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怪他们,这是朕的意思,南边又上了折子,今年入冬以后,南边的雪下的就没有停过,好几处受了雪灾。”
“适才看到南边递上来的折子,房县受灾最是严重,百姓房屋倒塌,要不是当地县令当机立断,开了衙门安置灾民,只怕此时已是十室九空,哀鸿遍地了。”
民众受苦,他这个当皇帝的怎么吃得下去?
太后娘娘陪着叹了口气,说了些安慰的话,用眼神吩咐自己的贴身宫女,将那食盒提了过来,这食盒是送家杂货铺出品的保温食盒,搁置了这么长的时间,食物一点没冷。
苏油jī、红油鲍鱼、翡翠虾球,开胃罗宋汤等八个菜式,外加一碗珍珠米饭,一一摆到皇帝面前。
太后娘娘亲自递给他了一双筷子,“人是铁,饭是钢,不管发生什么事,饭还是要吃的,皇帝身体好了,才能为百姓解忧不是?”说着亲自为皇帝布菜。
小内侍诚惶诚恐,这可是他的工作呀,叫太后娘娘做了,他gān什么?
站在旁边低着头,盯着自己的脚尖,出了一脑门子的冷汗,却不敢出声。
皇帝是个体恤下属的好上官,眼瞧着小内侍热锅上蚂蚁般的煎熬,温声对太后娘娘道,“怎好劳动母后,还是让小泉子来吧!”
太后不动声色的瞄了眼,低眉顺眼的小泉子,心里微叹,皇帝就是心太软。
有个心软的皇帝不是不好,可有时候难免……
或许当初,她就不该遵守那个承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顺着先皇的意思,把高临立为太子才是。
也不至于弄得现在,大家都辛苦。
“你小时候,本宫就经常,这样给你布菜。”太后软语回绝了皇帝的提议,说起了一些陈年往事。
皇帝一边吃饭,一边安静的听着,偶尔cha上两句。
不知不觉中一碗米饭见了底,几个菜碟子也空了一半,皇帝很有节制的放下筷子,每顿饭只吃一碗,绝不添饭。
小泉子终于找到了补救的机会,端着茶水给皇帝漱口。
太后娘娘原本是来,请皇帝给紫燕公主挑选夫婿的,可皇帝这边烦心事也是一大堆,自己这些事琐事,就别再让他烦心了。
太后娘娘闲聊了几句,稍微宽慰了皇帝一番,就准备离开。
可皇帝早就看到了,那捧着卷轴,站在墙角当壁画的宫女,问太后娘娘可有什么,悬而不决的事qíng需要他的帮忙?
皇帝都开口了,她也不好睁着眼睛说瞎话,索xing把那一捧卷轴都放到桌上。
让宫人一幅一幅的展了开来,“皇帝帮哀家掌掌眼。”
皇帝瞧着那一幅幅的美男,摸了摸大拇指上的扳指,“母后这是准备养个面首?”
宫女内侍们:“……”,没听见没听见,咱什么也没听见!
“你个死孩子!”太后笑骂,“哪里学来的油腔滑调,注意你的身份!”
皇帝却笑道,“彩衣娱亲,能博母后一笑,做什么孩儿都愿意的。”
众宫人:“……”,第一次知道彩衣娱亲,原来还可以这样解释的。
太后却已在那边,说起了紫玉公主的婚事,“……竟再挑不出一个,如宋玉般出彩的少年。”
皇帝心道,那是啊,就是再挑一万次也挑不着啊,因为……
第二百五十一章 人选
皇帝沉吟了一刻,忽得出声道,“您觉得关明杭怎么样?”
“关明杭?”
太后色变,“关明杭可是个武将。”
是个武将就难免有个万一,到时让紫燕怎么办?那种撕心裂肺的痛,难道让她的女儿再尝一次?
所以太后娘娘在考虑女儿驸马人选时,从未想过要把武将纳入其内。
除开宋玉不提,关明杭确是个中翘楚,的确是驸马的好人选,如果他不是武将的话。
然而关明杭就是个武将。
“朕觉着关明杭是个人才,也就这么顺嘴一提,”皇帝见太后不大乐意,继续道,“您不乐意咱再看看别人?”
太后疲惫的按按额头,“再看看吧!”
说着让那宫女把画轴呈上,母子俩挑挑拣拣,挫中拔高从中选出三个,可是跟宋玉、关明杭一比较,太后娘娘又觉得索然无味。
倒不是说其他儿郎有多纨绔,而是这两人实在太优秀。
太后不免又迁怒起文玉儿来,都说丑人多作怪,这话半点不错,好好的驸马人选,就这么叫她给担误了,再想到这个始作俑者,就要成为她的“儿媳妇”,又是一阵心塞。
话说文老太太,得了琪姐儿亲自送过来的糕点,却是不敢吃的,全都便宜了院里几个丫头婆子。
不过也因为这点心,让她终于有了邀约文玉儿的借口。
当晚下朝珍珠就从那边递来了消息——文老太太要见她。
“她要见我?”文玉儿感到无比惊奇,作为一个“读书读傻”的文家老三,她在文府的存在感很低(因为“宋玉”要上朝),既便有事相求,除了宋氏外,排在前头的还有叶氏、焦氏。
更何况,她要是没记错的话,当初她可没少呛文老太太和杨青娘,文玉儿以为,就凭这一条,文老太太求谁也不会求到她头上才是。
可是,最不可能的事,它却偏偏发生了,怎么看怎么透着古怪!
“要不,奴婢把她给回了?”珍珠也觉着,文老太太这是huáng鼠láng给jī拜年。
“倒是不必。”在自己的地盘,还怕文老太太翻出什么làng花不曾?
文老太太得了文玉儿的明确答复,就开始提前准备起来。
只是这期间,又发生了一件令她意想不到的事qíng——杨青娘突然来了。
当穿着下人服饰的杨青娘,站在文老太太面前,着实把她吓了一跳。
赶紧把人带进内室,“你怎么来了?可有人看见?”
才收到杨青娘的求救信没两天,一眨眼人就活生生的站在眼前,文老太太不骇了一跳才是怪事。
杨青娘又累又饿,好不容易花光身上最后一点碎银,跟着送菜的混进门来,可不想再被赶了出去,也不管是否有没有人发现,急急的否认。
“当然没有了,我这么机灵怎么可能叫人发现!”
说完就抓着碟子里的茶果子,勿囵吃了起来。
不管有没有人发现,之老太太却是知道,杨青娘是不能在这里住下去的。
不能在文府里头住着,就得到外面去赁个宅子,察克给她的一大串珍珠,随便一颗,都能赁个像样的小宅子。
只是……
文老太太舍不得,任从前再怎么喜欢杨青娘,提到钱财,文老太太还是舍不得,往外扣一个大子。
更何况外甥女比起亲生闺女,总是隔了一层,当初女儿在世,三个人在江南一起生活,有闺女在当中穿针引线,文老太太自然是喜欢,这个唯一的外孙女的。
52书库推荐浏览: 九辰月