了整整一座城的百姓……在瘟疫得到控制之后,朝廷应该有降罪吧?”
云珍记得是有的。
只是时间太远了,朝廷距离治了他什么罪,云珍记得就不是那么清楚了。
想来,肯定是重罪!
“云妃这是在故意羞rǔ吗?”戚涣云皱眉道。
这一次,她连“姐妹”都不想假装了。
“涣妃何出此言?”
云珍奇怪,“涣妃应该也知道,我在岐山寺里住了那么些年,一直住在寺庙里养病,深居简出,对外面很多的事,都不太清楚。如今,涣妃提起,我自然也就好奇问问。若是有哪里令涣妃不高兴,还请涣妃见谅。”
**第三更~
正文 第1735章 拜访(四)
云珍的话,再次将戚涣云想说的话,堵了回去。
因为云珍说的,句句在理。
这件事qíng,原本就是由戚涣云自己提起来的。既然她自己提起来了,那云珍随口问问她家里人的近况,也没有问题。实际上出了点问题,那点问题就出在戚涣云自己的身上。当初瘟疫那件事,的确是戚家身上的一个污点。
虽然这些年,戚泽深受赵煦的信任,在朝廷也做出不少的成绩,有了一定的口碑。但是,当年戚家人弃城逃走的,也的确是事实。
如今,也有人在私底下拿那件事qíng来攻击戚涣云。只是,都被戚涣云给压下去了。
“我自然不敢生姐姐的气。”
戚涣云冷笑一声,道,“当年的那件事qíng,的确是我父亲之过。不过,我父亲也得到了他应有的惩罚。”
在瘟疫得到有效控制之后,朝廷便治了戚涣云父亲的罪。
在紧要关头,弃城而逃,是重罪!
戚父被革/了/官职,同时,又被打了板子。那板子是西河郡的人执行的,那里面带着对戚父浓浓的恨意,下手真是一点都不留qíng。板子都还没有打完,戚父就去了。
戚家算是倒了。
戚涣云的母亲是正室,便拿了家中的钱财,带着戚涣云去别的地方生活。她母亲原本就跟戚泽的关系不好,那之后,更是直接断了联系。
只是后来,戚涣云跟她的母亲接连遭遇不幸。先是遇到了山贼,随后又被身边的仆人算计……最后,落魄到变卖身上的金银首饰,才勉qiáng过活……
戚涣云的亲事,也因此耽误下来。
再后来,赵煦登基,戚泽被调入京城,进了吏部。
戚涣云的母亲也死了。
她的母亲在死之前,让她去京城投靠戚泽。
虽然她父母待戚泽不好,但是,她现在也是戚泽唯一的妹妹,孤苦无依,去投靠戚泽,戚泽也不可能将她狠心赶出去……
……
戚涣云到了京城,就像她母亲说的那样,戚泽并没有赶她离开,反而还给她整理了房间,让她在自己宅子里住下来。
再后来,戚涣云便进了宫,一步一步地,慢慢地了成了今天的涣妃。
这便是戚涣云的故事。
说起来很快就说完了,但是只有过过那些贫穷的日子,才会更珍惜今天。
因为,戚涣云是绝对不允许自己失败,被打回原形,过回以前的那种日子的……
……
戚涣云又在云珍那里坐了会儿,便告辞离开了。
这次短暂的jiāo锋让她发现,云妃比她想象中的,还要难对付。
她之前以为,对方或许是个xing子比较软的人,只要你不主动攻击她,她就不会主动来攻击你。可是这次相处她却发现,原来她想错了。
云妃哪里是她看上去的那么简单?
凡是踏进了这后宫,就很难再独善其身。
很多事qíng,就算你没有害别人的意思,但也保不齐别人有害你的意思。
看来之前的计划,还要再改改。
……
戚涣云的拜访,并没有在云珍这里留下多少痕迹。
**第四更~感谢书友“八千米深海,七厘米蔚蓝”的打赏,么么哒~
正文 第1736章 扳指再见
对于云珍来说,戚涣云只是赵煦后宫中的一员。跟那个什么昭仪,跟那个什么才人……似乎,也没有什么区别。
唯一的区别,大概就是戚涣云的头上,比她们都多了一个“皇帝宠妃”的头衔。看起来,似乎也比其他的嫔妃要厉害点,心思要多点,野心要大点,苏太后要更器重点。
除此之外,似乎也没有多大的区别。
反正,都是赵煦的女人。
……
那日之后,不管是苏太后,还是戚涣云都没有再来找她。倒是有别的嫔妃,递了帖子,邀请她,或者是想要登门拜访。不过,云珍都以“身体不适,需要修养”为借口,给拒绝了。
她之前不在离京的那几年,赵煦便以“岐山寺养病”为借口。如今,她再也“养病”为借口,倒也不是很突兀。
正月里很快就过去了。
正月过去,朝廷内外便开始忙起来。
这开年的第一件大事,便是关于原来的古萨王,古萨鸠的处置?
到底是立即执行死刑呢,还是将他关在京城,用来牵制留在南荒那边的古萨族人?关于这个问题,从正月结束后,就在朝堂上吵个不停。
有人建议,立即将古萨鸠处死。
有人建议,将古萨鸠留在京城,作为人质。
毕竟,古萨族在南荒经营了那么些年,人口众多……在南荒各部落里面,也很有话语权。如果就这样将古萨鸠处死,最多就是解解气,然后,再给古萨族的心里,埋下一颗仇恨的种子。除了这些,似乎也没有什么好处。
可要是将古萨鸠留下来,牵制南荒的古萨族,又有些愧对那些在战场上,牺牲的将士。
因为古萨鸠北征的决定,害得多少家庭,妻离子散,又有多少为了捍卫南荒的将士,死在了战场上……
52书库推荐浏览: 零小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